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互换(英语:chromosomal crossover,也称染色体交换、交叉互换)是指有性生殖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部分的DNA发生交换的过程,是基因重组的最后阶段之一,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粗线期的联会的过程中。联会在联会复合体发育前就开始了,直到前期I接近结束时才完成。交叉互换通常发生在配对染色体上的匹配区域断裂,然后与另一个染色体重新连接时。
最早描述并提出互换理论的科学家是托马斯·亨特·摩根,而互换的物理基础最早则是于1931年由哈丽特·克莱登和巴巴拉·麦克林托克提出[1]。
起源
染色体互换的起源有两种流行且重叠的理论,这两个理论来自关于减数分裂起源的不同理论。
第一个理论基于减数分裂进化为另一种DNA修复方法的想法,认为交叉互换是一种替代可能受损的DNA部分的新方法。
结果
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一个细胞携带每个基因的两个版本,称为等位基因。每个父母将一个等位基因传递给每个后代。单个配子继承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完整单倍体互补,这些等位基因是从中期板上排列的每对染色单体中独立选择的。如果没有重组,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连接在一起的那些基因的所有等位基因将一起遗传。减数分裂重组可以占据单个基因位置的两个等位基因能够更加独立地分离,因为重组改变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等位基因含量。
重组导致同一染色体上母本和父本等位基因的新排列。尽管相同的基因以相同的顺序出现,但有些等位基因不同。这样,后代理论上可以拥有亲本等位基因的任意组合,并且两个等位基因可以一个后代中同时出现,这对另一个后代具有相同组合的统计概率没有任何影响。这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学基础。[3]
然而,所有基因组合的重组频率实际上并不相同,因此存在“遗传距离”的概念,指的是(适当大的)谱系样本上平均重组频率的量度。简单来说,这是因为重组受到基因之间的距离影响。如果两个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位置很近,那么重组时将这两个基因分开的可能性就显然很小。遗传连锁描述了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而共同遗传的趋势,其中基因或遗传标记的某些组合在群体中发生的频率并不一定,受到基因的距离影响,这一现象称为连锁不平衡。这一概念可用于在寻找致病基因,通过比较特定DNA序列的出现与疾病的出现来完成,当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时,很可能有关的的基因序列也就更接近。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