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罗尼迦前书

《新约圣经》的一部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帖撒罗尼迦前书》(希腊语ΠΡΟΣ ΘΕΣΣΑΛΟΝΙΚΕΙΣ Α΄)天主教译为《得撒洛尼前书》,是使徒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一封书信,为新约圣经的书卷之一,位于新约全书第13本的位置上。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52年年尾[1],可能是新约圣经中最古老的书卷,也可能是保罗书信中最早进入正典的作品。也是除了马太福音之外最早以希腊文写成的圣经书目之一。

《帖撒罗尼迦前书》主题:为着教会生活的圣洁生活──事奉活神,分别成圣,并等候主来。

成书

多数圣经学者认为使徒保罗哥林多写了这封信,与西拉提摩太共同具名。不过有一些早期抄本(包括亚历山大抄本、莫斯昆西斯一世抄本、安格利古斯抄本)指出,保罗是在提摩太马其顿带回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消息后,才在雅典写了这封信。[2][3]这封信大部分篇幅都是私人性质的,只有在最后两章处理教义问题。信中保罗主要目的是要鼓励和安慰那里的基督徒,保罗鼓励他们安静地作工,盼望基督的再来。

写作背景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使徒保罗第二次出外传道时建立的。

考虑一下帖撒罗尼迦会众在保罗写这封信之前的简短历史,便可看出保罗何以对当地的弟兄表现深挚的关怀。这群会众一开始便遭受猛烈的逼迫和反对。在使徒行传第17章中,路加报导保罗和西拉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一连三个安息日,保罗向犹太人传道,根据圣经与他们推理。证据表明保罗在那里逗留了不只三个星期,因为他曾在当地工作谋生,更重要的是,将一群会众建立和组织起来。[4]

使徒行传17章4-7节叙述使徒在帖撒罗尼迦传道所产生的影响。犹太人由于妒忌保罗在传扬基督教方面的成功,便纠集暴民行凶。他们闯进耶孙的家,把他和其他弟兄拉到地方官那里,喊叫说:“那搅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耶孙收留他们。这些人都违背凯撒的命令,说另有一个王耶稣。”耶孙和其他弟兄要被迫交出保状,然后才获得释放。为了当地弟兄、保罗和西拉的安全起见,弟兄们乘夜打发保罗和西拉到庇哩亚去。然而,帖撒罗尼迦的会众已建立起来了。

反对保罗的犹太人追踪而至,以致保罗不得不停止在庇哩亚的传教工作,转往希腊雅典去。虽然如此,保罗仍然渴望知道帖撒罗尼迦的弟兄们在患难下的景况。他曾两次打算返回帖撒罗尼迦,但每一次均被“撒但挡住”。[5]由于对这群新会众深感关注,并且意识到他们正经历艰难,保罗差遣提摩太返回帖撒罗尼迦,去劝慰当地的弟兄,使他们的信心更坚定。提摩太带回令人鼓舞的消息,说弟兄们在猛烈的逼迫下仍不屈不挠,谨守忠诚。这令保罗大喜过望。这时他们已成为马其顿和亚该亚各地所有信徒的榜样。[6]保罗因他们的忠信忍耐而感谢上帝,但他亦意识到,当他们继续进至成熟地步之际,他们需要进一步的指引和劝告。因此,保罗在哥林多与提摩太和西拉一起时写了第一封信给帖撒罗尼迦人。

考证

大多数新约圣经学者认为帖撒罗尼迦前书是真实的,虽然19世纪中叶一些学者曾质疑其真实性,当中最知名的是克莱门特·施拉德和鲍尔。[7]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其他公认的保罗书信,无论是在风格和内容都一致,同时也肯定帖撒罗尼加后书为保罗的作品。[8]

