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已廢除的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政总署(前称市政事务署;英语:Urban Services Department,缩写:USD),是香港市政局的执行部门,同时于1960年至1985年3月31日间也以市政事务署新界市政署向新界提供服务,直至区域市政总署成立为止。市政总署署长同时担当市政局首席执行官。市政总署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由文艺、康乐、体育,以至环境卫生、社会福利等。1999年12月31日市政总署与区域市政总署一同解散,其职责现在由多个不同的部门承继,如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接管了文化、康乐及体育等,食物环境卫生署则负责公众卫生、洁净服务等事宜。
成立时名为洁净署(Sanitary Department),向洁净局(市政局前身)负责。1936年由洁净署改名为市政事务署。
1973年前市政事务署负责政府廉租屋邨的管理及兴建。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后,市政事务署辖下屋宇建设处与徙置事务处合并成为房屋署[1]。
市政总署于1985年4月1日成立,接管原市政事务署、康乐文化署和康乐体育事务处于港岛及九龙区的工作,隶属文康市政科[2],而市政事务署新界市政署则由区域市政总署接手。
1999年12月2日董建华废除两个民选香港市政局、区域市政局[3],当时香港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有自主财政实权及土地使用权[4][5][6],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以推行“市政服务改革”为理由,宣布解散市政局,并与负责新界地区市政服务的同类机构区域市政局同步解散,两局原负责的食物环境卫生及康乐文化决策分别由新成立的环境食物局及原有的民政事务局接管;两个执行服务部门经统合后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食物环境卫生署取代,由特区政府委任的民政事务专员任各区民政事务处的主管,及香港特区政府的代表;直接监督地方行政计划在区内的运作;负责落实及统筹地区计划的实施。[7]
由于市政局议员大部分是民选产生,而新成立的局署并未有任何民间代表参与及监察,董建华将两个市政局强行解散的决定,被泛民主派视为香港民主的大倒退,当中三位民建联立法会议员临阵忽然转軚构成杀局之局面。
解散两个市政局的原因很多,包括市政局权力过大,是一个拥有独立财政、土地使用权和政府部门市政总署执行其决策的独立王国。长期以来,其他政府部门、主要官员都对两个市局产生不满;当时民主党在市政局拥有较多议席,威胁香港政府的管治。大部分民主党的第二梯队(少壮派)都是两个市政局的成员。特区政府为了打击民主党,故取缔两个市政局。不少民主党派第二梯队青黄不接,如民主党十多名市政局议员被认为是党内第二梯队。于废除市政局后因议席问题,民主党曾出现党内分裂危机,民建联的第二梯队成员也发展受阻。解散两个市政局扼杀政党发展,妨碍了政党的培育土壤,而政府并无把市政局权力转予区议会。
2015年11月,香港大学校董、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曾任市政局议员的锺树根在区议会选举败选后接受传媒访问时,承认“杀局”是当年董建华打击民主党的手段,并透露当年建制派最后支持的原因:“当时形势上我们一定要支持杀局,因为连民主党也一并杀了,他们在局内人多,我们想他们死,所以要杀局,连自己都赔上了,自己前途都堵塞了。”[8]
市政总署下层分为以下部门(1998年9月1日):
市政总署署长(首长级甲级政务官(D6))
环境卫生科 【副署长(环境卫生)】(首长级乙级政务官(D3))
康乐事务科 【副署长(康乐事务)】(首长级乙级政务官(D3))
文娱科 【副署长(文化)】(高级助理市政署长(D3))
行政科 【副署长(行政)】(首长级乙级政务官(D3))
部门职系管理组 支援环境卫生科、康乐事务科及文娱科人员管制)
虽然大部分和香港市政或文化有关的资料都由市政局出版,但市政总署也出版了不少小册子,例如讲述香港园艺的小册子《植物的繁殖和护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