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内乡(台湾话:Nâ-lāi-Hiong)位于台湾云林县东北端,东临南投县竹山镇,以清水溪为界;北接彰化县二水乡,以浊水溪为界;西邻莿桐乡;南毗斗六市。全乡依山傍水、沃野千顷,是云林县东北屏障,也是嘉南平原北路要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林内乡 Linnei Township | |
---|---|
乡 | |
坐标:23°46′N 120°37′E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省 | 台湾省 |
上级区划 | 云林县 |
下级区划 | 10村216邻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林内乡公所 (立法机关:林内乡民代表会) |
• 乡长 | 刘姿言(林内乡乡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37.6035 平方公里(14.5188 平方英里) |
海拔 | 122 米(400 英尺) |
人口(2024年11月)(6,153户) | |
• 总计 | 16,594人 |
• 排名 | 云林县的第18位 |
• 密度 | 441人/平方公里(1,143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643 |
户政资料代码 | 10009100 |
毗邻 | 莿桐乡、斗六市;彰化县二水乡;南投县竹山镇 |
网站 | https://linnei.yunlin.gov.tw/ |
历史
林内乡名源于乡治所在之林内聚落。在清朝以前,本是一林荫浓密之大林野,位于山麓,半山半原,杂木丛生、荆棘遍布、人烟绝迹之地。清康熙末年汉人渡海来台至此垦拓,因系于森林内建立村落,故名之为“林内”[1]。
早在台湾史前时期,林内地区即有人类在此活动,已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有位于坪顶村聚落南侧的坪顶遗址。该地洽处清水溪汇入浊水溪处之红土高位阶地,地势较为平坦,视野广阔。邻近较低阶面亦发现有史前文物,但因现为茶园、养鸡场,调查困难,因而出土遗物较少,分布范围也较不明确。
该遗址的出土文物以陶器、石器为主。陶器主要为灰黑色夹砂陶,口缘、腹部外侧及唇口内缘有纹饰,纹饰种类相当丰富。石器有打制斧锄形器、石片器、磨制石锈、石刀、砥石及网坠等。其文化内涵较近于营埔文化水底寮类型,年代约为公元前一千年[2]。
斧锄形石器具有砍、挖、翻等功能,多用于耕作。夹砂陶是在黏土中掺入适当比例的砂粒,因均匀受热而比较耐烧,多用于具有烹煮功能的大型陶锅。由这些出土器具的用途,可推断当地史前住民已从事农业,并进行手工业活动[3]。
1624年7月,荷兰人在台南安平登陆,逐步扩展势力范围(1624-1662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当时北从今台中市雾峰区,南至今台南市新营区的靠山平原地带,都还是平埔族群洪雅族的活动领域,尚无汉人垦殖记录。而其中的今林内地区,则与洪雅族斗六门柴里社的所在地极为接近,应与其密切相关[4]。
依据荷兰人于1647年所作的户口统计资料,村落 Arrissangh(别名 Talack Bajen)有108户、316人[5]。斗六著名史家郑津梁认为户口资料中的村落 Talack 即斗六门的音译,Arrissangh 则指柴里社(今斗六市三光里)[6]。由于荷兰人有抽人头税,易导致少报人口数,该数字因此未必可信[7]。但无论如何,当时今斗六、林内地区的人口数应相当稀少。
1662年2月(阴历: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郑成功在攻台之役获胜,结束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 (1662-1683年,明郑时期)[8]。郑成功为解决军民粮食问题,大力实行屯田制。1665至1667年(永历十九至二十一年),明郑部将林圮率众开垦斗六门,并及于今林内、竹山一带[9]。今林内乡九芎村的营盘园,即当时林圮所垦之地[10]。
