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言行活动的一部书,[1]成书于战国时期,唐代以前认为《晏子春秋》一书是晏婴自著。[2]唐人柳宗元认为是由墨家学徒将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的。[3]清人管同认为《晏子春秋》“其文浅薄过甚”,是六朝人伪作。[4]四库全书列为史部传记类圣贤、名人之属。
《晏子春秋》中的晏子爱民、任贤、廉洁、尚俭等形象,基本上是有史实依据的。例如晏子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问下》);又说“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又说“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杂下》)。该书记载了许多晏子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以及爱护百姓的事例,更反对横征暴敛,滥施酷刑。这些观点既有儒家思想,又有墨家思想。[5]西汉刘向对其加以过整理,共8卷215章,分为内篇6卷和外篇2卷。[6]清末苏舆、张纯一分别著有《晏子春秋校注》,现代吴则虞著有《晏子春秋集释》。
注释
参考书目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