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祐(1314年正月二十二日—1320年)是元朝时元仁宗第二个年号,共计使用7年。延祐七年三月十一日元英宗即位沿用。[注 1] 事实速览 延祐在大蒙古国、元朝和元仁宗时期的位置。 ... 延祐 1314年二十二日-1320年 政权 元朝 君主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历时 7年 延祐在大蒙古国、元朝和元仁宗时期的位置。 关闭 改元 皇庆三年——正月二十二日,有诏改元延祐。[2][3] 延祐七年——正月,元仁宗去世。三月十一日,元英宗硕德八刺即位。十二月一日,有诏明年改元至治。[4][5] 西历纪年对照表 更多信息 延祐, 元年 ... 延祐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公元 1314年 1315年 1316年 1317年 1318年 1319年 1320年 干支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关闭 大事记 延祐二年,元朝举办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史称“延祐复科”[6]。 延祐三年,浙江和福建遭受倭商袭击[7]。 延祐四年,元仁宗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筑为武侯祠。 出生 逝世 延祐七年——元仁宗,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 注释 [注 1]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作元英宗二月即位,[1]据 《元史》记载,元英宗实际在三月十一日即位。 参考文献 [1]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95页。 [2]宋濂. 元史本紀第二十五仁宗二. 维基文库 (中文).“延祐元年春正月……丁未,诏改元延祐。’” [3]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十七仁宗下. 维基文库 (中文).“延祐元年春正月……丁未,诏曰:‘惟天惟祖宗眷佑有国,朕自即位于今四年。比者,阴阳失和,灾异屡见,岂朕修协之未至欤?抑官吏未选,而政令之或乖欤?思以回天心、召和气,侧身修行。实切朕衷。庸敕有司,务共乃职,爰布维新之令。诞敷济众之仁。可改皇庆三年为延祐元年。所有合行事理,条列于后:一,上都、大都差税,自延祐元年蠲免二年;一,曾经赈济灾户,免延元年差税;一,内外一切不急之役,截日停罢;一,普免百姓欠负钱粮;一,流民所至,有司勤加存恤,复免差役三年,原抛田产,尽行给复;一,除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仆杀主及强盗、伪造宝钞、官吏侵盗钱粮,不在原宥外,其余一切罪犯,并行释放,一,湖广、云南叛蛮如能侮过,即与免罪。於戏!以实应天,爰聿新于庶政,用孚有众,同保合于太和。咨尔多方。体予至意。’” [4]宋濂. 元史本紀第二十七英宗一. 维基文库 (中文).“〔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十二月乙巳朔,诏曰:‘朕祗遹贻谋,获承丕绪,念付托之惟重,顾继述之敢忘。爰以延祐七年十一月丙子,被服衮冕,恭谢于太庙。既大礼之告成,宜普天之均庆。属兹逾岁,用易纪元,于以导天地之至和,于以法春秋之谨始,可以明年为至治元年。减天下租赋二分,包银五分。免大都、上都、兴和三路差税三年。优复煮盐、炼铁等户二年。开燕南、山东河泊之禁,听民采取。命官家属流落边远者,有司资给遣之;其子女典鬻于人者,听还其家。监察御史、廉访司岁举可任守令者二人。七品以上官,有伟画长策可以济世安民者,实封上之。士有隐居行义,明治体,不求闻达者,有司具状以闻。’” [5]柯劭忞. 新元史本紀第十八英宗. 维基文库 (中文).“〔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于大明殿,……十二月乙巳朔,诏曰:‘……属兹逾岁,用易纪元,于以导天地之至和,法春秋之谨始,可以明年为至治元年。……’” [6]元史·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 [2016-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7]《元史·虎都铁木禄传》:延祐三年,大臣以浙东倭奴商舶贸易致乱,奏遣汉卿宣慰闽、浙,抚戢兵民,海陆为之静谧云。 深入阅读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邓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 2005年3月 [2021-11-05].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参看 中国年号索引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正和(1312年3月20日至1317年2月3日):日本—花园天皇之年号 文保(1317年二月三日至1319年四月二十八日):日本—花园天皇与后醍醐天皇之年号 元应(1319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21年二月二十三日):日本—后醍醐天皇之年号 兴隆(1293年—1314年):越南陈朝—陈英宗陈烇年号 大庆(1314年—1324年):越南陈朝—陈明宗陈奣年号 前一年号:皇庆 元朝年号 下一年号:至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