泮涌(Pan Chung),早年名为湴涌,位于香港大埔的村,位置靠近目前的大埔综合大楼。泮涌村于乡事会七约中属翕和约,由大埔乡事委员会管理。南面有新泮涌,又叫泮涌新村。泮涌位置接近港铁东铁线路轨,即现在大埔墟站西面。在大埔区议会中泮涌属于新富选区。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1月17日) |
地理
历史
400年前,泮涌前方为汪洋,而该村与大海之间有一片浅滩,有村民曾在村公所发现一些被丢弃的一些文物上看见“湴涌”二字,推想为该村的原名称。在1688年的康熙 《新安县志》已经有记载该村落,当时属于新安县五都,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新安县志》则属于官富司管属本地村落。[1]
泮涌在明朝初年已经开发,最初为深圳岗下文氏的文荫公从陶子岘搬迁到这里附近,并建立文家庄。清朝期间,来自南头的麦氏铁象公在该处择地建成传统的本地围村,之后唐、罗、陈氏也先后加入,居民以渔农樵商为业,是大埔区内最繁盛的村落。民间记载村民多为由碗窑搬至泮涌的文氏族人,后来迁往泰坑乡[2]。
太和市位于泮涌北面,1898年兴建九广铁路期间,将村前的湿泥地兴建轨道,将水围与大埔头割裂。期间一场大风暴将海浪的轨道卷走。最后铁路公司将轨道的位置推移至向村的方向,而泮涌村外的十多呎的泥滩填成农田。后来落成的大埔墟站亦即是今天的香港铁路博物馆。沿火车轨东行,可到达运头角。
根据1899年殖民地官员骆克爵士接收新界报告中,当时村名仍是湴涌,纪录了有100人居住。有传1958年,村旁筹建泮涌公立学校,为求文雅,将湴字改为泮,并使用至今。
在泮涌周围未开发以前,该处东南北三面都是田野。泮涌村北的地,因为火车站的兴建,太和市亦渐渐变得兴隆,变成现在的大埔市区。而围村的建筑朝向东北方向,有七排八巷,四周曾经有围墙包围,围底则为神厅。只有朝向北面方向的围门在重建后得以保留。
199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中,泮涌由大埔滘选区划到新富选区。
特色
泮涌围西南面有著名的龙口井,泉水清澈,据说是大埔区二大名井之一。而围东北面的褔德神坛旁,有数百年前种植的巨樟树头。
在昔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泮涌村民会举行泮涌灯会。到了正月十七会进行天姬节的行船仪式,村民会把代表污秽的鸡毛、四色豆、黑炭和元宝等放进纸船。集齐后会把纸船在村外火化,以示送走。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