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丢斯-波得定则[1](Titius-Bode law)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轨道半径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 它是在1766年时,由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约翰·达尼拉·提丢斯所提出,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约翰·波得(Johann Elert Bode)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
戴维·提丢斯(左)与约翰·波得(右) |
这个公式可以表述为:
其中
现代的公式把a作为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一个天文单位,AU,=1亿4960万 km):
()
天体 | 定律解 (AU) | 轨道长半径 (AU) | 误差1 | |
---|---|---|---|---|
水星 | -∞ | 0.4 | 0.39 | −3.23% |
金星 | 0 | 0.7 | 0.72 | +3.33% |
地球 | 1 | 1.0 | 1.00 | 0.00% |
火星 | 2 | 1.6 | 1.52 | −4.77% |
谷神星2 | 3 | 2.8 | 2.77 | −1.16% |
木星 | 4 | 5.2 | 5.20 | +0.05% |
土星 | 5 | 10.0 | 9.55 | −4.45% |
天王星 | 6 | 19.6 | 19.22 | −1.95% |
海王星 | 7 | 38.8 | 30.11 | −22.40% |
亡神星3 | 39.17 | +0.96% | ||
冥王星3 | 39.54 | +1.02% | ||
妊神星3 | 43.22 | +11.39% | ||
创神星3 | 43.40 | +11.87% | ||
共工星3 | 8 | 77.2 | 66.85 | −14.07% |
阋神星3 | 67.78 | −12.9% | ||
小行星1482093 | 9 | 154.0 | 230.12 | +49.4% |
2010 GB1743 | 10 | 307.6 | ~351.0 | +14% |
小行星903773 | 11 | 614.8 | 506.2 | −17.66% |
第九行星(假想) | ~665[2] | +8% |
2 在提丢斯-波得定则发现之时的1801年到1860年期间,谷神星被认为是一颗行星,而冥王星从1930年到2006年被认为是一颗行星。两者现在都被归类为矮行星。
3 关于冥王星,根据提丢斯-波得定则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相差很大,但当冥王星被视为海王星以外的第7 颗行星时,实际距离39.46与理论距离38.80仅相差1.62%。如果提丢斯-波得定则和太阳系演化理论相关,这可能是一个要点。
现在的天文学界,多认为波得定则只是一个巧合。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