1683年8月(南明永历三十七年七月,清康熙二十二年七月),郑克塽投降清朝,台湾进入长达212年的清治时期(1683-1895年)[11]。
清治初期,汉人开始大规模开垦斗六、林内地区。其中林内地区的主要拓垦者,有康熙末年入垦林内聚落的郑萃徘、雍正年间入垦九芎林聚落的杨逞,及曾协助郑萃徘开垦林内,其后转至九芎林开垦杨逞所未及地区的蔡麟。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余文仪在其编纂的《续修台湾府志》中,已记载斗六门保为诸罗县新增三十九保之一。据此可以推断此时斗六、林内地区已成为汉人聚集地,沃野亦几已全部开发[12]。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阴历闰七月,杨逞养子杨功懋(又名杨光勋)、亲子杨功宽二人因怨而各自结党,为首诸人遭收押后,党人纠众劫囚而遭大规模逮捕。该案前后辑拿党徒及劫犯共五十余人,杨逞、杨光勋俱被列为首犯而遭正法,杨家田园一千余甲及家产悉遭抄封入官[13]。
由于斗六门位于山岳、平原交界地带,加上地理位置重要,每逢战事,易成双方攻防要地。例如与上述事件同年的林爽文事件、1832年(道光十二年)的张丙事件、1862年至1864年(同治元年至三年)的戴潮春事件皆是。当时林内地区隶属斗六门,多少亦受波及[14]。
清朝时期规划县治区,本乡东南部约三分二之面积隶属斗六堡,包括林内庄、咬狗庄与九芎林庄;西北部约三分之一面积则隶属溪洲堡,包括乌涂仔庄全部与新庄仔庄的东半部。
1895年4月(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四月),清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予日本。5月底,台湾军民起而反抗日军接管,爆发乙未战争,至11月中旬始宣告平定[15]。
在乙未战争中,抗日义军曾于8月27日八卦山之役结束后,撤守云林县。在斗六与日军近卫师团进行遭遇战。徐骧、简义、陈文晃、廖琛、黄丑等率部奋勇抵抗,徐骧阵亡。[16]
日治初期行政区划虽更改频繁,但传统的堡里、街庄体制依然维持。大正九年(1920年)废除堡里、街庄而改设街庄、大小字,本乡东南部约八分之七面积归属台南州斗六郡斗六街,包括林内、九芎林、乌涂子三个大字的全部及咬狗大字北半部;西北部约八分之一面积则归属同州郡之莿桐庄,但仅含新庄子大字之东半部[17][18]。
1945年(昭和二十年,民国三十四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
1946年8月,划拨原属斗六镇之林内、九芎林、乌涂子三个大字及咬狗大字北半部,合并原属莿桐乡之新庄仔大字东半部,独立组成“林内乡”。
地理
林内乡位于云林县东北角,地处山地与平原接攘处。东南部为丘陵,西北部为平原[19]。丘陵与平原面积约各占二分之一,丘陵多属国有保安林区,平原则为肥沃良田[20]。
平原地区大致分布于自海拔约一百米的斗六大圳往西北侧下降至海拔三十米处[21],包括林北、林中两村的西北部,以及九芎、乌涂、乌麻、重兴等村,由河流泥砂沉积而成冲积土,为高经济农耕地带,名闻遐迩的浊水米便生产于此地区。丘陵地区分布于斗六大圳东南侧至清水溪西岸间,包括林北、林中两村的东南部,以及坪顶、林南、林茂、湖本等村[22][23],属于斗六丘陵的北段,各山峰平均高度在海拔二、三百米之间[24]。
林内乡主要河川有属于浊水溪流域的浊水溪、清水溪,在该乡的流域范围为西北部及东部;另有属于北港溪流域的坪顶溪、斗六东溪、大埔溪,在该乡的流域范围为中南部及西南部。
浊水溪为全台湾最长河川,由东向西流过该乡北境,形成与彰化县二水乡的天然边界。清水溪为浊水溪左岸一大支流,由南向北流过该乡东北境,其中最北一段为该乡与南投县竹山镇的界河。
北港溪亦为台湾中部大河,昔日为浊水溪分流之一,常泛滥成灾。1911年浊水溪构筑堤防并切断诸分流,北港溪始成为独立溪流[25]。
该乡靠近山区,属热带湿润型气候,年雨量多介于1,500至2,000毫米之间,多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温度约23℃,除11月至翌年3月气温低于20度以外,其余均高于20度。湿度以秋、冬季节较低,春、夏较高[19]。
