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是欧洲联盟和欧洲委员会的会歌,它是欧洲的一个象征。共同称为《欧洲之歌》,以1823年由贝多芬作曲的第九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为基础,并作为两组织的正式场合演奏用。
欧洲联盟 欧洲理事会会歌 | |
作曲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823年 |
---|---|
采用 | 1972年、1985年 |
音频样本 | |
欢乐颂(演奏版) |
1785年,弗里德里希·席勒撰写了《欢乐颂》此诗,作为他的大同理想:众人皆是兄弟姊妹。1823年,贝多芬在他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使用了这首诗的歌词。1971年,欧洲理事会议员大会计划将欢乐颂提名成为欧洲委员会的会歌。欧洲委员会高层在1972年1月19日于斯特拉斯堡正式宣布会歌为第九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的伴奏。
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被要求撰写钢琴、管乐器,及交响乐三种演奏编曲,而他指挥的演出将会成为官方会歌标准。卡拉扬的编曲版本与原版本的不同在于对节拍的要求:即二分音符,而非贝多芬的四分音符。[来源请求]
历史
1785年,弗里德里希·席勒为他的理想:众人皆是兄弟姊妹而撰写《An die Freude》(“致喜悦”)。这首诗赞扬了团结的理想和全人类的友谊。[1]
1971年,欧洲理事会议会通过了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的序曲作为欢乐之歌的序曲,并于1972年1月19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正式宣布会歌为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的伴奏。使用伴奏是因为音乐是一种通用语言,本身就具有与演唱一样的效果。
当时,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制定了三种演奏编曲,分别是:钢琴,管乐器和管弦乐。而他指挥的演出将会成为官方标准。卡拉扬的编曲版本与原版本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对节拍的要求:即二分音符 = 80BPM,而非贝多芬的四分音符 = 120BPM。
为了配合1972年欧洲日的庆祝活动,欧洲委员会发动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在成员国的各种媒体上宣传播放这首“刚刚诞生”的会歌。1985年,欧洲共同体各创始国的首脑一致同意将这首会歌作为新生的欧洲共同体的会歌。1993年之后它又被沿用为欧盟的盟歌。欧盟盟歌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要取代各国国歌,而是为了强调他们共同享有的价值观以及跨越多样性的统一。会歌代表了他们对团结的欧洲的理想:自由、和平、团结[2]。
欧洲之歌曾与其它欧盟标志被引入欧盟宪法,然而条约因并未获得欧盟所有国家的同意而以流产告终。暂时替代此条约地位的是被没有包含任何标志的里斯本条约。作为对此条约的回应,欧洲议会打算在正式场合更广泛地使用盟歌。欧洲议会议长汉斯-格特·珀特林曾表示,当在访问以色列期间于欢迎仪式上听到欧盟盟歌响起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感动。他认为,欧洲人应该更充分地发挥这首盟歌的作用[3]。
非官方歌词
因欧洲联盟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语言,盟歌遂为无歌词的器乐合奏,搭配弗里德里希·席勒德语诗歌的演奏则为非官方版本。
奥地利作曲家彼得·罗伦曾写了建议的拉丁语歌词,但没有官方地位且并未被欧盟所用[4]。过去的欧洲委员会主席、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表示希望这首盟歌能成为所有欧盟公民的第二国歌。[5]拉丁语歌词已经在非正式场合被多次演唱,著名歌手有西班牙的米格尔·里奥斯以及奥地利维也纳歌唱协会(Wiener Singverein)的清唱版本[5]。
拉丁语 | 歌词大意 | 汉语译文 | 汉语另一译文 |
---|---|---|---|
|
|
|
|
|
|
|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