帖撒罗尼迦前书2:13-16常常被认为是“后保罗的添改”(post-Pauline interpolation)。有下列几个对于内容的质疑:(1)被认为与保罗其他书信的神学不相容:在别处保罗归耶稣的死是因为“这个世上的掌权者”(哥林多前书2:8),而不是因为犹太人,并且其他地方保罗也写到,犹太人没有被神遗弃“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马书11:26)。根据帖撒罗尼迦前书1:10,神的愤怒将会来到,而不是已经显现。[9] (2)第一次犹太战争以前,历史上的基督徒并没有广泛地受到巴勒斯坦犹太人的迫害。[10] (3)帖撒罗尼迦前书对于“效法”的概念,在2章14节的是特殊的。 (4)以不定过去式"eftasen"(神的愤怒“已临到”),指耶路撒冷的毁灭。[11] (5)帖撒罗尼迦前书2:13-16的语法被认为显著偏离周围上下文。[12]

帖撒罗尼迦前书5:1-11有时也被认为是另一个“后保罗的添改”,具有许多的路加的语言和神学特征,用来修正保罗在前段(帖前4:13-18)对于基督会在当时再来的期待。[13]

其他学者,像是施密塔尔斯[14]、艾克哈特[15]、德姆克[16]和蒙罗[17],发展了关于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编修和添改的复杂理论。

正典化

本书列在马吉安的经表内(主后130年),也在穆拉多利–福拉门正典之内(170年),西乃抄本(160年)和老拉丁译本中皆有(170年)。此外爱任纽(175年),特土良(190年),亚历山大的革利免也都在他们的书信中引用过。

许多最早期的圣经书目,包括穆拉托里残片在内,均指名提及这本书。帖撒罗尼迦前书曾被许多早期教会学者所引述或提及,伊里奈乌斯(公元第二世纪)更指名引述这本书。成于大约公元200年的彻斯·贝蒂蒲草纸抄本第2号(P46)含有帖撒罗尼迦前书,现存于比利时根特的第三世纪蒲草纸抄本(P30)也包含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残片。[18]

本书的大纲

  • 1至2章提到过去的事情:
    • 1章时说到帖撒罗尼迦教会如何接受了福音,接受福音之后对他们发生了什么状况;
    • 2章1-16节说到保罗等如何传福音,又给教会立了榜样;
    • 2章17节至3章13节说到福音的使者对接受福音者的关系。
  • 4至5章是劝勉:
    • 4章1-8节:勿淫乱;
    • 4章9-12节:当作工;
    • 4章13节至5章11节:安慰,死去的人必复活,活着的人也必被提
    • 5章12-22节:符合福音原则的一些勉励;
    • 5章23-28节:一些勉励。

主要内容

帖撒罗尼迦人是其他信徒的榜样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1至10节)保罗在致帖撒罗尼迦人的信里首先称赞他们的忠信工作,出于爱心的劳苦,以及因希望而有的忍耐。好消息得以传给他们并不单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并充足的信心。帖撒罗尼迦人效法保罗为他们所立的榜样,“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并且成为马其顿亚细亚和甚至更远地区所有信徒的榜样。他们完全舍弃偶像,“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19]

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人的仁爱关注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2章1节至3章13节)保罗和他的同伴在腓立比受辱之后鼓起勇气向帖撒罗尼迦人传道。他们这样行不是为了讨人的喜欢,不是要谄媚人,也不是要得人的荣耀;相反,正如保罗所说,“我们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上帝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20]他们不住的劝勉帖撒罗尼迦人,如同父亲对待子女一样,要他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他们进祂国、得祂荣耀的上帝。

保罗称赞他们敏于接受好消息,因这好消息的确是“上帝的话语”。他们并不是唯一受自己同胞所逼迫的人,因为犹太人中最早归信的人也曾在其他犹太人手中遭受类似的逼迫。保罗由于担心他们的景况,自己曾两次想探望他们,却受到撒但所阻挠。对保罗和他的同伴来说,帖撒罗尼迦的弟兄是他们所夸的冠冕,他们的“荣耀和喜乐”。[21]最后保罗不能再忍受全无他们的音讯,于是差遣提摩太到帖撒罗尼迦去,以便强化他们的信心和安慰他们。现在,提摩太刚刚带着好消息回来,说他们灵性兴旺、爱心洋溢;保罗为此大感安慰和喜乐。保罗感谢上帝,祷告求上帝赐予他们更大的增长,使他们彼此切实相爱,以求在主耶稣来的时候可以在父上帝面前“无可责备”。[22]

