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鳗鲡(学名:Anguilla anguilla)[2]为鳗鲡属的一种降河回游产卵鱼类,可以长达140公分,但普遍为60至80公分,极少长于1米。
分布
深度
水深0至700米。
特征
本鱼体圆细长,下颔比上颔长;鳞片隐藏鱼皮肤之下;鳃孔在圆形的胸鳍前;幼鱼背部体色为橄榄色或灰褐色,腹部为银色或银黄色;成鱼的背部黑灰绿色,腹部为银色;延长的背鳍与臀鳍、尾鳍汇和鳍,形成一个独特的鳍从肛门到背部中央最少有500个软鳍条。背鳍起点在胸鳍后方远处;臀鳍起源些微地在肛门后面体长可达140公分。
生态
幼、成鳗栖息河川、河口、潟湖,喜钻洞潜居,以虾、蟹、贝、海虫维生的肉食者。每年秋季成熟的鳗鱼,其眼径变大,内脏萎缩,生殖腺肥大,体色由黄褐变银灰色,将开始作长途的产卵洄游作准备,经常选择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由河川降海在到大西洋的马尾藻海产卵,其受精卵会在春季和夏初被发现,幼体时期(柳叶鳗 Leptocephalus)则利用三年时间向欧洲迁移。有如玻璃鳗(glass eels),欧洲鳗鲡可以到达欧洲沿岸及进入河口。进入淡水前欧洲鳗鲡变成鳗线(elvers)。她们把大半生花在淡水中。虽然近期与欧洲鳗鲡有关的日本鳗鲡(Japanese eel,Anguilla japonica)研究显示部分物种族群从未迁移至淡水中生活,而生活在海洋或入海的栖息处。欧洲鳗鲡进入淡水后色素产生变化,其腹部会变成黄色。有假设认为黄色有助成为保护色,可以令猎食者较难注意。其黏滑外层认为可以抵抗盐度改变。
保育状况
自从1970年代开始,到达欧洲的欧洲鳗鲡数目下降了约90%(可能甚至为98%)。现在并不清楚此现象为正常的长期周期或是反映鳗鱼数量的普遍下降。潜在可能原因包括过度捕鱼、寄生虫如粗厚鳔线虫(Anguillicola crassus)、河流障碍物如水力发电厂,与及北大西洋振荡(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漂流的天然转变。近期研究显示多氯联苯(PCB)污染可能是数目下降的主要原因[3]。
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经济
幼体或成年欧洲鳗鲡为重要的人类食物来源,如伦敦东区著名的鳝鱼冻。利用篮的陷阱捕捉幼体鳗鱼在欧洲西面的海岸线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于香港时间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在香港国际机场检取53公斤鳗鱼苗,当中包括受管制的品种。香港海关当日截查一批从毛里塔尼亚经土耳其到港,报称为毛重353公斤非洲鳗鲡。经渔护署检验后,发现货物为鳗鱼鱼苗,当中混杂了受管制之欧洲鳗鲡鱼苗。渔护署随即根据《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第586章)检取了共53公斤鳗鱼苗作跟进调查。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