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墙摩洛哥西撒哈拉土地上建立的一系列隔离墙,主要由砂石堆筑,总长约2,700千米(1,700英里),分隔了摩洛哥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摩洛哥视其为西南部省份)和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下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1]

根据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英语United Nations Mission for the Referendum in Western Sahara(MINURSO)与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地图[2],部分围墙延伸到了国际承认的毛里塔尼亚领土境内[3]

Thumb
抗议者在西撒哈拉护堤前举着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旗帜(2011年)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结构

围墙绵延于西撒哈拉荒无人烟的荒漠中,以沙子与石头筑成,高约3米。周围布有沙坑、围栏地雷。墙体附近的地雷区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地雷带[4]。摩洛哥控制区的一边,每隔一段距离建有兵营、碉堡和机场,有雷达监控墙外的动向。

favicon
1 sources

后果

工事完成后,摩洛哥有效的控制了围墙以西的区域,称之为国家的“南方省区”。波利萨里奥阵线建立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控制了围墙以东,称之为“自由地带”,但绝大多数地方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负责隔离冲突双方,并监督停火的执行。

建造

Thumb
摩洛哥围墙系统建造年代与位置图

从1980年起,随着控制区的推进,摩洛哥一共建了6道围墙,分别是:

  • 第一道墙(1980年8月-1982年6月)将“有价值的三角地带”围在墙内,包括阿尤恩城,斯马拉城和布克拉磷酸盐矿。长约500km。
  • 第二道墙(1983年12月-1984年1月)围住了安玛格拉英语Amgala绿洲地带(西撒人阵主要控制区)。长约300km。
  • 第三道墙(1984年4月-1984年5月)将西撒哈拉北部的城镇吉迪里亚英语Jdiriya豪扎英语Haouza围在墙内。长约320km。
  • 第四道墙(1984年12月-1985年1月)将西撒哈拉东北的城镇马赫拜斯英语Mahbes法尔西亚英语Farciya围在墙内。长约380km。
  • 第五道墙(1985年5月-9月)将盖勒塔宰穆尔英语Guelta Zemmur比尔恩扎兰达赫拉围在墙内。长约670km。
  • 第六道墙(1987年2月-4月)将西撒哈拉南部的城镇奥塞尔德蒂奇拉比尔甘杜斯英语Bir Ganduz围在墙内。长约550km。

图集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