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祖拉Vuvuzela,在茨瓦纳语中又被称为“lepatata”),又作南非大喇叭巫巫兹拉非洲笛呜呜号,是一种长约一米的喇叭。南非球迷常在足球比赛上吹奏[1],吹响呜呜祖拉需要一定的唇部技巧和肺活量;吹奏呜呜祖拉时,会发出单调声音(B),类似于雾笛大象的声音。

Thumb
塑料制作的呜呜祖拉

呜呜祖拉的使用已引起争议。[2]它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对听力构成永久损害[3],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安全问题,例如会令在球场的观众无法听见紧急疏散的宣布[4],以及比咳嗽和呐喊较易导致感冒及流感病毒的大规模传播[5][6]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部分的实况播音员把呜呜祖拉的声音称为“令人烦躁的”、“一群嘈吵的大象的狂奔”[7]、“一群极喧闹的蝗虫”[8] 、“将被宰杀的山羊叫声”[9]和“一个充满愤怒的蜜蜂的巨大蜂箱”[10]。这种乐器响度可以达到127分贝 [11]对未作保护的人耳有极大伤害。[12]2010年6月14日一种新型的呜呜祖拉问世,声称通过调整唇片使其音量下降了20分贝。[11]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1 sources

起源

起源于1970年代的墨西哥体育馆[13]。原本由制成,呜呜祖拉于1990年代在南非走红。凯泽酋长足球俱乐部(Kaizer Chiefs F.C.)球迷Freddie "Saddam" Maake宣称早在1965年就出现从自行车喇叭去掉橡皮吹嘴的制呜呜祖拉。后来他发现这个吹嘴太短,于是加了个长的管子。Maake曾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南非当地比赛和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使用铝制的呜呜祖拉于照片。他说,后来当局认为这种铝制的呜呜祖拉有危险性,所以他找到了个塑料公司,制造了塑料的呜呜祖拉。[14]

2001年,南非马辛斯丹运动公司(Masincedane Sport)开始批量生产塑料制的呜呜祖拉。[15][16]该公司的所有人尼尔·范·斯卡尔奎克(Neil van Schalkwyk)在2001年获得南非啤有限公司(South_African_Breweries)的踢星奖。[17]

也有人认为呜呜祖拉来源于非洲号角乐器“kudu”,但这是有争议的。[18][15]整场比赛中,支持者通过疯狂的吹呜呜祖拉来打击对手。[19][20]

2005年,南非黑人专栏作家、前体育记者Jon Qwelane称呜呜祖拉导致他放弃了观看现场比赛,并将其描述为“来自地狱的乐器”,并敦促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禁止使用该乐器。[21]

这种非洲乐器其实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一些家庭式的小加工厂每日即可生产约15000支呜呜祖拉。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9 sources

词语的由来

关于“呜呜祖拉”词语的由来是有争议的,它起源于祖鲁语,意思是发出“温温”的噪音或者来源于南非俚语,近似于词语“冲凉”。[15]

favicon
1 sources

法律争议

2010年初的拿撒勒浸信会(Nazareth Baptist Church)成员称呜呜祖拉属于他们教堂,并以采取法律措施相威胁,要求球迷停止在世界杯比赛中使用呜呜祖拉。[22]

favicon
1 sources

2009年国际足联联合会杯

Thumb
南非球迷在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上吹呜呜祖拉

呜呜祖拉从2009年洲际国家杯2010年世界杯这两个都在南非举行的球赛中得到人们关注,国际足联担心这种声音会成为足球流氓的武器,企业利用呜呜祖拉做广告。南非足球协会发表了一份演示稿称呜呜祖拉是南非球迷看球的必需品,[2]国际足联在2008年7月决定,允许在世界球赛中使用呜呜祖拉。[23]国际足联主席塞普·布拉特反对禁止呜呜祖拉,他说,“我们不应该让非洲世界杯欧洲化”[24]国际足联允许在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中使用任何乐器,[25]除了一米以上的呜呜祖拉。[26]

一些足球评论员、球员和国际观众争论过关于反对在2009年国际足联联合会杯中使用呜呜祖拉。在意大利对美国的比赛中,BBC体育评论员李·迪臣(Lee Michael Dixon)对呜呜祖拉“非常恼火”。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韩国现代集团和当地一家名为“木星画廊(Jupiter Drawing Room)”的南非广告公司合作,在南非开普敦市的一座未完工的高架桥上面,架设了一个长达114英尺(35米)能鸣叫的呜呜赛拉[27]。这个呜呜赛拉靠装在喇叭口上的几个气笛发出声响,每当世界杯足球赛的比赛要开场的时,它就会吹响喇叭。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27 sources

