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王星行动(俄语:Операция «Уран»',罗马化:Operatsiya Uran)为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战略性军事行动代号,目标为包围德国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王国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及部分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这个行动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部分,作战目的是消灭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及周边地区的德军。天王星行动的策划早在1942年9月便开始,最终发展成包围、消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及在高加索地区的其他德军。由于德军没有准备好在冬季作战,加之位于苏联南方的部队过分分散,其侧翼又由较为贫弱的罗马尼亚、匈牙利及意大利军队防守,因此苏联红军占尽了优势。苏军的攻势自罗马尼亚军队正面防线展开,这些德国盟友战斗素质不如德军,同时还缺乏对抗苏联装甲部队的重型武器。
天王星行动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的一部分 | |||||||
天王星行动两军位置与行动 | |||||||
| |||||||
参战方 | |||||||
苏联 |
纳粹德国 罗马尼亚王国 意大利王国 匈牙利王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格奥尔吉·朱可夫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 |
阿道夫·希特勒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 赫尔曼·霍特 | ||||||
兵力 | |||||||
1,143,500人[1] 894辆坦克[1] 13,451门火炮[1] 1,500架飞机[2] |
德国: 250,000人 火炮数量不详 732架飞机(402架飞机可供使用) 罗马尼亚王国: 143,296人 827门火炮 134辆坦克 飞机数量不详[3] 意大利王国:: 220,000人[3] 匈牙利王国 200,000人 |
德军为攻占高加索油田地带及斯大林格勒而实施的夏季攻势,造成了一条超过轴心国部队预期防御范围的漫长战线。在德军将数个机械化师从苏联调往西欧后这一情况更为恶化。加上该战区经过数个月的激战后,德国部队,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城内作战的部队消耗甚钜。德军只有将兵力约一个装甲师的第48装甲军以及第29装甲掷弹兵师作为预备队,用以支援掩护第6集团军侧翼的罗马尼亚部队。与之相比,红军在准备进攻上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及周围部署了超过100万名士兵。然而苏联调动军队的动作并非没有遭遇到困难:为避免暴露被德军发现,苏军的秘密部署使得部分部队因为后勤问题而未能按照计划抵达,因此天王星行动的开始日期从11月8日延迟至11月17日,之后再进一步推迟至11月19日。
11月19日早上7时20分(莫斯科时间)苏联红军对位于斯大林格勒城区的轴心国军队北翼展开攻击;南翼部队亦于11月20日开始进攻,虽然罗马尼亚军部队能击退苏军首轮攻击,但在11月20日晚时,苏军绕过数个实力较强的德军步兵师直接进攻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及第4集团军,这些轴心国军队不久之后就全面溃退。德军机动预备队没有足够力量用以击退苏军的机械化矛头,同时第6集团军指挥部亦未能及时调动斯大林格勒城中的装甲部队,将它们重新部署以击退这些威胁。11月22日晚上苏军两翼的部队于卡拉奇会师,成功包围了顿河以东的290,000名轴心国部队。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命令轴心国军队继续死守斯大林格勒城中的阵地并以空运维持补给,与此同时苏军及德军指挥官们也开始各自策划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1942年5月初德国国防军向南方集团军群正面的苏军发动攻势,代号为“蓝色案”[4]。