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理星(24 Themis,发音为/ˈθiːmɪs/希腊语Θέμις)是被发现的第24颗小行星,在主带小行星中是较大的一颗,它也是司理星族成员中最大的。它于1853年4月5日被 安尼巴莱·德·加斯帕里斯发现,司理星的直径为198千米,质量 为5.75×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022.524天。之后被命名为泰美斯,这是希腊神话自然法则中拟人化的神,以维持神间的秩序。

事实速览 发现, 发现者 ...
司理星
发现
发现者安尼巴莱·德·加斯帕里斯
发现日期1853年4月5日
编号
命名依据泰美斯
其它名称24 Themis、1947 BA、1955 OH
小行星分类主带司理星族
形容词Themidian
轨道参数[1]
历元 2010年7月23日(JD 2455400.5)
远日点529.4 Gm
(3.539 AU)
近日点406.8 Gm
(2.719 AU)
半长轴468.1 Gm
(3.129 AU)
离心率0.1310
轨道周期2021 (5.54 儒略年)
平均轨道速度16.76 km/s
平近点角146.6°
轨道倾角0.7595°
升交点黄经35.99°
近日点参数107.7°
物理特征
大小198 km[1][2]
质量1.13±0.43×1019 kg [2]
2.3×1019 kg[3][4]
平均密度2.78±1.35 g/cm³ [2]
表面重力0.15+0.08
−0.07
m/s² [2]
87+15
−20
m/s [2]
自转周期0.34892 d (8 h 23 min)[1]
反照率0.067[1]
温度~159 K
光谱类型C-型小行星 [5] (B-V=0.68)
绝对星等(H)7.08[1]
关闭

在2009年10月7日,使用NASA的红外线望远镜证实这颗小行星的表面有水冰存在,它的表面完全被冰覆盖住。当这些冰升华之后,表面下的冰可能就会补充上来。在表面上还检测到有机化合物,包括多环芳香烃、 CH2和CH3[6][7]

对司理星的水采用了另一种与太阳风月球表面形成水相似的机制来解释。太阳风中高能量的质不断的撞击小行星表面含有的矿物,会产生可以察觉出来的水,表面的羟基群(O-H)在质子(H+)和原子的撞击下在表面形成的氧化物(S=O)可以进一步的转化成为水分子(H2O)吸附在氧化物的表面上。重新整理在氧化物表面假设的化学程序,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2 S-OH → S=O + S + H2O


2 S-OH → S–O–S + H2O


此处S代表氧化物的表面[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6 sources

相关条目

其它天体的储水状况: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