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一处古代堤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它山堰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分类 |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
时代 | 唐代 |
编号 | 3-0055-3-003 |
认定时间 | 1988年1月13日 |
它山堰(汉语拼音:Tuōshān Yàn)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古代堤堰,位于海曙区[注 1]鄞江镇它山堰村,兴建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是浙江省灌溉面积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1]。它山堰位于奉化江最大的支流鄞江,使用条石叠砌而成,解决了鄞西大片土地的灌溉和明州(宁波)州城的生活用水问题,经历代修缮,至今仍发挥作用[2]。1988年,它山堰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被国际灌排委员会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
3 sources
修建
根据南宋淳祐年间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它山堰于唐大和七年[注 2]由鄮县县令王元𬀩主持兴建[2]。王元𬀩祖籍山东琅琊,历任翰林院书记、翰林院编修、朝仪郎,后因争议贬为金华府同知、鄮县县令。就任县令时,刺史于季友已修建一座仲夏堰,但由于选址原因,仲夏堰蓄水不足,且难以解决咸潮倒灌的问题。为此,王元𬀩在仲夏堰上游选择了“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作为修建新堰的地点,因而堰以山为名。它山堰建成后,王元𬀩并未因此得到重用,反而屡受参劾,于鄮县令任上辞官归隐[4]。
有记载称,它山堰修建时,先疏浚原有的北山古港,再将溪流截断,排水后筑堰,更具体的修建过程则不可考[5]:325。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它山堰南岸背山面的马鞍岗发现一条通往石宕的道路,且它山堰石材与该石宕的石材相同,因而推断它山堰的石料来自于此[6]。
3 sources
结构特点
4 sources
它山堰位于樟溪进入平原地区的山口,南有绛山,北有它山。堰体所在河床较为平坦,基岩上方沉积为2至3米厚的砂卵石,在此之上为青灰色或灰褐色的黏土层。堰体长113.7米,顶级面宽3.2米,第二级面宽4.8米[7],平面略成弧形,向上游鼓出,使得汛期水流向河床中心集中,减小对两岸的冲刷[8]。
堰体分为两平台,其中堰顶高程3.05米,可能为为宋代进行加固时修筑的部分,而第二级高程2.4米,据估计应为唐代修筑。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曾载,它山堰“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形如屋宇”。残留的材料中曾经发现朽木和碎石,据此推测,宋代加固施工时,曾在河床中打入木桩以作为地基,周围加筑黏土碎石层,后碎石被水冲淘,因而留下的木桩留下空隙,古人因而想象堰体形如屋宇。在1991年维修过程中,曾对堰体进行钻探,发现石板下存在铁锈,这与《宝庆四明志》中记载它山堰“冶铁而灌之”相符[2]。
1995年4月,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使用地震仪对它山堰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它山堰堰体最大厚度为4米,中间厚两边薄,一般厚度为2.3至2.8米,大部修筑在河床沉积上,而南端直接修筑在较高的基岩上,厚度为1.8至2.0米。这种中间厚两边薄的设计增强了堰体中部的刚度,以应对河床中央较大的沉陷量。堰底倾向上游约5度,对堰体的抗滑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堰体上游设有4至6层碶石,下设人工填筑的黏土碎石层,与河流沉积物有明显差异[9]。黏土的引入可以增强堰体的防水性能,而碎石则可以增强土的抗剪强度[8]。
3 sources
它山堰堰体为渠首,将樟溪河道分为南侧的鄞江和北侧的塘河,南侧入奉化江,北侧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10]。它山堰建成后,为了提高泄洪效率,王元𬀩又在下游建设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矸闸,用于调节内外河水位。此后自宋至清,以分洪、阻沙、引水等目的,增建风棚碶、回沙闸、洪水湾塘、官塘等设施,至清末形成九碶、五堰、十三塘的完整水利体系,不少工程存留至今,经过整治仍在使用[5]:326-327。
1 sources