在7月13日突破苏联红军之防线后,德军包围及攻占罗斯托夫[5]。罗斯托夫陷落后,希特勒将在苏联南部作战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分为两部分以分别攻占斯大林格勒及高加索地区[6];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交由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第6集团军负责,它立即向伏尔加河推进,并在前进时得到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强大的空中支援[7]。8月7日两个德国装甲集团军迂回并包围一支拥有50,000名士兵及大约1,000辆坦克的苏军。8月23日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开始渡过顿河以完成向伏尔加河的推进,此时第6集团军离斯大林格勒还60公里,在第4航空队的从8月23日-8月26日的持续对斯大林格勒的轰炸中造成955人死亡、1181人受伤及斯大林格勒市区建筑大片成为废墟瓦砾[8],之后在9月13日随着第6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攻入该城城市展开全面战斗,斯大林格勒战役由此展开[9]。
到11月中旬第6集团军已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城的90%的地区,并将防守红军压迫在伏尔加河岸边的4个桥头堡,其中红军前线离伏尔加河岸边不足180米[10]。在此阶段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注意到第6集团军侧翼的苏军活动渐趋频繁,综合审讯俘虏得到的情报,推测苏军正准备向该城周围的德军发起进攻[11]。但是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指挥部仍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行动[12],事实上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茨·哈尔德上将已在9月中旬时警告过希特勒第6集团军及第4装甲集团军的侧翼过长[13]。早在9月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已开始策划一系列反攻行动,意图消灭在苏联南部(斯大林格勒及高加索地区)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以及德国中央集团军群[14],拯救斯大林格勒的行动由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指挥[15]。
苏联最高统帅部筹划了两个行动计划以消灭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之敌军,分别是“天王星行动”及“小土星行动”,同时又筹划了“火星行动”以阻止中央集团军群实施增援及尽可能消灭德军部队[16]。天王星行动使用大量机械化及步兵部队直接包围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国及其它轴心国军队[17],为了准备该进攻,进攻起点被安排在德国第6集团军阵地后方的侧翼部位,使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不能快速增援这些过度分散的轴心国单位[18]。红军采取钳形攻势;苏军机械化部队深深刺入德军两翼,同时另一支部队将在德国第6集团军附近发动攻击,以期攻击位于后方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单位[19]。当红军准备时,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高级指挥官认为苏军忙于攻击北面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没有力量在南方同时发动攻势,因而继续忽视苏军发动天王星行动的可能性[20]。
