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出生於大阪府,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日本文學系。大學時因受菊池寬賞識於文學批評等領域嶄露頭角,之後與橫光利一等人共同創辦了同人誌《文藝時代》。他結合西歐的前衛文學創作出了被稱為新感覺文學的作品,並作為「新感覺派」作家而受到關注。他的作品類型多樣,手法、風格各異,包括詩、抒情文章、神秘
伊豆的舞孃《伊豆的舞孃》(日语:伊豆の踊子/いずのおどりこ Izu-No-Odoriko),又譯伊豆的舞女,伊豆舞娘,川端康成的成名作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間由「文藝時代」發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搬上大銀幕,最近一次是在1974年由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合作演出的版本。作者川端康成生前一直不斷接到讀者尋問阿薰的來信。
古希腊古希臘法律條文之制訂,最早乃出於自雅典的德拉古,在梭倫掌政時,還沒有藉由國家機構執行的刑罰。前六百年後,私罰的執行才陸續廢除。唯一起源於古典文藝時代而流傳於世的大法典原文,是克萊特島的葛爾廷城市法,該法典共分二十章節刻寫在音樂演奏廳走廊的牆壁上,使城市內公民都能見到,其內容包括個人法、家庭法、遺產法、財產法和債務法。
新感覺派治和經濟上的混亂。一連串的事件所造成的精神危機影響了日本知識份子及文藝界,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及唯我主義等思潮應運而生,消極、絕望的風氣使得官能上的享受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1923年,新思潮(日语:新思潮)的菊池寬創辦同人雜誌《文藝春秋》,雖然未達成對抗無產階級文學(由小林多喜二等人提倡)的主要目
日本未曾更迭,正式有文字記錄則是在1世紀中期,由彌生時代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為始。4世紀,關西地方出現了日本首個統一政權,在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效法中國隋朝及唐朝的制度與文化,並於大化革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8世紀開始日本進入平安時代,脫離中國影響产生國風文化,創造了獨特的服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