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翼龙(属名:Germanodactylus)又译日耳曼翼龙,意为“德国的手指”,是翼龙目翼手龙亚目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侏罗纪晚期的德国,包含著名的索伦霍芬石灰岩。德国翼龙曾长期被归类于翼手龙属。牠们是第一个被发现头冠有软组织覆盖的翼龙类。
叙述
德国翼龙的体型,大约是乌鸦的大小[1]。脊饰德国翼龙的颅骨长度为13公分,翼展为0.98米;杆状德国翼龙的体型较大,颅骨长度为21公分,翼展为1.08米[2]。
德国翼龙的颅骨中线有条低矮棱脊,由软组织覆盖。脊饰德国翼龙的头后方有突出的头冠,但是杆状德国翼龙没有。早年并没有发现德国翼龙的软组织,直到克里斯多佛·班尼特(S. Christopher Bennett)在2002年发现。覆盖头冠的软组织,可能是角质的表皮所构成。德国翼龙是首次发现头冠有软组织覆盖的翼龙类,科学家认为翼龙类普遍拥有相似的结构[3]。
分类
与白垩纪的其他翼龙类相比,德国翼龙没有突出的特征,因此牠们的分类关系经常变动。德国翼龙的命名者杨锺健,将德国翼龙归类于德国翼龙科[4]。克里斯多佛·班尼特则将德国翼龙归类于翼手龙科[5]在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的2003年的系统发生学研究中,德国翼龙则是翼手龙属的近亲[6]。同年,大卫·安文(David M. Unwin)则认为德国翼龙是种原始的准噶尔翼龙超科[7][8],准噶尔翼龙超科是群以贝类为食的翼龙类[9]。
历史
模式种脊饰德国翼龙的正模标本(编号BSP 1892.IV.1),发现于德国艾希施泰特县 的索伦霍芬石灰岩地层。在1901年,F. Plieninger将这个化石归类于寇氏翼手龙(Pterodactylus kochi)的一个标本[10];在1925年,卡尔·维曼(Carl Wiman)替这个化石建立新种,脊饰翼手龙(Pterodactylus cristatus),种名意为“有冠饰的”[11]。在1964年,杨锺健将脊饰翼手龙建立为新属,成为脊饰德国翼龙(Germanodactylus cristatus)[4]。
第二个种是巨嘴德国翼龙,是在1851年由Johann Andreas Wagner命名,当时是鸟掌翼龙的一个种(G. ramphastinus),种名意为“巨嘴”。在1858年,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将学名改为G. rhamphastinus。正模标本(编号BSP AS.I.745)是一个骨骼,发现于德国的Mörnsheimer石灰岩层,年代比索伦霍芬石灰岩还晚[12]。在1970年,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将其归类于德国翼龙[13]。在2004年,M.W. Matzke等人将这个种建立为新属,"Daitingopterus",但因为没有正式的叙述,所以并不是个有效属[14]。在1988年,大卫·安文(David M. Unwin)曾将一些零散的四肢骨头与脊椎归类于巨嘴德国翼龙,这些化石发现于英国多塞特郡的启莫里粘土层(Kimmeridge Clay),年代较古老,使德国翼龙成为最古老的翼手龙亚目[15]。
在1996年,克里斯多佛·班尼特提出德国翼龙可能是翼手龙属的成年个体[16],但其他科学家多反对这个理论[1][6][7][17],包括班尼特自己[3][5]。在2006年,班尼特重新研究德国翼龙,认为德国翼龙与两个种都是有效的分类,脊饰德国翼龙已有四个标本,而巨嘴德国翼龙则有两个标本。德国翼龙与其他翼龙类的差异在于,牠们具有极尖的喙嘴,前上颌骨有4到5颗牙齿,上颌骨有8到12颗牙齿,上颌骨的牙齿粗厚,上颌的前后段的牙齿大小一致(与翼手龙属不同),鼻眶前孔(Nasoantorbital fenestra)的长度是眼眶的两倍。脊饰德国翼龙与巨嘴德国翼龙的不同处在于,颌部前端没有牙齿,牙齿数量较少;举例而言,脊饰德国翼龙的上颌每边有13颗牙齿,下颌每边有12颗,而巨嘴德国翼龙上颌每边有16颗牙齿,下颌每边有15颗[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