参与蓝色行动的德国及其它轴心国军队被分散部署在一条宽度超过480千米(300英里)、纵深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同时攻打斯大林格勒的命令使大量轴心国军向东前进,进一步拉薄了防线[21]。例如,在7月初第6集团军防守一条长达160-千米(99-英里)的战线之余,尚要向前挺进大约400千米(250英里)[22]。从南方集团军群分开出来的B集团军群(向高加索行动的部队被重新命名为A集团军群),看上去似乎很强大[23]:包括第16摩托化师、德国第2、第4装甲及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及第3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 (意大利)及匈牙利第2集团军[24];同属B集团军群辖下之第48装甲军,实际兵力仅相当于一个被削弱的装甲师,并有一个步兵师作为预备队[25]。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侧翼大多由新来到的非德国军队防守,而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则用来继续实施进攻斯大林格勒及高加索的行动[26]。
虽然阿道夫·希特勒对动用非德国轴心国部队保护德军侧翼颇有信心[27],实际上这些单位大多装备过时武器,依赖骡马牵引大炮,同时一些军官野蛮对待入伍新兵更造成士气低落[28]。在机械化方面,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配备了大约100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制造的PZ.38(t)坦克,[23]它的37毫米反坦克炮[29]不能有效攻击苏联的T-34坦克[30]。相似地,该师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亦嫌过时,且普遍弹药不足[31],只有在反复要求下德国才向罗马尼亚单位供应75毫米反坦克炮,但每个师只配备了6门[32]。另外这些单位的部署过度分散,例如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被部署在一条140千米(87英里)长之战线上;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则守卫至少长达270千米(170英里)的防区;[26]意大利人及匈牙利人被安置在两个罗马尼亚集团军之间[26],事实上德军指挥官并不期待这些部队有足够的战斗力[33],大部分德军情况也不好;它们在与红军数个月的战斗中被削弱,当苏联最高统帅部建立新的集团军时,德军高层指挥部却只能依赖现有的机械化师团[34]。加上在1942年5月至11月的德军攻势期间,A集团军群2个装备优良的摩托化师武装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摩托化师及大德意志师作为英军在法国登陆时的机械化预备队被调往西线[35]。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作战时亦付出了很大的伤亡[36],其某些部队,如第48装甲军所下辖的德军第22装甲师的装备并不比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优良[37],德军本身的战线也很分散,例如德国第11军就防守长达约100千米(62英里)的战线[38]。
苏联红军估计共有1,100,000名士兵、804辆坦克、13,400门火炮及超过1,000架飞机参加即将来临的攻势[1],苏军的攻势由南、北两翼构成。在北面的进攻主力是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所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其下辖的第21军团及第5坦克军团为突击集团,负责完成占领卡拉奇的任务,第1近卫军团则在更北面的位置负责抵抗敌人可能出现的反击。北面的另一个部队为罗科索夫斯基所指挥的顿河方面军,这一部队主要担任辅助攻击任务,由其下辖的第65和第24集团军一部切断顿河突出部敌军与斯大林格勒地区敌军之间的联系[39],德军南翼将成为新成立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下辖的第51及第57集团军的攻击目标,其先头部队是第13及第14机械化军;这个攻势会通过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之防区,目的是与西南方面军的第5坦克集团军在卡拉奇镇附近会师[40]。总体上苏军集结了11个集团军和多个独立坦克旅、军[38],在空军方面则由第2和第17航空兵兵团支援西南方面军,第16航空兵兵团支援顿河方面军,第8航空兵兵团支援斯大林格勒方面军[41]。但是攻势的准备工作出现了一些误差,由于运输上的延误令很多参战单位尚未就位,11月18日苏联最高统帅部推迟实施进攻的日期[42]。与此同时已在前线的单位为学习如何阻止敌军反攻及利用机械化部队打开突破口而举行了多次实战演习[43]。这些活动都被苏军利用一些欺敌行动加以掩饰,包括减少无线电通讯、伪装、行动保密、利用传令兵代替无线电进行通讯,以及采取欺骗行动,如增加在莫斯科周围的军队调动等[44];进攻部队被命令构筑防御工事,从而令德军误判其行动;在顿河兴建假桥,以掩饰早已跨河建好的真正桥梁[45]。苏联红军亦对中央集团军群实施佯攻,并组编一些挂名的军队以令德军产生攻击重点在中部的假象[20]。
