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拜上帝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拜上帝教是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6月,洪秀全在广东广州府花县莲花塘(今广州市花都区)所开创的宗教,是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的民间宗教[1],并且衍生出提倡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
与认可一神论的基督教不同,拜上帝教实际上在某程度上是多神论宗教,拜上帝教的崇信对象是包括天父耶火华、天兄耶苏、天妈及天嫂等等在内的众神,洪秀全不同意主流基督教关于“三位一体”的观点,他不认为耶苏本身就是皇上帝爷火华,故不认为其为三一神的其中一个位格,洪秀全声称耶苏是天父的长子,而自己是天父的次子,杨秀清则被洪秀全认定为天父的第三子,被天父任命为“圣神风”并以“劝慰师”相称;基督教认为父神是个“灵”,故认为祂是没有形体的,而拜上帝教认为皇上帝是有形体的[2]。
Remove ads
历史
洪秀全是来自于广东省花县的客家人,他曾经从传教士手中接过被用来宣扬耶教教义的小册子,其中有来自于佛山的耶教徒梁发所写的《劝世良言》一书。后来洪秀全开始崇信皇上帝爷火华,并且四处传教,这个宗教被称为太平基督教。洪秀全努力地试图招立信徒,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洪秀全在广东广州府花县莲花塘(今广州市花都区)成功使李敬芳成为了太平基督教的第一个教徒,随后其少年时期的同学冯云山及族弟洪仁玕也加入其中,并且创立了拜上帝教会。
洪秀全曾经铸造了一把所谓的斩妖剑,并且作诗称:“天父天兄太平时,保汝处处有饭吃。耕田首先在根苗,杀尽鞑子阎罗妖。”又曾作诗称:“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手持三尺定山河,太平一统乐如何[注 1]。”[3]当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处处,冯云山潜入了位于桂平县的紫荆山一带并开始传教,创立了拜上帝教[4],其早期领导人也有后来成为太平天国东王的杨秀清[5]。
随着拜上帝教的势力逐渐壮大,洪秀全开始声称自己是天父耶火华的次子及天兄耶苏的弟弟,逐渐偏离其前身的前身太平基督教的立场,太平基督教只崇信皇上帝,而拜上帝教把其教义中皇上帝的众多妻子及儿女都列为其崇信对象,有意见认为这件事情显示这个表面上认可一神论的宗教实际上是多神论宗教。
后来,洪秀全从广东回到广西,与冯云山会合,继续传播拜上帝教。
公元1850年7月(道光三十年六月),拜上帝教的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事,后建立太平天国[6],参与起事的教徒约有一万人。大多数教徒是客家人,但也有一些人是围头人、苗族人或当地不少民族的族人[7]。教徒的职业背景各异,当中有商人、难民、农民、佣兵、秘密社团成员及互保连盟成员[8]。入教者还包括许多土匪,包括由罗大刚所领导的数千个海盗[9]。接受过战斗训练的拜上帝教教徒被认为是新教革命者[10]。
教义
拜上帝教崇信皇上帝爷火华,并且主张铲除对各个神偶的崇拜等等[12]。拜上帝教认为阎罗妖就是引诱原祖亚坦犯下原罪的蛇魔,阎罗妖一词源于佛教神话中的神灵阎罗王的名字阎魔罗阇,其形象的原型则是基督教神话中的魔王撒但的形象,由于中华民间宗教认为阎魔王掌握所有凡人的生死命数,因此在拜上帝教看来,被认为统掌十八层地狱的阎魔王就是这些宗教所崇拜的假神最重要的代表,故此拜上帝教出于对它们的反对,猛烈地抨击了这个观点,其宣称只有皇上帝才有掌控世人的生死祸福的权力,并且宣称这些宗教所崇信的阎魔王事实上是古蛇所变为的魔鬼,又宣称如果人们崇拜阎罗妖 、祂所变为的东海龙妖或其他邪神,死后便会在十八重地狱被其妖徒鬼卒折磨[13]。
