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磁逆转是指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也就是北磁极和南磁极的对调。地磁逆转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磁场强度的减弱,当新的方向确定后,磁场强度又会迅速增加。地磁场一般几万年甚至更久才会发生逆转,发生的频率也不固定。最近研究显示,地磁翻转的过程最快百年以内即可完成,颠覆以往认为需要千年的普遍认知。[1]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4年10月11日) |
在20世纪早期,地质学家首次注意到一些火山岩并非朝向预期中的方向磁化。第一次针对地磁逆转的调查是由日本地球物理学家松山基范在1920年代完成的,他注意到有些日本岩石地磁反转,而它们都属于更新世早期或更早。在当时他提出地磁场可能曾经相反,但由于对地磁场的认识太少,因此地磁反转的理论只受到微小的关注。[2]
大多数1950年代末期对古代地磁场的研究都着重于调查磁极与大陆漂移。尽管一些岩石被发现会在冷却时反转磁场,大部分受磁化的火山岩在冷却时会留下地磁场存在的痕迹。最初认为逆转每一百万年发生一次,但在1960年代发现每次逆转的周期是无规律可循的。[2]
在1950和1960年代,研究船收集关于地磁场变化的资料。由于航线的错综复杂,整合航行资料与磁力计读数变得困难。但当资料绘制成图时,明显地有显著的规律连续磁性条带横越海底。[2]
在1963年,弗雷德里克·范恩(Frederick Vine)以及卓门·马修斯(Drummond Matthews)联结哈里·海斯的海底扩张学说与已知的地磁逆转时间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如果新的海底获得了当前的地磁场,中洋脊的扩张会产生平行于中洋脊的磁性条带。加拿大人劳伦斯·莫里(Lawrence Morley)在1963年1月提出了相似的解释,但他的成果遭到《自然》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科学期刊的拒绝,直到1967年才被刊登在文学杂志《周六评论》(Saturday Review)上。[3][2]
自1966年开始,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的科学家发现横越太平洋-南极洋脊的地磁数据图表与北大西洋雷克雅内斯中洋脊(north Atlantic's Reykjanes ridges)相互对应。相同的地磁异常现象在世界各海洋被发现,使得估算大部分海洋地壳诞生的时间变得可能。[2]
透过分析古地磁学的资料,我们现在知道地磁场自地球历史早期形成以来已经反转过数以万次。由于全球磁极时间表(Global Polarity Timescale, GPTS)越来越精确,揭示了过去地磁反转的发生速率是相当多变的。在某些地质年代间(如白垩纪稳定期),地磁场被观测到在数千万年间保持一个单一的方向。其他的时间似乎发生得非常迅速,五万年间发生了两次反转。最近一次反转是大约在78万年前的布容尼斯-松山反转。欧洲太空总署(European Space Agency,ESA)发现在印度洋,地磁有所增强,但在整个美洲,地磁都呈现减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