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受制于敌军的猛烈炮轰,难以实施机动。第38工兵营被指派到该方面军,负责运送弹药、士兵及坦克渡过伏尔加河,同时对即将成为突破重点的前线区域实施小规模侦查。在3星期内红军共运送了大约110,000名士兵、420辆坦克及556门火炮渡过伏尔加河[46]。
11月17日华西列夫斯基被召回莫斯科,在这里他读到了由第4机械化军指挥官瓦希里·沃尔斯基将军写给斯大林的一封信,在信中沃尔斯基紧急要求斯大林取消进攻[47]。沃尔斯基相信这个攻势注定是失败的,原因是参战部队的状况很差;他建议推迟进攻日期及全面重新设计整个计划[48]。另外很多苏军士兵没有得到冬季军服,也有士兵因“指挥官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死于冻伤[49]。虽然苏军情报单位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情报,以求了解轴心国部队的部署情况,[50]但德国第6集团军的状况仍旧糢糊不清[51]。苏军指挥官们的想法与沃尔斯基相反,同意攻势如期进行,斯大林亲自打电话给沃尔斯基,使后者同意按照计划发动攻击[52]。
天王星行动本来已被推迟至11月17日,因为格奥尔吉·朱可夫将军被告知参加天王星行动的空军单位尚未就位,此后又顺延了两天[53],行动最终在11月19日展开[54]。罗马尼亚陆军中尉格哈德·史托当时在前线,当日接到一个电话称早上5时将有苏军攻势;但是由于他接到情报的时间已在5时后,且不敢凭借未核实的情报吵醒上级军官,他没有向罗马尼亚集团军指挥部报告他收到的消息[55]。由于浓雾和大雪造成视野不清,苏军指挥官建议推迟炮击的时间,然而方面军指挥部决定照原定时间实施[56]。早上7时20分(莫斯科时间;德国时间则为早上5时20分)苏军炮兵指挥部收到代号为“汽笛”的命令,对整条保护德军侧翼的非德国轴心国单位防线实施长达80分钟的直接炮击[53][57] 多达3,500门火炮轰击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及德国第6集团军侧翼的北肩,虽然浓雾令苏军未能通过目视观察进行炮击修正,但前线长达数星期的准备及测距工作令他们能准确地实施射击[58]。炮击的效果非常好,轴心国军的通讯线路被中断、弹药临时堆积处被破坏及前进观测点被毁坏,很多在炮击下生存的罗马尼亚人员开始向后方逃窜[53]。苏军用于炮击罗马尼亚军炮兵阵地及第2道防线的重炮,也顺带击中了撤退中的士兵[59]。
在北部苏联以第21、第65步兵军和第5坦克集团军为先导,于早上8时50分对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发动进攻[60]。首2轮进攻均被罗马尼亚守军击退[61],而大规模炮轰亦令苏军装甲部队难以通过地雷区及复杂地形。但是由于罗马尼亚守军缺乏重型反坦克炮,防线终于崩溃;当日午时被苏联第4机械化军及第3亲卫骑兵军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之后第5坦克集团军在第8骑兵军的跟随下突破了罗马尼亚第2军的防线[62]。当苏军装甲部队利用罗盘通过浓雾前进、越过罗马尼亚军及德军炮兵阵地时,3个罗马尼亚师开始混乱地后撤;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已被从东西两面包抄[63]。在收到苏军进攻的消息后,第6集团军司令部未能命令仍在斯大林格勒市内的第16及第24装甲师前往支援罗马尼亚军[64],而以作为预备队第48装甲军代替[65]。
兵力被严重削弱及缺乏装备的第48装甲军只有少于100辆可使用的现代化坦克应付苏军的装甲部队。而且由于缺乏汽油和装备,指挥官被迫将失去坦克的车组编入步兵连队作战;第22装甲师是该军组成单位之一,在随即发生的激战中几乎被全歼[66]。第22装甲师只能投入不到30辆坦克参加战斗[67],很快损失得只剩下1个装甲连[66]。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被配属到第48装甲军,在与它的德军军级指挥官失去联络后,与苏军第26坦克军交战并在11月20日被消灭[68]。当苏军继续向南推进时,很多车组受到正在恶化的暴风雪影响,比如积雪遮住火炮瞄准器;坦克在雪地上失去附着力而失控滑行,导致车组成员撞断臂膀也毫不罕见[69],但是暴风雪亦同时阻碍了德军各军之间的合作[70]。
