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胞[1][2](blastocyst)又称胚泡[3],是特指哺乳动物受精卵卵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球形囊泡状幼胚;胚胞由桑葚胚中央出腔形成。胚胞结构由内细胞群(inner cell mass, ICM)、滋养层(trophoblast, TE)以及胚胞腔[4](blastocyst cavity)组成。在非哺乳动物中,由于此同阶段的对等构造是一种由未分化的细胞球组成的结构,汉语使用术语 囊胚,而英语改用 blastula。

事实速览 胚胞, 基本信息 ...
胚胞
Thumb
着床前的胚胞
Thumb
人胚胞,内细胞群在右上方
基本信息
卡内基分期英语CarnegieStage3
Days5–9
发育自桑葚胚
发育为原肠胚
标识字符
拉丁文Blastocystis
MeSHD001755
TE英语Terminologia EmbryologicaE2.0.1.2.0.0.12
FMAFMA:83041
解剖学术语
关闭

内细胞群有发育成成体各种结构的潜能,而滋养层则能发育为胚胎外的组织,如胎盘等。分离内细胞群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即可取得胚胎干细胞(ESC)[5][6]

英语 blastocyst 源于古希腊语 βλαστός (blastós,blasto-) 义为“起源、芽、苗、幼枝”(a germ, bud, sprout, shoot),以及 κύστις (kústis,-cyst)义为“解剖囊”(anatomical sac)[7]

参见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