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懋第(1601年—1645年),仲及萝石,乾隆时追忠贞山东莱阳县(今莱阳市)人。官至兵部右侍郎。弘光朝任使者,赴北京清朝谈和,被扣押,不肯投降,被斩首。《甲申传信录》卷十以“使臣碧血”结尾,卷末载左懋第绝笔诗。后人称“明末文天祥”。

事实速览 左懋第 签名:, 籍贯 ...
左懋第
签名:
  • Thumb
Thumb
明末画家崔子忠作左懋第像
大明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籍贯山东登州府莱阳县
族裔汉族
谥号忠贞(乾隆时追谥)
出生万历二十八年(1601年)
大明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登州府莱阳县
逝世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
大清直隶省顺天府菜市口法场
出身
  • 崇祯三年庚午科山东乡试举人
  • 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出身
关闭

生平

崇祯三年(1630年),左懋第中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次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1]。任陕西韩城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升户科给事中,上书提出时局有四弊:民穷、兵弱、臣工推诿、国计虚耗。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崇祯十六年(1643年)秋,出巡长江防务。[2]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其母陈氏绝食而死。

不久,清兵入关,堂弟左懋泰投降。弘光帝在南京即位,左懋第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又以陈洪范马绍愉为副使,前往北京,通好议和。十月初,揩二副使及随从百余人至北京张家湾,住进鸿胪寺。懋第在鸿胪寺陈设太牢,率随员北面哭祭三日。十月二十七日多尔衮释放左懋第南归。左等走出永定门冯诠(另有一说陈洪范)劝多尔衮不要“放虎归山”,十一月十四日多尔衮遣百骑在沧州追回,被扣留在北京太医院,墙上遍布荆棘,自言:“生为明臣,死为明鬼,我志也。”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十五日,清廷颁布剃发令,随员艾大选遵旨薙发,懋第将其乱棍打死,清廷前来责问,懋第曰:“吾自行我法,杀我人,与若何预?”清廷设“太平宴”宴请,懋第拒食。又遣洪承畴前来说降,左懋第说:“此鬼也。洪督师在松山死节,先帝赐祭九坛,今日安得更生?”洪承畴惭愧而退。李建泰又来劝降,左懋第怒斥说:“老奴尚在?先帝宠饯,勒兵剿贼,既不殉国,又失身焉,何面目见我?”[3]左懋第又责问劝降的堂兄弟左懋泰:“此非吾弟也。”随之将其叱离[4]多尔衮大怒,亲自提审懋第,懋第直立不跪。当问道:“你为何不肯剃头?”左懋第回答:“头可断,发不可断!”金之俊劝他:“先生何不知兴废!”左懋第针锋相对答道:“汝何不知羞耻!”多尔衮知其不降,闰六月十九日,命左右推出宣武门外菜市口处死[5]

临刑时,左懋第南向再拜说:“臣等事大明之心尽矣。”,有绝命诗:“漠漠黄沙少雁过,片云南下竟如何?丹忱碧血消难尽,荡作寒烟总不磨。”[6]随员陈用极王一斌张良佐王廷佐刘统等人皆不屈而死。[7]

favicon
7 sources

身后

左懋第幕客咸默将左懋第归葬莱阳,将陈用极归葬昆山,王一斌等人则浅葬于金陵郊外。咸默本为秀才,后改为堪舆师浪迹天涯,曾作《哭莱阳诗》以吊左懋第,其诗意凄凉,人不忍读,咸默事迹记于《清史稿·列传·孝义三》。

家族

曾祖左文昇生左奎、左英、左彦。祖父左奎生之龙、之藩、之祯。左之龙(1550-1623),字用化,号云楼,万历七年己卯(1579)举人,历任河北房山、良乡知县,陕西西华知县,延安府同知,滦州知州,署北平太守,南京刑部广东司员外郎、河南司郎中。诰授奉政大夫、敕封光禄大夫。继配陈氏,宁海指挥佥事陈治安长女,敕封夫人,生左懋第。

注释

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