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11月19日晚上开始被击溃[68],苏联第21军团及第5坦克集团军俘获了27,000名罗马尼亚士兵(相当于3个师的兵力),然后继续向南推进[71]。苏军骑兵被用于巩固突破口,切断罗马尼亚人与意大利第8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及阻止任何对苏军侧翼的反攻[72]。当苏联空军轰炸扫射后撤的罗马尼亚士兵时,德国空军只能作微不足道的反击[72][73]。原本在德军第376步兵师侧翼的罗马尼亚第1骑兵师后撤,令苏联第65集团军得以绕过德军的防线[74]。当德军在11月19日稍晚作出回应时,对第6集团军南翼的另一次进攻开始了[75]。
11月20日早上苏联最高统帅部打电话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安德烈·叶廖缅科,询问他是否会根据时间表准时在早上8时发动他这部分之攻势,叶廖缅科回答只会在浓雾消散后才展开攻势。由于未获方面军总部通知,只有第51集团军准时开始炮火准备,其它部队却收到命令将攻击开始时间推迟至早上10时[76]。进攻开始后第51集团军攻击了罗马尼亚第6军,俘获很多战俘。当第57集团军在10时加入攻击时,情况已变得非常适合运用方面军的装甲部队[77]。德军第279步兵师眼见其罗马尼亚盟友被突破而无所作为[78],但是当试图巩固最早的攻势打开的突破口时,误会和缺乏指挥令苏军第4及第13机械化军进展缓慢[79]。
发现这一情况,德军迅速命令该地区唯一的预备队,第29装甲掷弹兵师发动反击。虽然在反击初期数次战胜苏联装甲部队,罗马尼亚军的崩溃迫使该师在南线停止进攻,转入防御[78]。第29装甲掷弹兵师的反攻令红军付出了大约50辆坦克的代价,令苏军指挥官担忧其左翼之安全[80],但是该德军师之重新部署导致到该日结束,只有罗马尼亚第6骑兵团位于前进中的苏军与顿河之间[81]。
当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11月20日展开其攻势时,苏联第65集团军继续对德国第6集团军北端侧翼的德国第11军施加压力。红军第4坦克军从正面压倒德国第11军,同时第3亲卫骑兵军攻入德军后方[82]。德军第376步兵师及奥地利第44步兵师被重新部署至侧翼以迎击苏军,但是因缺乏汽油而延误[83]。德军第14装甲师剩余的装甲团歼灭了试图实施迂回的苏联第3亲卫骑兵军的一个团,但其反坦克炮阵地被苏军突破,伤亡惨重[82]。在这日日终时苏联第1坦克军已经迫使德国第48装甲军后撤,而苏联第26坦克军则攻占位于斯大林格勒西北大约130千米(81英里)的佩莱拉佐夫斯基镇[84]。
红军之攻势在11月21日仍然持续,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已突入德军防线50千米(31英里)。这时在北面剩下的罗马尼亚军单位已被分割包围、逐个消灭,红军开始攻击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及第6集团军之侧翼[85]。德军第22装甲师,虽然尝试发起一次小型反攻,但兵力已被消耗到相当于一个连的规模,被迫向西南撤退[86]。苏联第26坦克军,消灭了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的大部分兵力后继续向西南进攻,并未消灭留在身后的罗马尼亚士兵,即使罗马尼亚第5军的余部已经重组并建立坚固防线,等待德国第48装甲军的救援[87]。这天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上将接到报告说苏军距离他的总部只有少于40千米(25英里);加上已没有剩余部队可以阻止苏军在南方的进攻[88]。在南面经过短暂的停顿后,苏军第4机械化军继续向北进攻,清除在该地区数个城镇的德国守军,直指斯大林格勒[89]。意识到斯大林格勒城内及附近的德军面临危险,希特勒命令在该地区之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全面防守各个方向,并将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部队划为“斯大林格勒要塞”,导致了第6集团军突围的希望破灭[84][90]。第6集团军及其它轴心国单位及大部分第4装甲集团军之德军单位被困在苏军日益壮大之包围圈中,只有第16装甲掷弹师尝试作突围行动。由于当苏军之坦克军尝试沿德军南翼扩大突破口时,步兵与坦克之间缺乏协调,令大部分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之士兵逃出了包围圈[84]。
