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人[注 1],又称“京族”“凤头苗”,据传是明朝江南汉兵平定西南后屯田戍边形成的后裔,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屯堡是指处于贵阳安顺距离一百余公里的大片平地内包括的三百多个屯堡村寨。这些村寨多以带有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关、哨、卡、 卫、所等命名 ,其中又以屯、堡命名者为多。”[1],2001年时有30多万屯堡人。[2].

事实速览 屯堡人, 分布地区 ...
屯堡人
Thumb
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于1902年所摄的屯堡妇女
分布地区
贵州安顺等地
语言
西南官话屯堡话
宗教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佛教道教。相对少数的其他宗教人口。
相关族群
汉族江淮民系仡佬族苗族
关闭

1980年代,屯堡人曾和贵州很多地区的穿青人[注 2]一起申请成为少数民族,后来被鉴定为早期汉族移民。屯堡人延续着明代江南人的遗风,固守着江南汉族文化。屯堡人与少数民族不通婚,与外界交流也不多,在语言、服饰、饮食、信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等方面与周围本土村寨不同。屯堡人自我认同为“南京人”、“京族” ,他们珍视自己的传统与文化。“应天府乃我故乡,有我族人,有我良田美宅”,因而传统风俗得到很好地保存。

屯堡人保存较完整的明朝遗风,是典型的“文化孤岛”,成为古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favicon
2 sources

历史

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傅友德为征西大将军,率领30万大军自南京抵达今贵州安顺地区,成为大规模进入贵州腹地的第一批汉人。这些汉兵主要来自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屯兵以后,多以“南京人”自称。因来自京师,又称“京族”。

从京师出发前,宰相刘伯温赠诗:“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风俗

favicon
1 sources

地戏

地戏是屯堡人的一种戏曲,又称“跳神”。地戏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

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而是在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节令,一是稻谷扬花时节,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为了祈求一年的辛劳能获得好收成,也为了缅怀祭祀祖先,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开箱跳“米花神”,时间约3-7天;另一个是春节,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在新春到来之际,地戏班会“鸣锣击鼓,以唱神歌”,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跳半个月乃至一个月。

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有两堂乃至三堂戏,有的村寨还会互请地戏队去演出。一堂戏的演员有20余人,由“戏头(神头)”负责整部书的排演和指导。

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地戏演员从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的厮打格杀中,借鉴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有的村寨还使用铁质的真刀真枪搏杀。对打中,还吸收了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而伴唱者手执彩帕纸扇,边伴唱边手舞足蹈。[3]

favicon
1 sources

语言

屯堡话虽然划入西南官话,但与周边的西南官话仍存在一定差异。

服饰

现存屯堡人的服饰和现代的苏州东南甪直水乡地带的汉族服饰较相似,传统上身穿两截杉,头梳圆髻 [4]。屯堡妇女在百余年前原本是穿着交领右衽服装,后来受周边汉族的立领大襟服饰影响,演变成了今日一般人眼中的屯堡汉族传统服饰。

favicon
1 source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