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然斯基-马勒基因不相容(英语:Dobzhansky-Muller incompatibility),又称为贝特森-多布然斯基-马勒基因不相容(英语:Bateson-Dobzhansky-Muller incompatibility)是解释基因不相容如何演化出来的一个模型,对于理解种化过程中的合子后生殖隔离有重要的地位。
理论概要
在双套染色体的生物中,每个个体在每个基因座上都有两个等位基因,但通常一次只会有一个等位基因会发生突变。这表示单一基因座很难产生合子后生殖隔离,因为当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该个体的适应度会下降,于是天择将该突变从族群中移除。举例来说,有个族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如果要产生合子后生殖隔离,必须产生一个aa基因型的族群,并且让Aa的适应度低于AA和aa。但是从AA变成aa的途中必须先产生Aa,而因为Aa适应度较低,会马上被天择移除,所以无法产生aa族群。[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多布然斯基-马勒基因不相容模型指出:两个族群间至少需要有两个基因座被独立置换成不同的等位基因,而且各基因座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原初的基因背景中都有相同的适度,只有在杂交时,未曾接触过的等位基因首次相遇,才透过上位作用产生合子后生殖隔离。举例来说,有个族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BB,这个族群被地理隔离分成两个族群。在一个族群中,AABB先变成AaBB,再变成aaBB,其中A和a没有冲突,a和B也没有冲突。在另一个族群中,AABB先变成AABb,再变成AAbb,其中B和b没有冲突,A和b也没有冲突。但是当aaBB和AAbb两个族群相遇并交配,会产生AaBb个体,而a和b之间不相容。[1]
实证研究
黑腹果蝇的 Hmr 基因和拟果蝇(Drosophila simulans)的 Lhr 基因不相容,会造成雄性杂交后代死亡[2]。拟果蝇和毛里求斯果蝇(D. mauritiana)的 OdsH 基因不同,在杂交时会许多其他基因作用造成雄性不孕,有证据指出毛里求斯果蝇的 OdsH 基因是在两物种分化的最近才快速演化的[3][4][5]。
历史
这个模型最初由威廉·贝特森在1909年提出[7],费奥多西·多布然斯基在1934年独立发展出相同的理论[8],之后赫尔曼·马勒、H·艾伦·奥尔及瑟给·加菲雷兹进一步描述[9][10]。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