争议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26 sources

带给比赛的困扰

Thumb
呜呜祖拉上禁止对着耳朵吹奏的警示

FIFA收到许多来自欧洲电视传媒集团的投诉以后,这些集团希望呜呜祖拉被禁止,因为呜呜祖拉的声音覆盖了评论员的声音。在比赛之前,荷兰国家足球队教练范马尔维克(Bert van Marwijk)和西班牙国家足球队中场球员哈维·阿隆索(Xabi Alonso)也呼吁,后者说,呜呜祖拉的声音让球员难以沟通和集中注意力,而且这对气氛没有很大的提升。[28][29] 2010年6月13日,BBC播报Danny Jordaan在比赛中对呜呜祖拉的禁止的考虑。[30] Jordaan说到:“如果有必要,我们愿意“把携带呜呜赛拉的球迷驱逐出球场””,并且“如果让赛场的球员为此引发不满,我们将采取果断措施。”[30]

在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上,播音员要求吹呜呜赛拉的球迷放低音量,否则其他观众无法听到他的播音[31]

赛事期间,许多球员都批评和抱怨呜呜赛拉所造成的噪音。其中,法国队的帕特里斯·埃夫拉(Patrice Evra)直接责难这种高音喇叭导致了他们球队发挥失准[30]。他还说到,从体育场传出来的呜呜赛拉的噪音让球员们在下榻处都无法正常休息[32]。其余的批评还包括,阿根廷球员利昂内尔·梅西(Lionel Messi)抱怨呜呜赛拉的声响妨碍了球员们在赛场上的正常沟通[33],而各家广播公司都抱怨他们评论员的说话声完全被呜呜赛拉的轰鸣给淹没了[32]。葡萄牙队的C罗纳度(Cristiano Ronaldo)也在采访中提到呜呜赛拉的噪音让整个球队无法集中精力于比赛[34]

很多电视观众抱怨,体育场内传出来的背景声效只剩下了呜呜赛拉的声音,而场内观众正常的欢叫声完全被压制了[35]。一名ESPN发言人说,他们会采取措施在他们的球赛直播中降低呜呜赛拉造成的噪音[36]。也有些人认为,那些在开赛前演奏国歌期间所发出的呜呜赛拉的噪音根本就是一种亵渎的行为[37][38]。其余的批评还提到,有些吹鸣呜呜赛拉的更像是为了表达对对方球队支持者的足球文化的蔑视[39]

一名德国音效工程师制作了一个45分钟的MP3声响下载文件,放到网路上销售。据称,它能在比赛电视直播期间对呜呜赛拉所发出的噪音起到“主动降噪”的作用。然而其他科学家对此并不乐观,怀疑其作用[40][41]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4 sources

对呜呜祖拉的支持

有不少评论员认为呜呜赛拉是南非足球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而且为比赛增添了气氛[42][43]英国广播公司的体育评论员Farayi Mungazi认为,这种喇叭的声音是“南非足球的标识音”,而且“能让人体验到南非足球的精髓”。他认为把世界杯带到非洲的同时“要当地人强行接受所谓的欧洲风格”是完全徒劳的[44]。《每日电讯报》的首席体育记者Paul Kelso将对呜呜赛拉的责难描绘为“煞风景”,并认为那些人应当“停止唠叨”[45]

针对批评,世界足协主席塞普·布拉特(Sepp Blatter)回应道:“我早已说过,非洲有着不同的旋律,不同的声音。我不乐见球迷们在自己的国家中被禁止使用他们传统的音乐习俗。你们愿意见到你们的球迷在自己的国家中被禁止按照传统的习俗进行庆祝吗?”[46]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在足球比赛以外的使用

在一些购物中心禁止吹呜呜祖拉[47]。一些世界级别球员抱怨,他们在宾馆房间里被这种乐器打扰[48]。从而加大了他们对耳塞的需求,以防在世界杯其间损伤听力[49]。耳塞在很多药店供不应求,塑料呜呜祖拉的制造商尼尔范斯卡尔奎克开始向球迷出售耳塞[50]

在香港,政改方案香港立法会被进行表决,示威者在立法会外使用呜呜祖拉示威,当官员(如林瑞麟)、建制派和民主党议员发言时,就吹起呜呜祖拉[51]。美国有人召集100人在BP总部外吹呜呜祖拉抗议墨西哥湾漏油[52]台湾泛绿阵营也有人上街以呜呜祖拉反对ECFA[53]这都是在南非世界杯举行期间发生的。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