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寺僧侶的調查,淨土宗系(含淨土真宗)宗派占大多數,約佔47%;日蓮宗系(含創價學會)的宗派約占21%;禪宗系的宗派約16%;密教系(含台密與東密)約12%,其餘4%。 以下是日本佛教異於其他佛教之處。「寺請制度」、「本末制度」、「觸頭制度」雖已廢除,但是仍然影響現今的日本佛教。 寺請制度
福濟寺寺或泉州寺。 寺廟建築物的本堂(即大雄寶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但在長崎市原子彈爆炸後全部烧毁。 1613年(庆长18年)。江户幕府颁布了禁止基督教的禁教令(日语:禁教令),并推行了寺请制度(日语:寺請制度),要求所有人必须是佛寺的檀家(日语:檀家制度
格鲁派教義方面,格魯派教法的領導人是甘丹寺的方丈,甘丹赤巴。 格魯派的三大寺指位於拉萨的三個格魯派寺廟,分別是: 甘丹寺(黄教母寺) 哲蚌寺 色拉寺 格魯派的四大寺表示拉薩的三大寺與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 再加上 塔尔寺,位于今青海西宁市附近 拉卜楞寺,位于今甘肃夏河县 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六大寺中都有顯教的佛學院。
熊泽蕃山中江藤树。学成后,熊泽又于1645年重新通过京极推荐回到冈山藩,并被池田光政任命为側役、享有知行300石。 熊泽蕃山对佛教持排斥立场并批判寺請制度(日语:寺請制度)、支持儒家神道并提倡通过神社代替佛教寺院掌控百姓、从而消除基督教的影响。1650年,他成为享有知行3000石的上士,并升职为鉄砲組番頭,
朝鲜王朝身份制度贱民有巫、屠夫、佛教徒、妓生、娼妓、男寺黨、鍮器匠、盘索里藝人、賤妾所生子女等,另外犯罪之人及他們的後代也會成為贱民,奴婢分公贱私贱但一律世袭身分,母親為賤民者不論父親身份皆繼承母親的賤民身份。再婚女性的子女是庶孽不得參加科举。 朝鲜王朝中后期身分制度放松,萬曆朝鮮戰爭后因全国飢荒,贱民可纳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