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历法,为元代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创制,因古语“敬授人时”而得名。为了编辑历法,郭守敬在当时设立了二十七个测点,最北设在铁勒(今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最南端设在南海西沙群岛,并派十四个官员到各地观测、记录,费时两年才完成授时历[1]。从元朝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开始实行。明朝所颁行的《大统历》天文数据和推步方法,都依照授时历[2],惟《大统历》不计算斗分差(不考虑回归年古长今短),终明之世未改[3];可说授时历总共实行了402年。
《授时历》应用弧矢割圆术来处理黄经和赤经、赤纬之间的换算,并用招差术推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运行度数。《授时历》采用统天历的长度,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公转的时间差26秒),29.530593日为一月,与现在所使用的公历的数值完全相同,但《授时历》比公历早推行301年。推算节气的方法是将一年的1⁄24作为一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积年[4],而径取至元十八年为为历元,所定的数据全凭实测,打破古代制历的习惯,是中国历法上的大变革之一。
南明正朔
明自崇祯以后,历弘光、隆武、永历及鲁王监国等,南明时自颁历书为正朔十余年,其间大统历并不完全相同,节气、正闰、晦朔各有不同,与1926年刊行的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亦非完全一致,对于该时期的史料,读史者在确认日期时不可忽略。如郑荷之战中郑军抵达鹿耳门的日期在台湾曾争论百年,荷方文献为1661年4月30日,郑方文献为永历十五年四月初一,然依当时清历与日本历书推算,当天为四月初二。石万寿认为,此差异为郑氏自颁历书,郑方文献中的当年三月有30天,而当年日本历书三月有29天。[5]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