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是一个由参与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科学团体组成的非政府组织,于1990年成立。其主要目标是在北极地区开创(initiate)、发展(develop)、协调(coordinate)前沿科学活动,并在研究北极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还负责就影响北极地区管理的科学问题向北极理事会及其他组织提供客观而独立的科学建议。IASC为国际科学理事会的联系会员。IASC的决策机构包括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日常运作由以执行秘书为首的秘书处提供支持。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地理范围涵盖北冰洋和周围的陆地。[2]
任务
自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立,科学、环境、经济、政治现实都已发生巨大改变。[3]为了解决这些新挑战,国际科研合作变得更加重要。[4]
有鉴于此,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建立了五个工作组(英语:Working Groups),确定科学优先事项,并启动和促进跨学科计划。五个工作组是:[5]
- Terrestrial Working Groups(直译:陆地工作组)
- Cryosphere Working Groups(直译:冰冻圈工作组)
- Marine/AOSB Working Groups(直译:海洋/AOSB工作组)
- Atmosphere Working Groups(直译:大气工作组)
- Social and Human Working Groups(直译:社会及人类工作组)
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英语:Arctic Science Summit Week、ASSW),是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一项倡议。是与太平洋北极集团 (PAG)、国际北极社会科学协会 (IASSA)、欧洲极地委员会 (EPB)、极地早期职业科学家协会 (APECS)、北极理事会土著人民秘书处 (IPS) 、北极研究运营商论坛 (FARO)为北极科学各个领域的协调、协作、合作提供机会,将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的高峰周会[6]。
工作组
大气工作组主要关注北极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气候,以及试图理解、预测北极消失后可能发生的事。[7]
冰冻圈工作组是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第二个工作组。该工作组与大气工作组不同,因为它关注构成北极的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海洋、雪、冰盖和构成北极地区的其他元素,以及当前的全球气候如何可能会影响冰冻圈。[8]
海洋工作组主要关注北冰洋和亚北极海域,研究当前全球气候的影响将如何影响北冰洋和海洋,以及这些变化将如何反过来影响全球各地的海洋。海洋工作组亦负责评估北极生态系统的状况以及北极的生物学,以更好地了解生命在这种气候下的运作方式。[9]
社会及人类工作组是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第四个工作组。该工作组与其他四个工作组不同,是唯一负责社会科学方面的工作组。该工作组关注北极地区的不同群体怎样与北极互动,以及北极气候的变化将如何影响这些个体。[10]
陆地工作组是目前最后一个工作组。顾名思义,主要关注淡水区域以上的北极陆地。陆地工作组关注了解历年的北极系统,当前的北极系统,以及其在未来的演变。陆地工作组另一个方面涉及北极气候的变化将如何反过来影响未来的全球其他地区。[11]
IASC行动组
当前IASC由两个行动组组成。目标是就北极地区长期或短期需求提供建议。通常在一两年后被解散。[12]
这个行动组成立于2017年,旨在帮助将IASC工作组进行的科学数据传递给全球各政策制定者。该行动小组向各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和建议,以便各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北极开展的科学活动。[12]
该行动小组是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目前运作的第二个行动组。主要关注涉及北极的商业和财务影响,以及企业如何促进北极科学,反之亦然。[12]
其他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目前还有另一个小组在运作。“土著参与范围界定组”(Scoping Group on Indigenous Involvement)被归类为行动小组,关注北极土著,研究土著对北极的传统和知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将这个范围界定小组变成一个完整的行动组。[12]
当前的北极探险
截至2016年,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制定了全年的北极考察计划。这次被称为“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站”(The 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或“MOSAiC”的考察是同类考察中的第一次全年考察。1893年至1896年间,深受弗里乔夫·南森探险队影响。MOSAiC考察将持续到2019-2020年收集关键数据,以帮助收集有关北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信息。[13]
IASC和前进(The IASC and Moving Forward)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关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IASC制定了许多目标希望进一步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和非IASC成员联系起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将北极推广为和平空间对于该地区未来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对未来的研究产生负面影响。[14]
历史
IASC由8个北极国家——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苏联、瑞典、美国的国家科学组织代表于1990年成立。 IASC创始章程在加拿大坚决湾签署。[15]
多年来,IASC已发展成为北方领先的国际科学组织,如今其成员包括23国,包括15个非北极国(奥地利、中国、捷克、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葡萄牙、韩国、西班牙、瑞士、英国)。[15]
虽然不像其他国际组织那样是和平的代理人,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发挥了作用。 IASC在全球政治中发挥的作用与主权国家之间合作的需要有关。该组织成立于冷战期间,被视为在追求科学研究中缓和了苏联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使得IASC不必担心紧张局势升级和破坏研究北极的潜在机会,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可以在不受国家限制的情况一起合作。[16]
IASC奖章
奖章的颁发是“为了表彰对了解北极的杰出和持续贡献”。第一枚奖牌于2010年颁发。[17]
年 | 受奖者 | 引文 |
---|---|---|
2010 | Patrick Webber | "Medal for Arctic Science and Inspiring Mentorship" “北极科学和鼓舞人心的指导奖章” |
2011 | Martin Jakobsson | "A New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新一代科学家” |