拜上帝教宣称道教所崇信的混元老祖的名字盘古源于坦盘一词,后者源于原祖亚坦的名字亚盘,拜上帝教认为天父耶火华有形体,它甚至对其外表作出了详细的描述,在其描述中,天父的外表与中华传统宗教神话中的神灵的外表很相似,拜上帝教也认为天父耶火华有妻子,即天母,又认为祂有众多男儿及女儿,这些女儿被认为是洪秀全在天上的妹妹[14],拜上帝教亦认为天兄耶苏有妻子,即天嫂,并且认为祂有多个子女[13]。
值得注意的是,洪秀全不曾声称自己是以超自然的方式被生出的[15],拜上帝教只是认为洪秀全是继天兄耶苏诞生之后被生出的第二个儿子,而冯云山及杨秀清分别被视为第三个儿子及第四个儿子[15]。韦昌辉、萧朝贵及石达开分别被视为第五个儿子、第六个儿子及第七个儿子,而洪秀全的儿子被视为天兄耶苏的侄子[16][17]。
拜上帝教接受了传统基督教所认可的关于神圣的父子情谊的说法[18][19]。拜上帝教认为任何人在接受天兄所带来的救恩之后,都可以被视为天父的子民[15]。然而,洪秀全声称天兄耶苏、他自己及杨秀清是在天地出现之前便已经被天父生出的[14]。洪秀全声称只有天父及天兄可以被形容为“圣的”(holy),故此他要求其追随者不要用这个词𢑥来形容他[14]。
Remove ads
洪秀全在其作品中否认耶苏有神性[20],虽然洪秀全声称耶苏是天父亲自生出的儿子[14],但是其声称耶苏自己不是皇上帝,其声称耶苏只是皇上帝的继承人,洪秀全甚至声称耶苏没有独自施行神迹的能力,其声称这些神迹都是由天父所施行的[21]。
拜上帝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位皇上帝,因而否认天父与天兄是同一个人物,故认为包括天兄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以被称为皇上帝,只有天父可以被称为皇上帝[12]。
过去不论是天主教传教士还是更正教传教士,虽常使用神天上帝等词𢑥来指称他们所崇信的惟一真神,但大多都并非真的认为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所崇信的天皇大帝等于这位惟一真神,更不认可中华人对苍天的崇拜,但拜上帝教把皇上帝等同于唐虞夏商周时期居住在中原的人民所崇信的皇天上帝及皇皇帝天,其认为在先秦时期,君王及人民都敬拜神天,但自秦朝时期起,由于帝王沉迷于寻找神仙一事,因此人民被引诱去崇拜鬼神,帝王自己则垄断了对天帝的崇拜,致使人民丧失了对于万天之尊的信仰[22],故此拜上帝教认为自身只是在宣扬所谓的目前已经被遗忘的 祖辈对于元始上帝的信仰,正因如此,拜上帝教不认为其核心教义起源于泰西[23]。另外,太平天国常在建筑物内放置有着龙的形象的雕像,当被问到为什么拜上帝教一方面反对对龙妖的崇拜 另一方面却允许有着龙神的形象的雕像被放置 时,洪秀全声称神龙与妖龙是不同的,而被允许放置的雕像有的是神龙的形象,故没有问题,这显示洪秀全等人直到那时仍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大影响[13]。
