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名锺麟,字灵甫,后以字行。陕西西安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3]:2848,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将领。抗日战争时任职于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所属部队,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抗日战争后任整编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孟良崮战役中阵亡[4]:376,为国共内战中极少数阵亡的国军高级将领之一。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6月11日) |
张灵甫 | |
---|---|
中华民国国军陆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 | |
任期 1946年6月—1947年5月16日 | |
前任 | 自己 |
继任 | 邱维达 第一次重建 |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军长 | |
任期 1946年4月20—1946年6月 | |
前任 | 施中诚 |
继任 | 自己,七十四军整编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张锺麟 1903年8月20日 大清陕西省西安府长安县东大村 |
逝世 | 1947年5月16日†/× 中国山东省蒙阴县孟良崮 | (43岁)
国籍 | 中华民国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配偶 | 元配:邢凤英(离异[来源请求]) 第二任妻子:吴海兰(被其枪杀) 第三任妻子:高艳玉(离异) 第四任妻子:王玉龄(2021年离世) |
亲属 | 长子:张居礼 长女:张清芳 幼子:张道宇 长孙:张建平 幼孙:张正甫 |
获奖 | 三等云麾勋章,1946年[1] 抗战胜利勋章,1946年为庆祝抗战胜利而颁发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华民国 |
服役 | 国民革命军 |
军衔 | 中将 少将(国民政府铨叙部铨叙) |
参战 | 国民革命军北伐 |
生平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张鸿恩,被称为“种庄稼的状元”;母亲靖秀英;哥哥张秀甫,职业经商;继母滕氏,生有两个兄弟。张灵甫在家乡有一儿、一女。儿子张居礼,大学毕业,任中学校长;女儿张云芳,中专毕业,在医院任医生,都建立幸福家庭[4]:376。
张灵甫幼年时,在东大村村南私塾启蒙,读《四书》、《五经》。10岁那年,进长安县高小念书,后考入长安中学。1921年,考入陕西省西安市第一师范学校。在学校念书时,国文成绩优良,喜欢学习古文,对旧体诗词兴趣浓厚。爱写字画画,师从韩兆鹗,经常临摹何绍基字帖[5]。每逢假日,便带着毛笔墨砚,到西安文庙(今西安碑林博物馆)临摹唐代各著名书法家碑帖,有时忘记吃午餐,就买一块锅盔(烧饼)充饥[4]:376。他爱好历史,常与同学谈古说今、评论中外[4]:376-377。因擅长书法获民国开国元勋于右任赞为奇才,两人结为忘年交[6]。1923年毕业于陕西省第一师范学校[注 1],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7][8]。
1925年,张灵甫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赴河南,投入胡景翼部驻豫(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4]:377。胡景翼死后[9]:14,黄埔军校正在开封秘密招生;他经友人介绍,通过考试被录取。在上海转接秘密关系时,遇到陕西乡党(同乡)老同盟会员于右任,请其写介绍信[4]:377。是年秋,与刘志丹等陕西青年到达广州,进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当时,按考生考试成绩分为军官团和预备军官团,张灵甫编在预备军官团第二连[4]:377。
1926年10月,张灵甫在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当见习军官,旋任第一团第二营第三连第三排排长,随军北伐[4]:377。张灵甫所在第二营奉命进攻德安马回岭之敌。他根据敌强我弱之情况,建议夜战偷袭,被营长采纳[4]:377。随即带领全排当尖兵,乘黑夜袭击敌人获胜,在战斗中,右腿负伤;战后升为第二营第三连连长[4]:377。
