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辅政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柯士甸,CMG(英语:John Gardiner Austin,1812年8月7日—1900年7月25日),英属圭亚那农场商人和英国殖民地官员,早年曾在英属圭亚那经营蔗园,1840年至1844年移民英国,1849年加入英属圭亚那政府,先后出任署理领薪裁判官、助理政府秘书、署理政府秘书和入境事务首席代表,1858年获派往香港任职驻华首席代表,负责招聘华工到圭亚那。
柯士甸在1864年2月出任英属洪都拉斯总督,1868年2月调任香港辅政司,在任10年间,先后历仕三位港督,香港柯士甸道等多处地方皆以他命名。柯士甸在1876年获勋CMG勋衔,1878年从港府退休,定居英国,1900年逝世。
柯士甸在1812年8月7日生于德麦拉拉(Demerara,今圭亚那境内)的低地农园(Lowlands Plantation),家族在当地经营蔗糖种植业务,拥有大片农地。他的父母分别是威廉·奥斯汀(William Austin,1759年2月28日-1819年11月3日)和米希她别·皮尔斯(Mehetabel Piercy,1782年6月14日-1852年)。[1]柯士甸在家中八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对上有一名长兄和两名胞姐,对下有三名胞妹和一名年纪最轻的胞弟。柯士甸的长兄是神学博士威廉·皮尔斯·奥斯汀主教(Bishop Dr William Piercy Austin,1807年11月7日-1892年11月9日),1883年至1892年间任首任圣公会西印度主教长。[1]
柯士甸的母亲米希她别是由继父神学博士约翰·伽德纳(Dr John Gardiner)养大,所以柯士甸出生时亦取名“约翰·伽德纳”。柯士甸年少时与兄长和两名胞姐被送回英格兰巴斯,由母亲的养父母照顾,并随兄长入读温彻斯特的海德大修道院(Hyde Abbey)学校。毕业后,柯士甸没有跟随兄长上大学,而是返回德麦拉拉的大农场经营家族业务。[1]
在1836年结婚后,柯士甸与妻子转到乔治敦定居,但仍着手打理家乡的蔗园生意。当时新研发的离心砂糖(centrifugal sugar)为柯士甸赚取不少利润,于是决定借机会举家移居英国寻求更多发展机会。[1]在1840年7月,柯士甸一家乘船抵达布里斯托,并在华威郡一处小洋房安顿下来。可是好景不常,1844年糖价暴跌令柯士甸损失惨重,全家唯有返回家乡德麦拉拉整体业务。[1]
幸运的是,柯是甸在1849年11月获英属圭亚那政府取录,出任署理领薪裁判官(相当于今日的区域法官),暂时化解了家庭的经济危机。[2]1850年5月,他改任助理政府秘书,至1851年6月升任署理政府秘书,后于1851年12月获得续任。1853年2月,柯士甸再获委任为入境事务首席代表(Immigration Agent-General),主理入境事务。[2]
1858年,柯士甸向政府请假,与子女前往伦敦,安排为子女在当地定居。另一方面,自从英国在1834年通过废除奴隶贸易以来,昔日黑奴流失,农场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英属圭亚那政府急于从其他方输入廉价外劳。[1]
1858年,英属圭亚那政府在英政府批准下,以年薪1,500英镑聘首席代表专门到中国聘请劳工到圭亚那工作,身在伦敦的柯士甸获得这项任命,于1859年初抵达中国。[3]柯士甸最初在香港设立招聘办事处,并曾到虎门一带展开招聘。1862年4月,柯士甸因健康欠佳而离开香港,但在1864年2月获委任为英属洪都拉斯总督。[4]有指柯士甸任内批准将大幅土地出售予美国财团,引来殖民地部不满,导致他在1868年被撤换,2月调任香港辅政司。[1][5]
柯士甸在任辅政司前后十年,身兼行政、立法两区当然官守议员,先后历仕麦当奴爵士、坚尼地爵士和轩尼诗爵士三任港督,1876年获授CMG勋衔,是香港开埠以来第一位获此勋衔的辅政司。[1]
在任内,他有份修建港督山顶别墅,以及开拓九龙发展,香港多处地方均以他命名(详见下面“以他命名的事物”一段)。[2]另外,柯士甸曾分别自1874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1875年3月11日至12月2日、以及自1877年3月1日至4月22日三度署任港督。[6]
三位港督之中,柯士甸与轩尼诗爵士关系最不融洽。一方面,柯士甸在轩尼诗于1877年4月22日抵港上任时,忘记依时到码头出席欢迎仪式;另一方面,轩尼诗来港时原本任巴巴多斯总督,柯士甸的儿子亦居于当地,两人在巴巴多斯曾因故交恶,因此柯士甸和轩尼诗并不友好。轩尼诗上任港督后不久,柯士甸在1878年4月从港府退休。[1]
卸任后柯士甸返回伦敦与家人居住,后来迁居东萨塞克斯郡的霍夫(Hove),1900年7月25日在霍夫逝世,终年87岁,遗体在当地落葬。他在英属圭亚那的农场由其他家族后人经营。[1]
柯士甸于1836年3月17日在英格兰霍夫娶艾玛·威尔戴(Emma Wilday,1811年2月1日-1879年5月9日)为妻。艾玛在1879年卒于伦敦,安葬于布朗普顿公墓(Brompton Cemetery)。柯士甸夫妇共有十名子女:[7]
艾玛身后,柯士甸在家人不反对下,于1884年4月5日在霍夫娶中年妇女玛丽·克里斯蒂娜·古德赫(Mary Christina Goodhart),这段婚姻维持至柯士甸在1900年逝世为止。古德赫在1904年1月20日卒于西萨塞克斯的克劳利。[7]
经历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