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拉斯·托马斯·伯恩哈德(Nicolaas Thomas Bernhard,德语:[ˈtoːmas ˈbɛʁnhaʁt];1931年2月9日—1989年2月12日)是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伯恩哈德的作品被誉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文学成就”[1]。他被认为是战后最重要的德语作者之一。
托马斯·伯恩哈德 | |
---|---|
出生 | 1931年2月9日 海尔伦 |
逝世 | 1989年2月12日 (58岁) 格蒙登 |
墓地 | 格林津公墓 |
母校 | |
职业 | 作家、小说家、剧作家、编剧、诗人、语言学家 |
作品 | Correction、The Loser、Woodcutters、Extinction |
政党 | 奥地利人民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
奖项 | Anton Wildgans Prize、格奥尔格·毕希纳奖、Franz-Grillparzer-Preis、Literaturpreis der Stadt Bremen、Austrian Promo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 |
网站 | https://thomasbernhard.at |
签名 | |
生平
托马斯·伯恩哈德于1931年出生在荷兰的海尔伦, 是一个女佣的儿子。从1931年秋天起,他和祖父母居住在维也纳,直到他的母亲再婚,在1937年和他一起迁居巴伐利亚州的特劳恩施泰因。 伯恩哈德的生身父亲由于煤气中毒死于柏林;伯恩哈德从未见过他。
伯恩哈德的外公Johannes Freumbichler也是作家, 对小伯恩哈德施行艺术为主的教育,包括音乐学习,并带伯恩哈德阅读了叔本华、莎士比亚、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对伯恩哈德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2]。伯恩哈德在塞基兴上小学,后来在萨尔茨堡的几家学校求学,1947年他离开Johanneum学校,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在萨尔茨堡,外公指导他发现了社会边缘人的“另一个世界”,奠定了他未来多年的写作基调。[2]
伯恩哈德的Lebensmensch(伯恩哈德自造的[3]奥地利语表述,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4])是Hedwig Stavianicek(1894–1984),一位比他年长37岁多的女性,他遇到她时是1950年,那年伯恩哈德的母亲去世,外公去世已有一年;Stavianicek临终前由他独自看护。Stavianicek是伯恩哈德生活的主要支柱,并极大地促进了他的文学事业。他与这位女性到底是何种关系,到什么程度,并不为人所知。托马斯·伯恩哈德对外并未表示性向。[5]
由于在年轻时患呼吸系统疾病(结核)且不见好转, 伯恩哈德在1949到1951年间居住在蓬高地区圣法伊特的Grafenhof疗养院。1955到1957年,他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大学学习表演,并继续表现出对音乐的深厚兴趣。但他的肺病使他不能从事演唱事业。后来,他短暂地从事记者工作,主要报道罪案,之后成为全职写作者。
伯恩哈德于1989年在上奥地利州的格蒙登去世。他从1965年起在Ohlsdorf-Obernathal街2号的雅致住所现在是研究他的著作的博物馆和展演中心。根据他公布后引起大量争议的遗愿,伯恩哈德禁止将他的剧作搬上舞台,或在奥地利刊行他未发表的作品;但这一遗愿被他的继承人在1999年撤销。他的死亡在葬礼之后才公布于众。
作品
伯恩哈德因他批评性的观点在奥地利经常被批评为Nestbeschmutzer (弄脏自己地盘的人),但在国外声誉甚隆。不过,虽然他在国内因政治原因受到一些批评,在他在世时,也在国内受到很多赞扬,获得众多奖项,被许多人视为这个时代的杰出作家。
他的作品多受(童年和青年时代)被遗弃的感觉和他的不治之症的影响,使他将死亡视为存在的终极本质。他的作品的典型段落是用角色孤身一人的独白向一个沉默的倾听者解释他对世界状况的看法,并常与一个具体的情况相联系。他的话剧和文章都是如此,并常常让倾听者转述这些独白。
他的主要角色往往是学者,或者如他所称的,Geistesmenschen(有灵之人)。这些角色用对“愚民”的充满拒斥的牢骚来表达他们对奥地利人看重的种种事物的否定。他也攻击政府(常称之为“天主教-民族-社会主义者”),通常受到尊重的机构如维也纳的城堡剧院,以及受喜爱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还不断关注那些追求不可能的完美的人们,如何陷于孤独和自我毁灭,因为这样的完美意味着停滞和死亡。反天主教论调也多见于他的作品。
"Es ist alles lächerlich, wenn man an den Tod denkt"(一切皆荒谬,当人想起死亡)是他在1968年获得一项奥地利国家奖项时的感言,这番话引起的争议,只是他多年中不断引起,并构成他名声一部分的众多公共热议中的一次。例如他的小说《伐木工》(1984年),就因为一位前友人的诽谤指控而多年不能出版。他的许多剧本,特别是《英雄广场》(1988年),遭到众多奥地利人的批评,指责它们损害了奥地利的形象。较受争议的台词中,有一句称奥地利为“一个野蛮愚蠢的国度,……一个将不可遮挡的臭气散布到全欧洲的没有意识,没有文化的臭水沟。”《英雄广场》,还有伯恩哈德写于同年代的其他剧作,都由有争议的导演Claus Peymann执导,在维也纳城堡剧院上演。
即使在死后,伯恩哈德也通过他称为身后文学外流[1]的做法,即禁止在奥地利境内出版和演出他的作品,引起了震动。他的遗嘱执行人和同母异父兄弟彼得·费边博士建立的托马斯·伯恩哈德国际基金会,后来撤销了这项遗嘱,而德国出版社Suhrkamp仍是伯恩哈德著作的主要出版商。
伯恩哈德和他的出版人Siegfried Unseld从1961年到 1989年的通信共约500多封,于2009年由Suhrkamp出版社出版。[6]
翻译成英文的著作
- Frost (1963), translated by Michael Hofmann (2006)
- Gargoyles (Verstörung, 1967), translated by 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 (1970)
- The Lime Works (Das Kalkwerk, 1970), translated by Sophie Wilkins (1973)