1928年秋,第一军驻徐州九里山,奉命缩编为陆军第一师;张调任第一师第三旅第六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4]:377。张灵甫参加过中原大战等战役,在进攻河南唐生智战斗中,右臂负伤;1931年,升任第一师第五团第三营营长[4]:377。
1932年参与对中国工农红军作战,于六安、苏家埠突破红军防线,将红军击溃,获蒋介石和胡宗南赞赏。1934年,胡宗南任第一师师长,奉蒋命令,率部从湖北麻城、黄陂追击红四方面军[4]:377。
张灵甫营为前锋,行动迅速,一度与红军发生白刃战,双方伤亡惨重。战斗结束时受到胡宗南传令嘉奖,升为独立旅第一团中校团长,率部进驻甘肃[4]:377。
1934年底,开往川甘边境陇南碧口驻防,阻止红军北上,不久又移防川北广元、昭化一带;次年独立旅与红四方面军激战一周,双方伤亡惨重[4]:377。旅长丁德隆指挥一个团损失殆尽,而张灵甫团基本上没有损失,再次受到胡宗南嘉奖[4]:377-378。红军长征(国民政府称之被“围剿”所移动)到达陕北后,胡宗南奉命“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4]:378。
张灵甫率部追击红一方面军至甘肃岷县,从马上摔下来跌伤腿,将部队交给副团长指挥,自己到西安养伤[4]:378。张灵甫进攻红7师和红20师阵地,红军大败,而红军团、营、连干部被俘若干,胡宗南连夸张灵甫是“黄埔英才,革命猛将”。当时,胡宗南第一师驻陕北,许多军官家眷都住在西安,张灵甫第二个妻子吴海兰也住在西安[4]:378。
解放军出版社《民国高级将领列传》载,张灵甫在老家有元配邢琼英。部队驻防广元时,讳言其事,经人介绍,与本地女子吴海兰结婚。一天,张灵甫见一位同事(杨团长)打趣说看见在电影院门口,张太太穿着旗袍,与一名小伙子西装革履,俩人亲热[4]:378。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载,曾任国军第二绥靖区人事处长的吴鸢的文章称,1935年张灵甫在前线得知吴海兰有外遇的消息[10]。
张灵甫脾气变得越来越粗暴,认为耻辱难以容忍[4]:378。后来,他向胡宗南请假,带一支手枪回家[4]:378。他借春节假期来到西安,携妻儿回鄠县省亲,除夕之夜,命吴海兰到后院菜地割韭菜做饺子[10]。张灵甫便尾随在后,待妻子刚蹲下去割韭菜时,即拔出手枪,枪杀妻子[4]:378。张灵甫既没声张,也不掩埋尸体,就返回部队[4]:378。但张灵甫后妻王玉龄声称吴海兰是中共地下党员,曾经偷拿了张灵甫的军事文件,因此被张灵甫枪杀,且王玉龄声称赴西安求证发现吴海兰之兄为中共地下党员[11][需要较佳来源];王玉龄又声称张灵甫部属刘光宇曾说“她偷拿了张灵甫的军事文件,又不肯讲,他只好毙了她”[12][13][需要较佳来源]。
张灵甫枪杀妻子,吴海兰娘家上告法院,但法院压着状子不办[4]:378。后来在各界群众强烈呼吁下,由西安妇女协会出面,吴海兰娘家再次写状子,经张学良夫人于凤至转给南京宋美龄(国民政府妇女部长)[4]:378。蒋看信后生气,电令胡宗南将张灵甫解往南京,监禁法办[4]:378-379。胡宗南视张灵甫为心腹干将,既没有绑,也没有派人押送,由张灵甫独自到南京去[4]:379。抵达南京后,张灵甫请求见蒋,但蒋拒绝不见[4]:379。张灵甫关进“老虎桥模范监狱”,判处10年,甚至已被钦点在枪毙名单内。张灵甫在监狱里,蒋也没有把他当犯人看待,仍可自由活动。每天除吃饭、睡觉,就练习写字,并写字给监管人员作纪念[4]:379。蒋一直没有指示有关部门审理,关起张灵甫一年多[4]:379。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中的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来军衔[4]:379。王耀武曾任张灵甫营长,向蒋求情[14]:379。随即,张灵甫被秘密释放,投奔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王耀武手下任上校候差员[4]:379。张原名张锺麟改为张灵甫。
“八·一三”淞沪会战揭开序幕[4]:379。1937年10月[15],张灵甫就任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一五三旅三〇五团团长,随王耀武开赴前线,参加上海保卫战[4]:379。张灵甫率团前线构筑工事。11月10日后,张灵甫参与第三战区部队撤离淞沪时的第二期掩护任务[16]:255-262[17],于16日至24日率三〇五团防守苏州望亭阵地掩护其他部队后撤[2]。
1937年12月5日,张灵甫率三〇五团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当三〇一团弃守淳化后,三〇五团突进到上方镇负责阻击日军掩护王耀武第五十一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张灵甫的左臂中弹负伤不下火线,在战役中张灵甫率部死守华严村以一团之力与日第18师团血战一昼夜,最终也因伤势严重,渡江后不久暂别部队回到西安养伤[18]。
