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叡號戰艦比叡」在除籍時仍然是練習戰艦。 比叡的艦名取自京都鬼門位置的比叡山。艦内神社(日语:艦内神社)為奉祀同山山麓的日吉大社。在日本海軍軍艦之中,為繼金剛型風帆護衛艦(日语:金剛型コルベット)「比叡(日语:比叡 (コルベット))」後的第二代,戰後,該名稱由海上自衛隊的榛名型護衛艦(はるな型護衛艦)「比叡(日语:ひえい
埃爾圖魯爾號戰艦遇難事件日本海軍護衛艦、「比叡號(日语:比叡 (コルベット))」和「金剛號」、在遇難事件發生後的20日,即10月5日、在東京的品川灣(日语:品川湊)離開日本、接送鄂圖曼帝國船員回家。翌年1891年1月2日到達鄂圖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堡。 比叡 金剛 埃爾圖魯爾號戰艦遇難 對鄂圖曼帝國國內
加藤定吉将、名和又八郎(日语:名和又八郎)海军大将等。毕业后即赴长浦水雷营,先后在外輪船迅鲸(日语:迅鯨 (初代))、防护巡洋舰高千穗、护卫舰比叡(日语:比叡 (コルベット))上服役,专业方向为雷击战(包括水雷(日语“機雷”)、鱼雷等)。 1889年,佐世保镇守府开厅,加藤任初代长官赤松則良的传令使,踏上了其军队行政生涯的第一步。
威海衛之戰第2師團 第6师团 本队 防護巡洋艦: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 第一游击队 防護巡洋艦:吉野、浪速、高千穂、秋津洲 第二分队 鐵甲艦:扶桑、比叡(日语:比叡 (コルベット))、金剛 無防護巡洋艦:高雄(英语:Japanese cruiser Takao (1888)) 第三分队 無防護巡洋艦:筑紫 風帆戰船:葛城(英语:Japanese
常備艦隊浪速、高千穂、扶桑、高雄(日语:高雄 (巡洋艦))、葛城(日语:葛城 (スループ))、大和 1894年7月19日、連合艦隊時的編制 常備艦隊-松島、浪速、吉野、千代田、嚴島、橋立、高千穗、秋津洲、比叡(日语:比叡 (コルベット))、扶桑 通報艦-八重山(日语:八重山 (通報艦)) 艦隊附屬艦-筑紫、磐城(日语: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