月平均日照时数达120小时,其中以2月份58小时为最短,7月份185小时为最长。由于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6]。
台湾的紫斑蝶与墨西哥帝王斑蝶是世界唯二,像候鸟一样越冬型的斑蝶,每年春暖花开时,紫斑蝶会陆续从台湾南部往北飞,所有的紫斑蝶约在清明时节聚集在林内,因此,林内人又称他们为“清明蝶”。台湾的紫斑蝶冬天栖息在茂林,夏天会往北迁移,过程中以林内触口为中继站,再一同飞越浊水溪,最远曾在台北市北投区发现紫斑蝶的踪迹。根据调查,紫斑蝶最大数量曾经在96年间到达每分钟1200只,形成一条壮观的美丽蝶河。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22,526 | — |
1986 | 22,322 | −0.9% |
1991 | 21,958 | −1.6% |
1996 | 21,748 | −1.0% |
2001 | 21,377 | −1.7% |
2006 | 20,608 | −3.6% |
2011 | 19,581 | −5.0% |
2016 | 18,453 | −5.8% |
2021 | 17,131 | −7.2% |
来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根据云林县斗六户政事务所统计,2024年底林内乡户数约6.2千户,人口约1.7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林中村与坪顶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4,057人与489人[27]。
政治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党籍 | 备注 |
---|---|---|---|---|
第1届 | 林庆敦 | 40.08.15~42.08.15 | ||
第2届 | 林庆堂 | 42.08.15~45.08.15 | ||
第3届 | 卓和尚 | 45.08.15~46.10.06 | 任内殁 | |
补选 | 洪宗琪 | 46.10.07~49.01.04 | ||
第4届 | 蔡荣智 | 49.01.05~53.02.28 | ||
第5届 | 张水海 | 53.03.01~57.06.30 | ||
第6届 | 张水海 | 57.07.01~62.03.31 | ||
第7届 | 郑松枝 | 62.04.01~66.12.31 | ||
第8届 | 郑松枝 | 67.01.01~71.02.28 | ||
第9届 | 张秋源 | 71.03.01~75.02.28 | ||
第10届 | 张秋源 | 75.03.01~79.02.28 | ||
第11届 | 郑文煌 | 79.03.01~83.02.28 | ||
第12届 | 郑文煌 | 83.03.01~87.02.28 | ||
第13届 | 陈河山 | 87.03.01~91.02.28 | 中国国民党 | |
第14届 | 陈河山 | 91.03.01~94.11.08 | 中国国民党 | 解职 |
代理 | 庄玲兰 | 94.11.09~94.11.13 | ||
代理 | 张哲慎 | 94.11.14~95.02.28 | ||
第15届 | 邱世文 | 95.03.01~99.02.28 | 无党籍 | |
第16届 | 邱世文 | 99.03.01~103.12.25 | 无党籍 | |
第17届 | 张维峥 | 103.12.25~107.12.24 | 民主进步党 | |
第18届 | 张维峥 | 107.12.25~111.12.25 | 民主进步党 | |
第19届 | 刘姿言 | 111.12.25~ | 无党籍 | 现任 |
林内乡公所是林内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林内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云林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林内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30]。