1938年5月,张灵甫参加兰封会战,在三义寨攻坚战战役中,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在三义集围攻土肥原师团,张灵甫率三〇五团接防纪鸿儒部三〇二团阵地,后进攻日军阵地[19]。
同年7月,张灵甫参加武汉会战,在江西德安阻击日军[4]:379。日军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进,占领德安[4]:379。张灵甫以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一五三旅旅长的身份参加万家岭战役中的张古山战斗,指挥以本旅三〇五、三〇六两个团为攻击部队突袭张古山制高点,并于前线亲自督战,组织力量进行固守阵地。一五三旅在张古山战斗中伤亡惨重[20][21][22]:255-262。
不久,张灵甫率部随第七十四军开赴奉新、高安一带休整[4]:380。“长沙大火”后,第七十四军驻防长沙。 张灵甫带领官兵帮助当地群众在灰烬中重建家园,并以军纪严明受到群众好评[23]:122;不久,他回陕西探亲,由陕西第一师范学校老师韩兆鹗介绍,与西安名门望族姑娘高艳玉结婚,后来因感情不好而离婚[4]:380。
1939年3月,第七十四军奉调参加反攻南昌会战,张灵甫带领第一五三旅急行军,赶赴江西锦江,他见官兵衣衫湿尽,旅途劳顿,颇有怨言,即令部队适当延长休憩时间[4]:380。宿营时,张灵甫亲至各连排慰问,并拿出自己薪水交给军需官资助改善部队伙食,使官兵深受感动,加快行军速度,及时赴到锦江前线[4]:380。4月1日在赣湘公路祥符观激战中右膝中弹受伤[24]:153[25][2]。4月下旬,在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统一指挥下,第一五三旅协同各旅、团、连克高安祥符观,兵锋直逼南昌外围[4]:380-381。6月,担任第五十一师步兵指挥官[4]:381。
张灵甫在1939年4月受伤后,先被送往桂林的后方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又在同年底赴香港治疗[2],后不顾英籍医生劝告再治疗一个月可以痊愈即提前归队,以致终身跛足,有“跛腿将军”称号[25]。
1940年,张灵甫升任第五十八师副师长[4]:381。在这前后三年,张灵甫先后率部参加三次长沙会战[4]:381。
1941年,在上高会战中,第七十四军作为决战兵团,负责正面防守,第五十八师奉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命令,在高安以西、棠浦以东一带牵制日军[4]:381。第五十八师师长廖龄奇当时去湖南岳麓山参加军官训练团学习,不在任上。张灵甫代师长廖龄奇指挥作战,命令战士挖陷阱、埋地雷,阻止敌人重武器前进;组织机枪火网或白刃格斗,对付敌人步兵冲锋等,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4]:381。由于日军飞机、大炮多,攻势凶猛,第五十八师官兵伤亡众多[26]:381。张灵甫放下电话,即赶赴前沿阵地,出谋划策,帮助团长指挥部队,坚守阵地[4]:381。是役第五十八师以2,000余人伤亡代价,协同第七十四军其他部队在上高县、北下陂桥,顶住敌人攻势[4]:381。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第二号为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李天霞部、第五十七师余程万部分获,第五十八师一无所获。同年冬,五十八师师长廖龄奇被处死,张灵甫升任师长[4]:381[2]。
1943年5月至6月,七十四军参加鄂西会战,“克复公安”,张灵甫获得四等宝鼎勋章[2]。
同年11月,日军集中第3师团、第13师团、第34师团、第39师团等近10万兵力,从石首、藕池口、弥陀寺出发,进攻常德;张灵甫率第五十八师在常德以北阻击日军[4]:381。11月17日拂晓,日军第三十四师团佐佐木支队、第13师团——6联队猛攻肩担垭、赤松山、亚门关[4]:381。开始,第五十八师部分战士面对强敌,产生怯战心理;对此,张灵甫召集全师官兵动员释疑[27]:381。经过一昼夜战斗,日军寸土未进[4]:381。张灵甫见官兵十分疲劳,便将部队换下来休息;考虑到日军正面进攻未能得逞,可能夜晚会来“劫寨”[4]:381。于是命令预备队第一七三团调拨一个营埋伏起来,防止日军“偷营”[4]:381-382。半夜,果然日军一个联队化装成便衣队,从羊角山左侧迂回袭击过来;哨兵识破,埋伏营立即歼灭其大部[4]:382。最后在第五十七师近乎折损殆尽的状况下国军收复常德[7]。张灵甫指挥第五十八师阻止日军屡次进攻,有力支援常德正面防御作战[4]:382,获得三等宝鼎勋章[2]。
