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斩首 § 斩立决、斩监候、陪斩斩立决是中国古时死刑,即对罪行无疑且严重的罪犯实行斩首处决的刑罚,源于汉代。自辛亥革命后废除。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4月11日) 相关释义 把头砍下后,还要挂上城门示众儆尤之刑罚,称为枭首或枭首示众。 除了斩首,绞刑也是惩处上述罪行的死刑,称为绞立决。 在古时,死刑犯一般在秋分之后执行,称作秋后问斩。 “立决”的意思是立即执行。如果案情存疑,则可以判处监候,称作斩监候,绞刑则称绞监候。斩监侯如同今日之死缓,斩监候代表把犯人关到来年秋天,再作审判(即秋审),可提御审,其结果或获免除死刑。 娜鹤雅:〈清末“就地正法”操作程序之考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