- Correction (Korrektur, 1975), translated by Sophie Wilkins (1979)
- Yes (Ja, 1978),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91)
- The Cheap-Eaters (Die Billigesser, 1980),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90)
- Concrete (Beton, 1982),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1984)
- Wittgenstein's Nephew (Wittgensteins Neffe, 1982),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1988)
- The Loser (Der Untergeher, 1983), translated by Jack Dawson (1991)
- Woodcutters (Holzfällen: Eine Erregung, 1984),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85) and as Woodcutters, by David McLintock (1988)
- Old Masters: A Comedy (Alte Meister. Komödie, 1985), translated by Ewald Osers (1989)
- Extinction (Auslöschung, 1986),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1995)
- On the Mountain (In der Höhe, written 1959, published 1989), translated by Russell Stockman (1991)
- Amras (1964)
- Playing Watten (Watten, 1964)
- Walking (Gehen, 1971)
- Collected as Three Novellas (2003), translated by Peter Jansen and Kenneth J. Northcott
- The Force of Habit (1974)
- Immanuel Kant (1978); a comedy, no known translation to English, first performed on 15 April 1978, directed by Claus Peymann at the Staatstheater Stuttgart.
- The President and Eve of Retirement (1982):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er Präsident (1975) and Vor dem Ruhestand. Eine Komödie von deutscher Seele (1979), translated by Gitta Honegger.
- Destination (1981), originally titled Am Ziel.
- Histrionics: Three Plays (1990): Collects A Party for Boris (Ein Fest für Boris, 1968), Ritter, Dene, Voss (1984) and Histrionics (Der Theatermacher, 1984), translated by Peter Jansen and Kenneth Northcott.[7]
- Heldenplatz (1988)
- Over All the Mountain Tops (2004):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Über allen Gipfeln ist Ruh (1981), translated by Michael Mitchell.
- The World-fixer (2005)
- Gathering Evidence (1985, memoir): Collects Die Ursache (1975), Der Keller (1976), Der Atem (1978), Die Kälte (1981) and Ein Kind (1982), translated by David McLintock.
- The Voice Imitator (1997, stor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er Stimmenimitator (1978), translated by Kenneth J. Northcott.[8]
- In Hora Mortis / Under the Iron of the Moon (2006, poetry): Collects In Hora Mortis (1958) and Unter dem Eisen des Mondes (1958), translated by James Reidel.
- My Prizes (2010, stor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Meine Preise (2009), translated by Carol Brown Janeway.
- Prose (Seagull Books London Ltd, United Kingdom, 2010, short stori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Germany, 1967.
- Victor Halfwit: A Winter's Tale (2011, illustrated story)
- On Earth and in Hell: Early Poems (2015) translated by Peter Waugh[9]
评价
德语国家的文学批评很早就表现出对伯恩哈德作品的兴趣。1970年,Anneliese Botond出版了论文集《论托马斯·伯恩哈德》(Über Thomas Bernhard)。托马斯·伯恩哈德在德语国家成为少有的既受到文学评论家广泛赞誉,又为大众所熟知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2]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电影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