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澳門佛教廟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济禅院(葡萄牙语:Templo de Kun Iam Tong,俗称观音堂),是澳门最大的禅院与最具规模的庙宇,为中国古翚飞式的佛教建筑,保存着明清两代南方庙宇的特色。普济禅院的始祖为石濂大汕(1633年-1705年),属禅宗南禅曹洞宗。
普济禅院、妈阁庙与莲峰庙并称澳门三大古庙,在1992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后来被评定为“纪念物”,属当地受保护的历史建筑[2]。
普济禅院属于中国古翚飞式的佛教建筑,具中国名山古刹的特色,其主体建筑分为三殿,分别为首座正殿大雄宝殿,次殿长寿佛殿及后座观音殿,分别供奉三宝佛、弥勒佛和观音菩萨等十多尊各方神祇。院后设有的后花园,是在港澳地区较为罕有和有一定规模的佛寺建筑群[2][3]。
大雄宝殿内供奉三尊三宝佛,其中一尊为佛祖释迦牟尼,殿旁悬有一个已留传350多年的铜钟,殿顶檐头瓦脊,镶有明朝琉璃瓦及石湾公仔,次殿则供奉长寿佛,而观音殿则供奉观音大士莲台,樟木雕塑,十八罗汉分列主殿两旁,据说其中一尊罗汉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孛罗[3]。
普济禅院的确实创建时间未知,但从现时庙内存有的一口崇祯五年(1632年)的铁钟以及一块刻着“天启七年七月吉日立,祀坛”字样的石碑可见,禅院的创建年份不晚于明朝末年[2][3]。
1844年(清朝道光二十四年),美国外交官顾盛和两广总督爱新觉罗耆英在普济禅院签订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以强迫中国开放通商港口,扩大美国领事的裁判权。1944年,禅院于当时的签署地方立一碑亭以作纪念[4]。
抗日战争期间,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曾寓居在普济禅院,根据澳门学者邓骏捷所著《澳门古籍藏书》,院内收藏了不少名家书画及文物,当中包括高剑父及其弟子关山月的书画作品。此外,院内收藏了明末清初高僧金堡的《澹归和尚丹霞日记》手稿,该稿是清初岭南佛教的珍贵文献,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院内的“镇寺之宝”[1][5]。殿堂亦悬挂着岭南三大诗家之一陈恭尹及清末民初学者章太炎等人的作品,另外庙内亦留有董其昌和刘墉等历史名人的手迹[3]。
2019年1月,庙方在未正式获得当局意见及批准私下在庙内展开工程,除了庙内的牌匾被指储存不当以外,工程更被批评未有“修旧如旧”,例如庙内部分原有的青砖墙身被白色油漆覆盖身,有违原有风格及违反《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定。澳门文化局在巡查后发出禁制工程令,禁止庙方进行任何施工工程。文化局副局长梁惠敏表示将审视及分析庙方所提交的翻新工程是否可行,以及依法分析庙方未授权的修复工程而进行相关处罚程序。住持释戒晟在回应事件则指坊间因不了解或产生误会或猜疑,强调自己已与文化局沟通,又称获对方接纳并肯定工作[6][7]。
庙方代表与局方会面时亦承诺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1月14日,文化局在巡查时发现庙方不遵守禁工令,庙宇内部有继续施工的情况,导致文物建筑受到损坏,故发新闻稿强烈谴责庙方漠视现行法律规范,并就事件报警处理[8]。
警方其后完成违规工程案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庙内有多处改动,指案件涉及加重违令及加重毁损移送检察院侦办。1月31日,文化局发出新闻稿指局方于30日巡查观音堂时再次发现庙内有工程进行中,局方指庙宇外围墙的颜色被更改,且庙堂天花在安装设备中被凿穿而受损,局方就此再次向警方作出检举,又批评庙方屡犯不改、漠视法纪[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