效用
它山堰建成前,鄞江各支流均与奉化江相通。奉化江为感潮河流,咸潮会通过奉化江进入鄞江,最远可到达鄞江镇上游3公里的平水潭,而鄞江上游的淡水直接入海,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它山堰建成后,鄞江被一分为二,淡水蓄入塘河,灌溉七乡农田24万亩,而鄞江的咸潮则被阻断。当上游发生洪水时,它山堰可进行溢流,同时与下游洪水湾等水利工程相结合,达到分洪的目的。根据计算,按当代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它山堰结合洪水湾可分洪70%左右,印证了南宋时即有的“涝则七分水入于江,三分入溪;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的说法。在广德湖废湖后,它山堰即成为鄞西平原最重要的供水工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樟溪上先后建成皎口水库和周公宅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它山堰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仍在承担灌溉和排涝功能[2][5]:327-330。
它山堰所处的鄞西平原由姚江、奉化江和西部的四明山脉合围而成。在公元前3000年前海退时,平原逐步由浅海变为陆地,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地盐碱,卤潮出没,雨季洪水泛滥,而旱季则缺乏淡水。樟溪在鄞江镇进入平原地区,鄞江镇(时称光溪)也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但是,唐代初年,明州因为人口激增,光溪土地卑狭,州城迫切需要新的选址。唐长庆元年(821年),州城迁址三江口,但对于如何解决城中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仍无良策。它山堰建成后,分鄞江入南塘河,进入州城甬水门,形成日湖和月湖,解决了城市用水的问题,也成为宁波日后城市发展的基础[2]。
纪念
它山堰建成后,民众感念王元𬀩的功德。据《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唐代时,王元𬀩已有生祠,后被追封为善政侯,生祠于北宋咸平四年扩建为庙。南宋乾道四年,朝廷继续追封王元𬀩为善政侯,并赐遗德庙庙额[2]。现存它山遗德庙位于堰旁它山之巅,建于1948年,设有平台、明堂、大殿和后殿,今辟为水利陈列馆[11]。庙东有一歇山顶碑亭名为“片石留香”亭,有嘉庆十一年立“加封孚惠遗德庙善政灵德侯王公碑记”一通[12]。
它山堰是鄞江民间传说的组成部分。相传,它山堰开工之日,即农历十月初十为王元𬀩生辰,而落成之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为其夫人生辰。它山堰奠基时,有10位工匠为保护河中的木桩而献身,为后世纪念[10]。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及十月初十,鄞江镇都会举办庙会以纪念它山堰的建成。其中,十月初十为传说中的奠基日,三月初三为竣工日,六月初六则为“淘沙会”,后又称“稻花会”[13]:820。
3 sources
维修和保护
它山堰建成后,历代均有修浚。宋代,它山堰曾由多任地方官员进行加固加高,同时通过设立专用的土地收取租税,用于河道的疏浚,明清时也曾多次重修[5]:325-326。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年久失修,它山堰泥沙淤积,部分堰体条石和町步石被冲毁,同时堰体漏水,而它山庙也已十分破败。1986年,当时的鄞县人民政府对河道进行了疏浚。1993年5月,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开始进行它山堰整治保护和它山庙维修工程。1994年4月完成它山庙维修,1995年11月完成堰体修复,期间通过数字地震仪进行勘探,纠正了自宋代以来对它山堰结构不正确的描述[14]。
1982年6月,它山堰成为鄞县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得以确定,同时,违章搭建和开山炸石、挖沙等威胁堰体安全的行为得到禁止。1988年12月,它山堰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015年10月,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它山堰被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3]。
2 sources
图片
-
堤堰略向上游突出
-
上游一侧
-
下游一侧
-
用于灌入铁水的孔洞
-
上游碶石
-
下游两级堰体和露出的护坦
-
“片石留香”亭
-
它山遗德庙大殿
-
它山遗德庙后殿供奉
-
鄞江庙会用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