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及洪仁玕等人一直对儒家思想怀着不同程度的敬意,太平天国士兵也没有像对待与道教或佛教有关的建筑物那样到处毁坏与儒教有关的建筑物,也不敢破坏与孔子等人有关的牌位,太平天国甚至比大清帝国更加努力维护这些建筑物,即使是在对待道教及佛教这一方面上,道教仍能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包容,佛教则因拜上帝教把阎罗妖的形象视为佛教的象征一事而为太平天国士兵所痛恨,导致其受到最猛烈的攻击,洪秀全也因佛教的势力远比道教的势力强大得多一事而更加反对佛教,但即便如此,洪秀全的思想仍有一些与佛教有关的成分,例如洪秀全所提出的关于“一本万殊”的说法其实源自关于“理一分殊”的理学理论,而后者源自关于“月映万川”的佛学理论[24]。
在后期,洪秀全因形势改变一事而开始对儒家采取严厉的态度,并且试图从典籍上删除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内容,但在太平天国统治后期,儒教势力开始抬头,原本潜藏在乡间的道教及佛教开始举办公开的活动,拜上帝教无法继续把它们的势力抑制在乡间,由于拜上帝教本身在太平天国国内的势力并不强大,虽然老兵大多信奉拜上帝教,但是新兵普遍都不相信其教义是正确的,拜上帝教难以被推广至乡民及士兵当中,许多国民仍然保留了儒道佛三教的习俗,只是其在城内的势力的冒起暂时被压制一事迫使他们表面上进行拜上帝教的仪式,因此到了后期,道佛两教的势力已经蔓延至统治阶级,将领、将士及平民经常参与这些宗教的活动,释教的缁流甚至可以公开地举行仪式,不少官臣也皈依了佛教,干王洪仁玕对这种情况虽感愤怒,但仍无计可施,就连忠王李秀成也对拜上帝教的教义表现得漠不关心,反而喜欢举行与道教及佛教有关的仪式,而李秀成所提出的关于与洪秀全下令摧毁众多神像一事有关的劫数的说法其实源自佛教关于劫的观点,可见其深受佛教教义所影响,此外,拜上帝教教内最痛恨佛教的洪秀全声称天囯被分为三十三层,又声称地狱有十八重之多,他声称皇上帝爷火华居住在天囯的第三十三层而杨秀清的魂神居住在第九层,他也曾声称自己曾经在梦中砍杀肆虐于三十三重天的妖魔,但在基督教教内根本没有关于来世有着这么多的等级层次一事的说法,九重天这个概念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三十三天的说法则源自于佛教的天地观,总括来说,在反对三教的斗争中,势力根深蒂固的佛教的一些思想仍然通过不同的途径渗入至拜上帝教的教义中[24]。
与拒绝把中华本土宗教所崇信的玉皇大帝等同于惟一真神的耶教不同,领导拜上帝教的洪秀全没有把“昊天金阙”视为人们所制造出来的神偶,而是把“昊天金阙玉皇大帝”视为宋徽宗擅自更改皇上帝的称号一事的产物,故此洪秀全不认为玉皇上帝与皇上帝是两位不同的人物[25]。
Remove ads
拜上帝教本以《神天圣书》[注 2]为其教义的基础,但后来由于洋教传教士以《圣经》为依据,猛烈地抨击拜上帝教的教义,因此东王杨秀清以《旧遗诏书》及《新遗诏书》的内容有错处一事为由,宣布太平天国将会将其分别改篇为《钦定旧遗诏圣书》及《钦定前遗诏圣书》,并且宣称天王洪秀全所下达的命令的地位高于被称为“约书”的《神天圣书》的地位[13]。
典籍
拜上帝教将构成了基督教圣典《圣经》的《旧约》及《新约》分别修改为《旧遗诏圣书》及《新遗诏圣书》作为其圣典。然而,1854年7月7日,杨秀清以天父的名义宣布:“其旧遗、新遗诏书多有记讹。 … 此书不用出先。 … 有讹当改。”随即停止了对圣典的刊印,直到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才出版经洪秀全修改的、增加洪秀全所作的批注的、原先分别被称为《旧遗诏圣书》及《新遗诏圣书》的《钦定旧遗诏圣书》及《钦定前遗诏圣书》,在书中,天父耶火华自称皇帝或者自称“朕”,在记载了所谓的天兄下凡一事的文献中,天兄耶苏也自称“朕”。