11月22日苏军开始渡过顿河,向卡拉奇镇进攻[91],防守卡拉奇之德军大部分由维修及补给人员编成,他们直至11月21日才知道苏军的进攻,却仍不知道进攻的苏军实力如何[92]。攻占卡拉奇的桥梁之任务交由第26坦克军负责,他们利用两辆俘获的德军坦克及1辆侦查车进逼并向守卫开火[93]。上述苏军在22日上午突入市内,战斗至下午14时左右逐出守军,令他们及第4坦克军得以与从南面而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4机械化军在顿河畔卡拉奇苏维埃斯基村附近会师[94],对斯大林格勒城内德军的包围在1942年11月22日完成[95],同日苏军亦继续清除包围圈内罗马尼亚士兵剩余的袋形阵地,例如由罗马尼亚第5军建立的一段[96]。
战斗直至11月23日,德军再次徒劳地尝试突破包围[91]。此后包围圈内的轴心国人员移向东面的斯大林格勒以避开苏军坦克,逃离包围圈的一部分则向西退避,逃向德军及其它轴心国部队之阵地[97]。
天王星行动将250,000名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士兵围困在一个由东至西50千米(31英里)和由南到北40千米(25英里)的包围圈里[98]。包围圈内的部队包括德国第6集团军所属的4个步兵军、一个隶属第4装甲集团军的装甲军、两个罗马尼亚师的余部、一个克罗地亚步兵团及其它特别单位,被围困的装备有大约140辆坦克、2,000门火炮或迫击炮及10,000辆军车[99]。向斯大林格勒撤退的路上扔满了钢盔、武器及其它装备,而被破坏的重型装备亦被遗弃在路旁[100]。横跨顿河的桥梁拥堵不堪,生还的轴心国士兵在寒冷的冬天中匆忙地向东撤退,以免被苏军坦克和步兵拦截在斯大林格勒城外[101]。很多受伤的轴心国士兵被踩踏,不少试图越过冰面过河的士兵也落入河中淹死[102],饥饿的士兵扫荡苏联的村庄找寻物资,军用后勤站也常常遭到抢掠[103]。最后一批落伍的士兵在11月24日渡过顿河,轴心国部队随即炸毁了河上所有桥梁,阻止苏联部队进一步追击第4装甲军团和第6集团军[104]。
第6集团军在混乱当中开始建立防线,并受缺乏汽油、武器辎重及食物所困扰,更受到俄罗斯冬季气候所累赘,又要填补溃散的罗马尼亚军在防线上之缺口[105]。11月23日一些德军单位破坏或烧毁了一切在突围时不需要的物资,向斯大林格勒北面后退。但由于离开了构建完善的冬季掩体,苏联第62集团军得以在旷野上攻击并消灭德军第94步兵师;该师的生还者被配属到第16和第24装甲师[106]。虽然德国战地指挥官一致认为被包围的德国国防军应该试着突围,但在11月23日至11月24日间希特勒严令这些部队就地死守,并尝试由空运向第6集团军实施补给[107]。被包围在城中的部队每天最少要消耗800公吨的武器辎重弹药和食物药品补给,这个任务是已经被削弱的德国空军所无法承担的;加上实力已经恢复的苏联空军对飞入包围圈的德军运输机形成威胁,即使在12月时,德国空军已集结编成了一支拥有500架飞机的机队,但仍然不足以对第6集团军及部分第4装甲集团军的士兵运送足够的补给[108]。12月上半月间,第6集团军每日只收到20%的正常需求量补给[109]。
与此同时,红军以全歼被围轴心国部队为目标而持续增强包围圈进攻力,苏军接着计划自东面及南面攻击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目的是将其进一步分割成小集团。这些行动于11月24日执行,并被要求在未遭重大伤亡且不动用预备队的情况下完成任务[110]。虽然实际上只有这个距离的75%被苏军占领着,但包围圈外围环长度估计长达320千米(200英里);外包围圈与内包围圈之间距离大约有16千米(9.9英里)[111]。苏军最高指挥部亦开始筹划小土星行动[112],目的是消灭意大利第8集团军及切断高加索之德军[113],苏联最高统帅部计划攻势在12月10日开始[114]。
该区德军被进一步分割改组后,德军将领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受命指挥由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和第4集团军重编而成的德国顿河集团军群[115]。虽然对德军来说前景颇显暗淡,在天王星行动结束后战场获得了暂时的平静,德军及苏军均在筹划他们的下一步行动[1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