林内乡民代表会是林内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林内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林内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31][32]。
村名 | 面积[20] km² |
邻数[33] | 人口数 2019.7 |
人口密度 | 主要聚落[23] |
---|---|---|---|---|---|
林南村 | 7.98 | 26 | 1,187 | 148.75 | 林内(中正路以南、成功路以东)、铁管坑 |
林中村 | 6.87 | 33 | 4,411 | 642.07 | 林内(中正路以北、成功路以西)、会社尾(新兴)、玉兰花脚(西部)、溪底仔(仁爱)、纸厂口、下尾寮(长安) |
林北村 | 4.92 | 30 | 2,570 | 522.36 | 顶庄、玉兰花脚(东部)、铅片厝、二号仔、触口、山坪、廍坑 |
林茂村 | 6.39 | 20 | 947 | 148.20 | 干溪仔(复兴)、溪仔尾(中兴)、斗六东(茂兴)、草仑(东兴)、食水坑(建兴) |
坪顶村 | 8.61 | 15 | 573 | 66.55 | 坪顶 |
湖本村 | 4.39 | 10 | 719 | 163.78 | 湖本(湖山寮) |
九芎村 | 4.65 | 30 | 3,008 | 646.88 | 九芎林、民光(营盘园)、大埔、长兴(顶长流仔、下长流仔) |
乌麻村 | 3.02 | 16 | 1,191 | 394.37 | 永安(乌麻园)、永昌(旧廍仔)、长源(湾龟头) |
乌涂村 | 4.56 | 16 | 1,290 | 282.89 | 乌涂仔(顶乌涂)、华兴、忠庄(头前寮、赤仔庄)、盐赞(盐馆)、瑞和、和兴(后壁寮) |
重兴村 | 4.60 | 20 | 2,095 | 455.43 | 重兴(芎蕉脚)、进兴(下厝仔) |
林内乡 | 37.6035 | 216 | 17,991 | 478.44 |
经济
林内乡位于平原与丘陵交会地带,农业人口占约百分之五十,为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农作物为稻米、竹笋、茶、花卉、蔬菜、水果等,其中丝瓜、花卉、茶、竹笋等尤具发展潜力。畜牧业以圈养鸡、猪等家畜为主,所占产值比例不大。
由于土地使用分区的管制,本乡工业并不发达,从业人口不多。依据1981年的统计,全乡仅有55家工厂,其中以食品业占15家为最多。本乡之服务业均属地方性产业,以日用品及杂货零售店为主,此外即无特殊商业行为。过去曾有私人投资经营大型游乐场天元庄游乐中心,但现已歇业。[34]
文化
-
林内教会位于林内车站前新兴路,由斗六教会分设,至今已有72年历史
林内乡一如台湾其他地区,宗教信仰相当多元,有民间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一贯道等,各种寺庙教堂合计三十多座,包括位于九芎村的近三百年老庙镇安宫、一贯道庙宇武圣宫、佛教胜地圆明禅寺、儒释道同宗济公堂,位于湖本村的藏传佛教白马山菩提寺及位于乌涂村的进雄宫,位于林中村的林内长老教会等[35]。
其中菩提法洲寺(白马山菩提寺)是全台湾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融合了中国、印度与西藏三大传统文化风格,颇为雄伟壮观[36]。2002年达赖喇嘛曾亲临此地弘法[37]。
浊水水利发电所位于乌涂村乌涂聚落,系日治时期嘉南水利会为筹建乌山头水库,急需工程电源而兴建的发电所。1921年(大正十年)2月开工,1923年(大正十二年)2月完工发电,用水来自浊水溪与其支流清水溪。当初设置的发电机组在水库完工后,仍然继续运转。1929年由台湾电力株式会社收购,战后由台湾电力公司接收。该发电所为云嘉南唯一平地川流式水利发电厂,也是台湾少数位于田野间的发电厂之一。2004年2月4日,获云林县政府公告为县定古迹[38]。
