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1947年2月8日—),湖南长沙人,作家、文化学者和美学家。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隐居江南小镇潜心写作。
![]() |
作品《易中天·品三国》入选中国图书商报社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9年联合主办评选的“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1]
简历
易中天在湖南长沙渡过幼年时期,6岁时随父母亲迁居湖北武汉,先后在武汉阅马场小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度过少年时期。1965年,高中毕业后,易中天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插队,后当中学教师。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胡国瑞,吴林伯等[2],1981年毕业后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3月起出任厦门大学人文与艺术高等研究院院长[3]。
家庭
- 十八世祖易先,明朝谅山知府,蓝山起义时自缢。
- 曾祖父易翰鼎(1850—1929),著作‘太平草木萌芽录’(由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题写书名)。
- 祖伯父易甲鹇(1873年7月-1954年秋)(二子),清末第一批以湖北官费被送到日本公费留学生。先入成城学校,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队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后进入日本近卫步兵第四联队任见习士官。1912年12月20日官拜陆军少将。
- 祖父易思麟(四子),湖南法政学堂毕业,曾任中华民国湖南省道县代理县长,离职后自学行医。
- 大伯父易仁荄,1935年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毕业。
- 父亲易庭源,中国会计学家。
先祖 | ||||||||||||||||||||||||||||||||||||||||||||||||||||||||||||||||||||||||||||||||||||||||||||||||||||||||||||||||||||||||||||||||||||||||||||||||||||||||||||||||||||||||||||||||||||||||||||||||||||||||||||||||||||||||||||||||||||||||||||||||||||||||||||||||||||||||||||||||||||||||||||||||||||
---|---|---|---|---|---|---|---|---|---|---|---|---|---|---|---|---|---|---|---|---|---|---|---|---|---|---|---|---|---|---|---|---|---|---|---|---|---|---|---|---|---|---|---|---|---|---|---|---|---|---|---|---|---|---|---|---|---|---|---|---|---|---|---|---|---|---|---|---|---|---|---|---|---|---|---|---|---|---|---|---|---|---|---|---|---|---|---|---|---|---|---|---|---|---|---|---|---|---|---|---|---|---|---|---|---|---|---|---|---|---|---|---|---|---|---|---|---|---|---|---|---|---|---|---|---|---|---|---|---|---|---|---|---|---|---|---|---|---|---|---|---|---|---|---|---|---|---|---|---|---|---|---|---|---|---|---|---|---|---|---|---|---|---|---|---|---|---|---|---|---|---|---|---|---|---|---|---|---|---|---|---|---|---|---|---|---|---|---|---|---|---|---|---|---|---|---|---|---|---|---|---|---|---|---|---|---|---|---|---|---|---|---|---|---|---|---|---|---|---|---|---|---|---|---|---|---|---|---|---|---|---|---|---|---|---|---|---|---|---|---|---|---|---|---|---|---|---|---|---|---|---|---|---|---|---|---|---|---|---|---|---|---|---|---|---|---|---|---|---|---|---|---|---|---|---|---|---|---|---|---|---|---|---|---|---|---|---|---|---|---|---|---|
|
学术研究
易中天长期地从事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对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皆有所研究,并且长期地关注中国当代城市发展与建设,有人称他为“城市规划家”或“城市观察家”。
作品
易中天早些时期出版过一些个人作品,主要有《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与女人》、《读城记》、《品人录》、《书生意气》、《破门而入》、《艰难的一跃》、《大话方言》、《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品三国》(上、下)等。
2005年,易中天与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合作推出“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
2006年,他再度与央视《百家讲坛》合作,在央视上讲一年的“品三国”。《易中天·品三国》在2009年入选中国图书商报社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评选的“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1]。
![]()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2012年3月,时年65岁的易中天决定撰写《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丛书的方案正式启动,计划用五到八年撰写总计36卷,[4]为读者详细讲述3700年的中华正史。[5]此消息一经宣布引发不少质疑与争论,易中天则坦然回应。[4][6]
2013年5月16日,该书前两卷首次出版。[5]截至2017年3月[update],《易中天中华史》已出版前十八卷,平均一年四卷,第十八卷《王安石变法》与上一卷《大宋革新》间隔半年。[7]
2022年7月,《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被指插图的人物形象及对话低俗以及涉嫌侮辱历史人物。[8]
作品列表
- 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
- 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上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 政治研究:《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易中天中华史系列》
- 美学:《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
- 社会研究:《成都方式》
- 散文:《书生意气》、《书生傻气》、《高高的树上》、《公民心事》
- 其他:《大话方言》、《中国智慧》、《我山之石》、《曹操》[9]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