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恒之门》(Op de drempel van de eeuwigheid),或称《悲痛的老人》是一幅梵高1890年5月初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完成的油画,[1][2] 此画基于其1882年在海牙绘成的铅笔草稿完成,画中人物是一名名叫“Adrianus Jacobus Zuyderland”老兵。[3] 而原画的灵感来源则是休伯特·冯·赫科默绘制的画作《切尔西医院的星期日》。[4][5][6][7]

事实速览 在永恒之门, 艺术家 ...
在永恒之门
Thumb
艺术家梵高
年份1890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80 cm × 64 cm(31.5 in × 21.2 in)
收藏地荷兰克勒勒-米勒博物馆F702JH1967
关闭

画中的老兵坐在炉火旁,双手掩面。这可能也表现出了画家创作时的悲痛心情及画家对神与永恒的信仰,而这些事物的难以感知实际也是其悲痛的来源,这一点在其早年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8][9][10][11]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1 sources

创作过程

1882年11月24日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说:[12]

这两天我画了两幅老人像,画上的老人两只胳膊拄著膝盖,脸埋在手里...我想下次画得更好一些。我可能还会印一张出来。这幅画很好地描绘了一个穿着打了补丁的邦巴津大衣的秃顶老人。

几天后梵高就把行动付诸实施:[1][13]

我觉得画家应该通过作品表达他的观点。我试图通过印刷品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好像不太成功。它没有现实那般美丽而惊人,相比而言这只是一个模糊的镜像,而现实,就好像米勒所相信的那样,昭示著冥冥之中有神灵或永恒的存在。那老人安静地坐在火炉旁的角落里,甚至都不一定知道这一切...这不是什么神学——就算是最穷的樵夫或矿工也总有那么一刹那感觉到永恒之门的存在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类似作品与草稿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6 sources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