1944年,长衡会战展开后,张灵甫率领第五十八师从湘潭公路青树坪转到衡宝公路,参加衡阳外围战斗,主攻鸡窝山日军据点[4]:382。指挥所部向衡阳进逼,抵达市郊五里牌[4]:382。守卫衡阳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突然向日军投降,衡阳终于陷落[4]:382。同年5月30日,张灵甫任第七十四军副军长;1945年2月20日,张灵甫任少将[28]:391-392。1945年3年,被选拔到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受训[4]:382[29]。当时,他是少将级副军长,本来只能进乙级班,经申报蒋批准,进入甲级班,成为该班唯一少将级军官,他经常引以自豪[4]:382。1945年6月毕业。抗战胜利后回到第七十四军[4]:382。不久到南京,经人介绍,与女大学生王玉龄结婚[4]:382。
1946年6月,张灵甫出任第七十四军军长,并兼任南京首都警备司令[4]:382[30]。
第七十四军组建于“八·一三”淞沪会战中,第一任军长是俞济时,其后是王耀武、施中诚[4]:382。第七十四军一色美械装备,长期受美国顾问训练,时称为五大主力中之主力,宋美龄经常代表蒋到该部视察、抚慰官兵[4]:382。第七十四军驻在孝陵卫,卫戍京畿[4]:382。国民政府因财政困难,大力裁撤部队及降编将军团降编为师团,故1946年4月第七十四军改编。中国国民党整军会议后,第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第七十四师,仍有3万多人,被蒋、陈诚捧为“国军模范”[4]:382-383。当时蒋在遴选这个王牌师师长时,李天霞依仗钱大钧作后台争夺此职,但王耀武、俞济时却力保张灵甫任师长,为此李天霞一直怀恨在心[4]:383。
1945年底至1946年初,八路军、新四军与国军争夺日军降地。1946年7月,整编第七十四师在南京誓师,之后被调至苏北前线。张灵甫由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挥,率整编第七十四师向苏北新四军进攻,连占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等城[4]:383。宝应等重镇和十几座县城[7]。倍受蒋介石嘉奖,获三等云麾勋章[31]:383。
1946年10月19日,张灵甫又率部进攻涟水,受到华东新四军迎头痛击[4]:383,伤亡6,000余人,其中整57旅170团仅余百人生还,新四军亦伤亡惨重,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阵亡。12月16日,张灵甫再攻涟水,新四军寡不敌众,蒙受重大损失[4]:383。
1947年3月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山东和陕北区域实施重点进攻;以24个整编师,45万人,开始向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山东区域大规模进攻。4月初,国民政府集中华东第一线13个整编师,34个旅,25万人,组成个机动兵团,由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沿临沂至泰安一线,齐头北进,企图一举摧毁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于沂蒙山区[32]:383。这时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共有10个纵队,东临大海,北靠黄河,西隔津浦铁路和运河[33]:383。国军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退至胶东狭窄地区[3]:2944。
整编第七十四师依命令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发现整编第七十四师上孟良崮这个计划是个错误的计划,于是向刘斐要求紧急更改作战计划,然而刘斐借口蒋介石已就寝故意阻挠更改计划[34][35][需要较佳来源]。
张灵甫率部突出,与友军相距30华里[36]:383-384。一路上,张灵甫受到解放军追击和侧面袭击,伤亡很大,当撤至孟良崮地区时,他看地形复杂,便想在此固守[37]:384。张灵甫接受副参谋长建议,立即命部队在四周层峦叠嶂之孟良崮安营固守[38]:384。
孟良崮在山东中部沂蒙山区,群山连绵,沟壑緃横[39]:384。张灵甫整编第七十四师所占领阵地,虽地势险要,但都是岩石山地,无法构筑工事,人员、马匹、辎重等密集在各山头和山谷里[40]:384。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以第一、四、六、八、九纵队分别对整编第七十四师发起猛烈攻击[3]:2944。
在华东野战军控制着水源,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围困,完全置于其炽盛火力下,退路和交通运输被切断[4]:384。时值初夏,天气炎热,官兵饥渴疲惫,士气低落[41]:384。外围国军增援部队在蒋介石严令逼迫下,一再想给整编第七十四师解围,但受到华东野战军强力阻击,寸步难行[42]:384。整编第八十三师李天霞不断发报电台假装已经在路上,而第五军邱清泉部受宋时轮第10纵队抵抗,迟迟未能攻入纵深;整编第二十五师黄百韬无法突破王必成6纵防线。李天霞虽与张近在咫尺,因素来有隙,只派出一个突击连作一下象征增援;黄百韬虽竭力支援,在解放军和地方武装强大阻击面前无能为力[4]:384。