2012 | Igor Krupnik | "Bridging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2013 | Leif G. Anderson | "Understanding the Arctic Ocean" “了解北冰洋” |
2014 | Julian Dowdeswell | "Understanding of Glacier Dynamics and Ocean-Ice Sheet Interactions" “了解冰川动力学和海洋冰盖相互作用” |
2015 | Odd Rogne | "IASC Award for Service" “IASC服务奖” |
2015 | Jacqueline Grebmeier | "Exceptional Contribution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tic" “对了解北极的杰出贡献” |
2016 | John E. Walsh | "Exceptional Contributions to Modeling and Evaluat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in the Arctic" “对北极气候变化影响建模和评估的杰出贡献” |
2017 | Terry Callaghan |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llaboration" “对国际北极科学合作的杰出贡献” |
2018 | Oran Young |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Understanding Arctic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ternational Regim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在理解北极制度动态、国际制度和环境政策方面的杰出成就” |
2019 | Marika Holland |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nd Scientific Leadership role in Understanding, Modeling and Predicting the Arctic Climate System, in particular Sea Ice" “在理解、建模和预测北极气候系统,特别是海冰方面的杰出成就和科学领导作用” |
2020 | Sue Moore |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Understanding Marine Mammals as Ecosystem Sentinels and how Climate Change is Influencing the Phenology of Arctic Species"“在将海洋哺乳动物理解为生态系统岗哨以及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北极物种物候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
2021 | Atsumu Ohmura |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understanding complex climate and glacier relationships, global energy budgets, and thermal energy flow in the Arctic; and for excellence in program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mentorship in the cryospheric sciences" “在理解北极复杂的气候和冰川关系、全球能源预算和热能流动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以及在冰冻圈科学的项目建设、国际合作和指导方面的卓越表现” |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皆来自IASC网站[17] IASC奖章获得者信息。
理事会
国家 | 组织 | 代表 |
---|---|---|
奥地利 | Austrian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奥地利极地研究所) | Wolfgang Schöner |
加拿大 | Canadian Polar Commission(加拿大极地委员会) | Wayne Pollard |
中国 |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英语:Chinese Arctic and Antarctic Administration) | Huigeng Yang, 副会长 |
捷克 | Centre for Polar Ecology(极地生态中心) | Josef Elster |
丹麦/ 格陵兰 | The Commiss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Greenland(格陵兰科学研究委员会) | Naja Mikkelsen, 副会长 |
芬兰 | Delegation of the Finnish Academies of Science and Letters(芬兰科学院和文学院代表团) | Paula Kankaanpä |
法国 | Institut Polaire Français(法国极地研究所) | Yves Frenot |
德国 |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德国研究基金会) | Karin Lochte |
冰岛 | The Icelandic Centre for Research(冰岛研究中心) | Thorsteinn Gunnarsson |
印度 | National Centre for Antarctic and Ocean Research (国家南极和海洋研究中心) | M. Ravichandran |
意大利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Italy(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 | Carlo Brabante |
日本 | Science Council of Japan(日本科学委员会)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国立极地研究所) | Tetsuo Ohata |
荷兰 | 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荷兰科学研究组织) | Peter Jordan |
挪威 | 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挪威研究委员会) | Susan Barr, 会长 |
波兰 |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Committee on Polar Research(波兰科学院极地研究委员会) | Michal Luszczuk |
葡萄牙 | Ministério da Educação e Ciência(教育和科学部) | João Canario |
俄罗斯 |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俄罗斯科学院) | Vladimir I Pavlenko, 副会长 |
韩国 | Korea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韩国极地研究所) | Yeadong Kim |
西班牙 | Comite Polar Espanol(西班牙极地委员会) | Antonio Quesada |
瑞典 | The Swedish Research Council(瑞典研究委员会) | Magnus Friberg |
瑞士 | Swiss Committee on Polar Research(瑞士极地研究委员会) | Martin Schneebeli |
英国 |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 | Henry Burgess |
美国 | Polar Research Board(极地研究委员会) | Larry Hinzman, 副会长 |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