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第二水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宝山第二水库,简称宝二水库,位于台湾新竹县宝山乡山湖村境内之离槽水库,属中港溪水系峨眉溪支流石井溪上游,水源引用自头前溪支流上坪溪(上坪拦河堰)之余水调节运用,有效蓄水量为3,218万吨。宝山第二水库与宝山水库联合运用,可增加新竹地区水资源之调蓄及供给能力。
宝山第二水库 | |
---|---|
![]() 宝山第二水库取水口与大坝 | |
国家 | ![]() |
位置 | 新竹县宝山乡 |
坐标 | 24.7203°N 121.0437°E |
现状 | 运作中 |
始建 | 1997年 |
启用 | 2006年 |
耗资 | 新台币105 亿元 |
所有者 | 经济部水利署 |
运营方 | 经济部水利署北区水资源局 |
水坝和溢洪道 | |
水坝类型 | 中央不透水心层分区滚压式土坝 |
横跨 | 中港溪水系峨眉溪支流石井溪上游 |
高度 | 61米(200英尺) |
长度 | 345米(1,132英尺) |
坝顶海拔 | 154米(505英尺) |
坝顶宽度 | 10米(33英尺) |
坝体积 | 221万立方米 |
溢洪道 | 自由溢流堰接齿墩陡槽钢筋混凝土结构 溢流堰为半圆型式 堰顶标高150米,溢流堰长56米 |
溢洪道类型 | 无闸门控制自由溢流堰接齿墩陡槽 Semicircular overflow spillway with stepped chute |
溢洪量 | 205.69秒立方米 |
水库 | |
形成 | 宝山第二水库 |
总容量 | 32,180,000 m3(1.136×109 cu ft) |
有效容量 | 31,470,000 m3(1.111×109 cu ft) (2022年)[1] |
集水面积 | 288公顷 |
表面积 | 1.53平方公里 |
正常水位 | 150.00米(492英尺) |
沿革
有鉴于新竹地区工商业快速发展,公共及工业用水量与日俱增,经济部水利署为增进新竹地区水源调度与供应能力,与台湾自来水公司及新竹县政府共同兴建宝山第二水库。宝山第二水库于1987年开始规划,并于1997年4月开始实施,至2006年6月正式完工。
计划效益
- 水库完成后,每日可增加供水量28.2万吨,年增加供水量为10,200万吨。
- 配合政府推动振兴经济产业方案之政策,供应新竹科学园区3期扩建完成后所需之用水。
- 提高本地区水资源之调蓄能力与空间,以利资源永续利用与发展,减低地下水超限利用,配合区域均衡发展,提供新竹生活圈公共给水之水源,达成区域发展目标。
- 水库完成后尚可与隆恩堰及宝山水库联合运用,可提高本系统之供水量。
- 宝山第二水库与宝山水库联合运用,可个别取水或联通存蓄而同时送水至宝山净水厂处理,每日可增加供水量28.20万吨,每年可增加供水量1.02亿吨,可增加新竹地区水资源之调蓄能力与空间及水资源永续利用与发展,减低地下水超限利用,配合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稳定新竹生活圈公共给水之水源,达成区域发展之目标。
基本资料
- 大坝:中央不透水心层分区滚压式土坝
- 坝高:61米
- 坝顶长:345米
- 坝顶宽度:10米
- 坝顶标高:154米
- 蓄水量:3134万立方米
- 溢洪道:
- 形式:自由溢流堰接齿墩陡槽钢筋混凝土结构
- 设计流量:205.69秒立方米
- 设计洪水位:标高151.73米
- 溢流堰顶:150米
- 溢流堰:半圆型式
- 堰顶标高:150米
- 溢流堰长:56.7米。
蓄水范围
蓄水范围:指宝二水库水位标高150米以下与其回水所及蓄水域及相关重要设施(大坝、溢洪道、取水工、出水工及上坪堰等)之土地与水面,其范围涵盖新竹县北埔乡、宝山乡、竹东镇及横山乡,面积约157.28公顷[2]。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