5月15日拂晓前,华东野战军将整编第七十四师分割包围于孟良崮山区[3]:2944。是夜,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以强大炮火轰击孟良崮[43]:384。5月16日下午2时,全线崩溃,师、旅、团、营全部失去通讯联络[44]:384-385。张灵甫将指挥所副师长以下,团长以上军官姓名报告蒋介石[45]:385。这时解放军已经冲到洞口[46]:385。
去世
1947年5月16日,经过四天激战,整编第七十四师全部被歼,山洞里尸首狼藉,经被俘辎重团上校团长黄政、第一七二团上校团长雷励群及张灵甫侍从秘书张光第逐一辨认,才找到张灵甫尸首,用担架将他抬着随华东野战军转移[4]:385。整编第二十五师黄百韬见张灵甫遭到解放军围困3天3夜又无法及时围救,于是立即急电回南京跟蒋报告属实,蒋要求李天霞立即驰援,然而当李天霞整编第八十三师到达孟良崮时,战役早已结束,解放军早已撤走。
关于张灵甫的死因存在争议,一说张灵甫在最后自杀[47]:318-319[7][48][49][50][注 2],一说是被华东野战军击毙[51]:105[51]:107[52]:300[53]:398[54][55][56][57]。此外,亦有张灵甫被华野俘虏后击毙的说法[58]:387-402[59]:291[55][56][60][57]。
张灵甫在死前有遗书:
然而曾任国军第二绥靖区人事处长的吴鸢则撰文回忆称,遗书是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在与他以及第二绥靖区副参谋长罗幸理、第四兵站副总监郑雍若、秘书主任钟晓林等人商议之后令译电科科长李啸梓伪造的[10]:930-934[57]。两天后,根据时任华东野战军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的命令,张灵甫的遗体被裹以新白布、用4寸厚的楸木棺材厚葬于孟良崮以北15公里处的山东省沂水县野竹旺村(今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之山岗上,并筑起了大坟丘,立有一块标明张灵甫身份的木牌[56][62][63][57][64][65]。当时,新华社播发消息,希其家属到该处收尸[4]:385。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国防部保密局提交的战报指出七十四师存在“延迟攻击到达时间,以至企图暴露”,“弹药消耗过大,以至陷围后补给困难”,“未能积极与友军切取联络”,“全赖友军来援,不做积极突围”,“与各级司令部高级幕僚情感不甚协调,致被陷入重围,呼救危急时,他人尚认其不肯出力,未信真正危急也”等过失,但并未提到李天霞部对战败负有责任。这份报告得到了蒋介石的肯定。[66]
2004年,王玉龄与儿子张道宇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玫瑰园墓园[注 4]为张灵甫设立了一个衣冠冢[68]。王玉龄于2021年10月9日晚在上海家中去世[69]。
荣誉
对日抗战期间,蒋以其战功屡屡擢升,蒋誉其为“模范军人”,被国民政府朝野视为“常胜将军”。阵亡后入祀中华民国首都国民革命忠烈祠,被追晋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70][28]:391-392[71]:85-86。
1943年11月,指挥第五十八师阻止日军进攻,支援常德正面防御作战,获三等宝鼎勋章[2]。
第七十四军奉命卫戍南京首都,被称为“御林军”[4]:382。张任中将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也称为御林军统领,蒋介石心腹爱将。
王玉龄称,张灵甫在战死前为避免勋章被中共取走,亲自将所有勋章销毁。王玉龄2009年初写信给时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吴伯雄,希望能协助向政府补发其勋章。但中华民国国防部要求依规定必须付款才补发,经媒体披露后国防部受各方指责,随即召开记者会向遗族道歉,承诺专案补发并惩处相关失职人员[72][73][74]。
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的凤山溪东侧、中正国防干部预备学校北面的凯旋路,在高雄县凤山市时期曾被命名为“张灵甫路”;凤山陆军官校的第五栋宿舍,命名为灵甫楼(第六栋则以同时殉国的副师长蔡仁杰之名,命名为仁杰楼)[75]:11。
200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得到了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76][77][62]。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