过圣洁的生活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至12节)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人行事要讨上帝喜悦,并鼓励他们要更加努力。要“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不放纵私欲的邪情。”在这件事上,任何人都不应侵犯弟兄的权益,因为上帝召他们,“本不是要他们沾染污秽,乃是要他们成为圣洁。所以那弃绝的,不是弃绝人,乃是弃绝⋯⋯上帝。”[23]保罗称赞帖撒罗尼迦人彼此表现爱心,并劝勉他们在这方面再接再厉。要立志过安静的生活,办自己的事,亲手作工,并“向外人行事端正”。[24]

复活的盼望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至18节)关于在主里睡了的人,弟兄们不必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忧伤。他们若相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们与耶稣一同带来。当主降临时,祂会从天而降,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此后,存留的人会“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永远与主同在。[25]

主的日子临近之际,要保持警醒

(覆盖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至28节)主的日子会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因此,帖撒罗尼迦人要保持警惕,行事像“光明之子”和“白昼之子”,头脑清醒,“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26]现在便是他们要彼此劝慰,互相造就的时候。所有人都当敬重那些在他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他们、劝戒他们的。在另一方面,不守规矩的则要警戒,软弱的要勉励,也当向所有人表现恒忍;并要常常要追求良善。”[27]

最后,保罗提出末了的劝勉: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做。[28]接着他祷告祈求赐平安的上帝使他们全然成圣,他们的灵、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在信的结尾,他亲切地提出鼓励,并且嘱咐他们要把这信念给众弟兄听。

基督新教观点

信徒的友爱

保罗在这封信里向弟兄们表现出仁爱关注的精神。他和他的同工在温厚的感情方面立下崇高的榜样,不但把上帝的好消息传给帖撒罗尼迦人,甚至连性命也愿意给他们。所有监督都应当努力与会众养成如此亲密的友爱关系!这样的爱心表现可以激励大家彼此相爱,正如保罗所说一般章“又愿主叫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在上帝的所有子民当中,这种甘心乐意地表现出来的爱具有极大的造就作用。这可以强化人的心,当“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得以在我们父上帝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这也使基督徒与这个不道德的腐败世界保持分离,这样他们便能够行事圣洁而取悦上帝。[29]

劝告的技巧

关于在基督徒会众中向人提出机巧、仁慈的劝告,这封信立下一个优良的模范。即使帖撒罗尼迦的弟兄十分热心忠信,他们仍有需要纠正之处。然而在每个事例上,保罗均称赞弟兄们的优点。例如他警告他们务要避免道德上的污秽时,首先称赞他们努力行事取悦上帝,然后敦促他们要更加完全的去做,各人用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他称赞他们怀有爱弟兄的心之后,接着劝勉他们要在这方面“更加勉励”,安分守己,在外人面前过端正的生活。保罗机巧地吩咐弟兄们,“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众人,常要追求良善”。[30]

关于主耶稣的再来

保罗在四个场合提及耶稣基督的“再来”。帖撒罗尼迦新近归信的基督徒显然对这个教训非常感兴趣。帖撒罗尼迦的弟兄们将盼望集中于主耶稣再来之上,对上帝满怀信心,等候“祂儿子从天降临,就是祂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好拯救他们脱离将临的忿怒。同样,今日一切盼望主耶稣再来的人必须留意帖撒罗尼迦前书的良好劝告,要充满爱心,保持坚定,无可指责,从而能够“行事对得起那召他们进入祂国、得祂荣耀的上帝”。[3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