原三菱制纸所办公厅舍位于林中村新兴路,兴建于1907年(明治四十年),是一栋日式风格建筑,外型朴实典雅,内部装潢精致。在建筑工艺、建筑历史及建筑技术史上,都具有相当高之价值。2006年6月20日,获云林县政府公告为历史建筑[39]。
教育
- 云林县私立义峰高级中学:创立于1999年11月30日,校址位于乌麻村长源聚落,是林内乡的最高学府[40]。日间部目前设有电子商务科、应用外语科、观光事业科、餐饮管理科、餐饮技术科、时尚造型科、多媒体动画科及综合职能科等,进修学校则仅设餐饮管理科[41]。
- 云林县私立渊明国民中学:前身为渊明初级中学,创立于1961年5月22日,校址位于林中村林内公园前,是林内乡的第一所中学。1958年配合政府推动九年国民教育,改制为国民中学,是当时全乡唯一的国民中学。该校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外地寄籍就读学生颇多。
- 云林县立林内国民中学:创立于2000年8月1日,校址位于乌麻村,紧临义峰高中,为乡内仅有的一所公立国民中学。由于林内乡人口不多,又早有私立渊明国民中学创设在先,因此成为全台最后一个设立公立国民中学的乡镇市行政区[42]。
- 云林县林内乡林内国民小学:位于林内街区中央(林南村),为林内乡第一所小学,创立于1917年(日治大正6年)4月1日,原称斗六公学校林内分校。1921年4月1日独立为林内公学校。1946年1月1日改称斗六镇第四国民学校,1968年8月1日改称林内乡林内国民小学。该校自1948年起曾先后设立重兴、九芎、坪顶、乌涂等多所分校或分班,其后亦各自独立设校。
- 云林县林内乡民生国民小学:原即乌涂分班,创立于1956年9月1日,校址位于乌涂仔(乌涂村),1962年9月1日独立并改名。
- 云林县林内乡林中国民小学:创立于1959年9月1日,校址位于林内街区南侧(林中村)[43]。
- 云林县林内乡九芎国民小学:原即九芎分校,创立于1948年5月1日,校址位于九芎林(九芎村),1954年9月1日独立设校。
- 云林县林内乡成功国民小学:原即坪顶分班,创立于1950年9月1日,校址位于坪顶(坪顶村),1958年9月1日独立并改名。
- 云林县林内乡重兴国民小学:原即重兴分校,创立于1948年3月24日,校址位于芎蕉脚(重兴村),1952年9月1日独立设校。
交通
林内乡对外连络以铁公路为主,交通极为方便。台铁纵贯线以东北-西南走向贯穿乡境,在乡治林内街区设有林内车站,为三等站,停靠车种以区间车为主,部分莒光号亦有停靠。
国道三号(福尔摩沙高速公路)为本乡最重要的联外道路由东邻南投县竹山镇进入境内,在荣兴附近转向西南,交通部规划在此增设林内交流道,于西南部与斗六市交界处附近和省道台3线交会,并设有斗六交流道,随后出乡界而进入斗六市。目前须经由斗六交流道进出林内乡。
台3线为本乡主要的平面联外道路,其路径大致与国道三号平行。经由该道路,向东北可通往竹山镇、名间乡、南投市及中北部山线各地;向西南则可通往斗六市、古坑乡及南部山线各地。
县道154号是云林县最北部的一条横贯道路,由此可通往莿桐乡、西螺镇、二仑乡、仑背乡、麦寮乡等地。县道141号是林内乡通往彰化县员林市的道路,沿途经过二水乡、田中镇、社头乡等地,在林内与二水之间有彰云大桥跨越浊水溪[23]。
- 台西客运
- 7127 斗六-竹山
- 7128 斗六-林内
- 7134 西螺-林内
旅游
林内东南半部为丘陵地区,多为假日登山健行的好去处。由北而南的著名山峰有触口山、林内山、东甲山、杨逞山、白马山、湖山寮山及七星棱等[44]。另外小黄山位在触口山的东南方,因山势酷似中国大陆名胜黄山,因而得名[45]。
农田水利文物陈列馆位于林中村,是全国首座以水利为主题的文物陈列馆,透过静态与动态的展示,呈现台湾农田水利演进发展史。除了室内展馆,另设有互动式室外动态展示区。目前每月开馆二天[46]。
坪顶台地海拔介于200至400米之间,雨多雾重,昼夜温差大,极适合茶树生长。当地超过九成的居民从事茶业,“茶乡坪顶”声名远播。坪顶茶叶文化馆的前身为林内乡农会坪顶茶叶推广中心,馆内设有泡茶制茶体验区、制茶历史展示区、特色农产品展售室、会议室,为茶产业的交流平台。目前每周末开馆[47]。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