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沃尔夫冈·伦敦(英语:Fritz Wolfgang London,1900年3月7日—1954年3月30日),犹太裔德国物理学家,杜克大学教授。 他对化学键理论和对分子间作用力(伦敦色散力)的基础性的贡献如今已经写入了物理化学的标准教材。他和兄弟海因茨·伦敦对理解超导体的电磁性质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伦敦方程。他曾五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
生平
伦敦出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现在的波兰弗罗茨瓦夫),是弗朗茨·伦敦(1863-1917)的儿子。在希特勒的纳粹党通过了1933年种族歧视法案后,伦敦因其犹太血统失去了在柏林大学的工作。他在英格兰和法国担任访问学者,并于1939年移民到了美国,1945年成为入籍公民。后来,伦敦在杜克大学担任教授。
1953年,他被授予洛伦兹奖章。
学术成就
伦敦与瓦尔特·海特勒 (Walter Heitler)[2] 早期在化学键方面的研究现在在任何物理化学教科书中都有涉及。 这篇论文是第一篇正确解释同核分子(例如 H2)中的键结的论文。 海森堡和薛定谔引入量子力学后不久,海特勒-伦敦研究的出现并非巧合,因为量子力学对于他们对共价键的解释至关重要。 另一个必要的因素是认识到电子是不可区分的,正如泡利原理所表达的。
伦敦的其他早期工作是在分子间作用力领域。 他创造了“色散效应”这一表述来描述两个稀有气体原子之间相距较远(例如约 1 纳米)的吸引力。 如今,这个吸引力通常被称为“伦敦力”。 1930 年,他(与艾森施茨 (R. Eisenschitz) 一起)[3] 对两个惰性气体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统一处理,这两个惰性气体原子在远距离处相互吸引,但在短距离处相互排斥。 艾森施茨和伦敦表明,这种排斥是在电子排列下强制电子波函数反对称的结果。 这种反对称性是泡利原理和电子是费米子这一事实所要求的。
对于原子和非极性分子,伦敦色散力是唯一的分子间力,也是它们在液态和固态中存在的原因。 对于极性分子,该力是范德华力的一部分,以及永久分子偶极矩之间的力。
伦敦是第一位提出这一基本观点(当时颇受争议)的理论物理学家,即超流体与玻色子的爱因斯坦凝聚有内在联系,这种现象现在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玻色认识到无质量光子的统计也可以应用于大质量粒子; 他没有对玻色子凝聚理论做出贡献。
伦敦也是当时新的量子力学背景下正确理解局域规范不变性(Weyl)原理的早期作者之一(包括薛定谔)。
伦敦预测了超导体中通量量子化的影响,并与他的兄弟海因茨一起假设超导体的电动力学是由一个巨大的场来描述的。 IE。 当磁通量从超导体中排出时,这种情况在有限长度上呈指数规律地发生,其指数现在称为伦敦穿透深度。
伦敦也发展了超导体旋转响应理论,指出超导体的旋转产生磁场伦敦矩。 这种效应用于中子星旋转动力学模型。
弗里茨·伦敦的纪念讲座和奖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