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反射镜是一种有两面或多面镜子组成的复合结构,这些镜子通常互相平行或接近平行。这种结构可以在镜子中产生无限多的虚像,以越来越小的姿态延伸至无限“远”。[1][2]这种结构经常用单向玻璃做前面的镜子,但不用单向玻璃也可以达成效果。在艺术作品中,画面本身出现在画面中,再出现在画面中的画面中,称作德罗斯特效应。无限反射镜有时会用于室内装潢或艺术创作。[3]
简介
一套经典而完整的无限反射镜,一般都含有一组灯泡、LED灯或其他点光源,镶嵌在反射镜的整个边缘,同时一面部分反射的单向玻璃会以极近的距离被固定在反射镜前,彼此以互相平行的姿态对齐。当外部的观察者看向单向玻璃面时,光会在镜中延伸至无限,使镜看起来像是一条极深邃的隧道。[2]如果两面镜子没有精确平行,而是存在微小的夹角,那么这条虚拟的隧道就会向镜的某一边弯曲并无限延伸。
无限反射镜的效果,也可以采取别的结构实现。观察者站在两面互相平行的全反射镜面中间时亦可以观察到此现象,某些试衣间、电梯和镜子迷宫会采取这种装潢。[1]除了经过精心设计的装潢外,在站在两个互相平行且均带有反射效果的平面间时,也能看到弱化版的无限反射,比如饰有玻璃墙的走廊或小厅。部分反射的玻璃可以产生这种现象,而在通过玻璃渗入环境的视觉噪点作用下逐渐削弱。
原理
当两面可以将光线反射若干次——理论上是无限次——的镜面互相平行放置时,镜面立体错觉便会出现。反射光在镜中看起来正向远处射去,因为在两个平面间光线真的走了它看起来在镜面中走的那么远。
举例来说,在一组间距两厘米的无限反射镜的正中间——也就是距两面镜的距离都是一厘米——有一个光线冲向且垂直于里侧镜面的光源。光线从光源射出,最初走过一厘米,抵达里侧镜面。随后第一次反射,光线经过两厘米从里侧镜面抵达外侧镜面,此时光线走过的总路程为三厘米,而它在镜子里成的像看起来也走了三厘米。第二次反射光线抵达里侧镜面时,光线又走过两厘米,总路程为五厘米,所以在镜中看起来光线也走了五厘米。以此类推。每次成功的反射都会增加光线走过的总路程,而两镜间的位置变化一直在两厘米间变换,但在镜像中却看起来越来越远。[1][4]
文化影响
视觉艺术家们,尤其是当代的雕刻家,有许多都曾用无限镜创作。草间弥生、Josiah McElheny、Ivan Navarro、Taylor Davis、和Anthony James等艺术家曾用无限镜为他们的作品增添无限空间的视觉效果。[5]
在某些游乐园的轨道飞车类游乐设施,比如迪士尼过山车飞越太空山,会使用无限镜在制作翱翔太空的效果。[来源请求]
当代古典作曲家阿沃·帕特在1978年创作了《镜中镜》,此曲便使用了音乐效果上的无限反射镜。
《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中有一段情节,使用了类无限镜效果。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