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坑东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坑東邨
Remove ads

大坑东邨(英语:Tai Hang Tung Estate)是一座香港公共屋邨,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石硖尾,现由领先管理负责管理。第一代楼宇在1955年开始入伙,新建楼宇于分别于1983年、1986年及2002年入伙。

事实速览 大坑东邨 Tai Hang Tung Estate, 概要 ...
Thumb
大坑东邨的其中4座楼宇,由左起为东健楼、东怡楼、东满楼及东旺楼(2015年4月)
Thumb
彩龙大酒楼
Thumb
羽毛球场
Thumb
儿童游乐场
Thumb
健体区
Thumb
卵石路步行径
Thumb
邨内有盖行人通道
Thumb
大坑东巴士总站

大坑东邨曾于1991年列入出售公屋计划,但最后计划搁置。其后此邨因时间不合而未再出售,是该计划下唯一一座没有在租置计划第二次出售的公共屋邨。

大坑东邨位于南山邨的南面和大坑西邨的东面,大坑东道大坑东邨大坑西新邨以及南山邨之间的主要街道。

Remove ads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内地难民移港定居,由于当时的香港政府没有任何为低下阶层而设的房屋政策,所以很多难民在1949年至1953年间在山边兴建木屋来居住,但这些木屋设备简陋,卫生环境恶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因而经常发生火警。大坑东徙置区的北面部分,前身是1910年启用的新九龙16号坟场和之后的大坑东木屋区。大坑东徙置区的南面部分(1-6座),前身是九龙塘村永华片场,因1954年7月22日的大火后被政府收回土地[1]

安置灾民

1953年的圣诞夜,石硖尾木屋区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令5万多人无家可归,于是政府在石硖尾一带兴建徙置大厦。到了1954年7月22日,另一场大火在大坑东木屋区发生,令2万多人无家可归[2],政府便仿照石硖尾的做法兴建大坑东邨以容纳灾民,而该邨由德荣建筑公司承建(后来该公司亦恰巧投得同一屋邨之重建及改建项目),1955年第7至14座落成[3][4],1955年-1956年第1至6座落成[5][6]。除了大坑东外,还在大窝口李郑屋兴建徙置大厦,时至今天,大坑东、李郑屋和大窝口的徙置大厦已重建完成,而石硖尾的徙置大厦已经全部拆卸。

重建

1974年,政府开始筹备大坑东邨重建,至1979年开始进行工程。与石硖尾邨一样,香港房屋委员会不是把所有徙置大厦重建,而是把部分徙置大厦改建,其余拆卸重建,得以改建的有第1、2及14座,当中第1、2座两翼中间的厕楼被拆去,单位加入独立厨厕,而第14座则将两个前后单位打通,住户仍需使用中间的共用厕所(厕格独立)。改建工程于1980年完成,其余的新楼宇于1984-1987年入伙,而本邨的东海楼、东辉楼、东成楼、东裕楼、东满楼及东旺楼是首批落成及层数最少的相连长型大厦,只有11层。原因是本邨兴建时位于飞机航道之下,楼宇高度受限制。由于相连长型的外观较长而窄,加上设计较灵活,所以这个楼宇设计其后使用于面积较细及受高度限制的徙置大厦重建工程地盘,所以大多数相连长型的楼宇可以于市区找到。

东新楼(第14座)于2001年拆卸,受影响的居民大部分都安置到幸福邨。余下的四座徙置大厦(东荣楼、东富楼、东运楼及东和楼)于2003年全面拆卸,受影响的居民原获安排搬迁至富昌邨,但因前民协区议员王桂云梁锦滔与一班街坊争取原区安置,最后利用邨内原有硬地足球场位置兴建了东健楼及东怡楼,大部分都安置到新建的邨内两座楼宇,而将后期拆卸的四座徙置大厦原址以地换地方式重建回球场。

已结束的学校
  • 荣基学校(第1座)
  • 深培学校(第2座)
  • 陶庵学校(第3座)
  • 信义宗信光学校(第4座)
  • 基督教灵磐学校(第5座)
  • 信义学校(第6座)
  • 神召会嘉贞学校(第7座)
  • 香港信义会信德学校(第11座)
  • 救世军光耀学校(第13座)
  • 救世军儿童团契学校(第14座)
  • 圣伯多禄学校(第14座)

屋邨资料

现有楼宇

更多信息 楼宇名称, 门牌号码 ...

东成楼、东辉楼及东海楼曾经于1991年纳入“出售公屋计划”中作出售,但因计划腰斩而未能售出,其后亦没有纳入后来的租者置其屋计划,为“出售公屋计划”中唯一依然未出售的屋邨,同期其它屋邨均已于租者置其屋计划全数售出。

另外,本邨的相连长型大厦为全港首批落成及层数最少的同类大厦,住宅层数只有10层。

Remove ads

历代楼宇

更多信息 楼宇名称/座号, 楼宇类型 ...
Remove ads

交通

更多信息 交通路线列表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