拜上帝教的宗教文献还有被太平天国认可的、记载了所谓的天父及天兄各自下凡时所作的训示及指令的《天父圣旨》及《天兄圣旨》。其他文献包括《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及被称为天父诗的大量诗辞等等。部分文献号召人们归信“皇上帝”(指天父耶火华)、击灭“阎罗妖”,(指作为满族人的大清帝国皇帝),并且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这个理想一事而奋斗。
仪式及习俗
拜上帝教设有洗礼,但没有圣餐礼,即使是洗礼,也和基督教所行的不同,其洗礼的仪式是:在神台上置明灯二盏及清茶三杯并有一忏悔状,上书求洗礼者的姓名,行礼时由各人朗诵,并在火上焚化,使达皇上帝神鉴,并且问:“愿不愿拜邪神否?愿不愿行恶事否?愿恪守天条否?”各人悔罪立愿毕,即下跪,主持人从一大盆清水中取水一杯,灌于受洗者头顶。同时口颂:“洗净从前罪恶,除旧生新。”拜上帝教没有牧师和主教,施洗者通常由军政首长或宗教官主持[26]
拜上帝教的主要宗教节日有:1、太兄升天节 - 正月十三,洪秀全采用“第四福音”的记载,在《长谢爷哥福久长诏》中,认定“逾越十四升十三”纪念天兄耶稣于逾越节的前一天蒙难而升天。不对天历和犹太历或公历予以换算,直接把“太兄升天节”定在天历的正月十三日。 2、报爷节 - 二月初二,日期与传统节日“龙抬头”重合,1837年洪秀全病中经历“升天异象”,梦中受皇上帝(“天父”)之命下凡“斩蛇妖”(象征推翻清朝统治)。报爷节的设立即是为了答谢皇上帝派洪秀全执行这一神圣任务。3、 登基节 - 二月二十一,纪念洪秀全登基为天王。4、 爷降节 - 三月初三,纪念杨秀清自称“天父下凡”的事件。5、东王升天节 - 七月二十七,纪念东王杨秀清被杀的日子,洪秀全将其设为纪念日。6、哥降节 - 九月初九,被用以纪念西王萧朝贵称之为“天兄下凡”的事件[27]。
拜上帝教的教徒在有灾病或婚丧时需准备牲醴(酒肉)、茶饭、蔬果等祭品并祈求皇上帝保佑他们,例如,灾病时需“疏奏”祷告文,焚烧后象征着将祷告传达至皇上帝一事,在举行婚丧仪式时,教徒需献上牲口(如猪、羊),礼毕后众人分食祭品。这些活动类似中国祭祖仪式,只是加入了基督教的一些元素,例如在焚烧手写“悔罪奏章”。太平天国在推行其自创历法(天历)后,天历新年(即天历正月初一)定都天京(南京)后,每逢天历新年,军民需“燃通宵巨烛,放爆竹”浙江嘉兴等地,太平军贴出告示要求百姓按天历过年,并巡查街道,确保店家燃放爆竹。[28]
宗教界观点
有基督教徒认为洪秀全对《圣经》的内容的解释包含许多主观成分,他们认为洪秀全因试图证明自己在宗教信仰方面上所持有的观点的正确性一事而提出这些说法,以此美化自己在政治方面上所作的决定[29]。
学术界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在教义方面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与其视拜上帝教为基督教本地化一事的产物,倒不如视之为与基督教只有表面上的一些相似之处的另一个宗教[13]。
影响
太平天国发动起义之后,大清帝国的一些官臣曾经把拜上帝教等同于天主教,例如钦差大臣曾国藩大学士曾在《讨粤匪檄》中声称:“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 ..... 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太平天国灭亡之后,不少儒生及痛恨太平天国的人民,将怨气发泄在天主教身上,导致后来出现的义和团经常攻击信奉天主教的教民和破坏教堂,但事实上拜上帝教并不认可天主教信奉者对圣像的钦拜,太平天国士兵更曾多次摧毁被敬奉在天主教教堂内的圣像,故此拜上帝教在这方面上的立场被认为更加接近反对钦拜圣像的更正教的立场。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