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吕范年轻时是一名汝南郡的县吏,容观貌美之人。同乡的刘氏漂亮且家财富有,吕范往求亲。刘氏的母亲嫌弃吕范,不打算答应,但是刘氏说:“您认为吕子衡是永远贫穷的人吗?”于是决定嫁予吕范。
后来吕范避难至寿春,当时在袁术麾下的孙策认为吕范与众不同,吕范将自己的百余名门客交由孙策指令。当时孙策的母亲吴夫人[2]身处江都,孙策派遣吕范迎吴夫人回曲阿,让母亲暂栖于舅氏吴景之处。徐州州牧陶谦认定吕范是袁术的内应,把吕范抓拿和拷问。吕范的亲客和门客知情后,把吕范解救回来。
当时只有吕范和孙河经常伴随孙策,跋涉辛苦,就算有危难也不会逃避,孙策也当吕范亲戚对待,每次升堂,饮宴都在吴夫人的面前。[3]
吕范之后跟随孙策攻破庐江,随军东渡长江,向江东地区进军。吕范率军在横江、当利一带击败张英、于麋等众,南下攻陷至丹杨、湖孰,受领湖孰相。孙策攻克秣陵、曲阿后,收编了笮融、刘繇的余部,增派给吕范兵士二千及马五十匹。此后吕范出任宛陵令,击败丹阳贼寇,回到吴郡后升任都督[4]。
其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据地自守,屯于海西,并与当地豪强严白虎勾结。于是孙策亲自带兵征讨严白虎,另遣吕范与徐逸攻打陈瑀,吕范军队大败敌军,并且斩下大将陈牧的首级,陈瑀败投袁绍。此后吕范跟随孙策攻打在陵阳的祖郎、驻守勇里的太史慈,先后平定七个县,拜为征虏中郎将,又出征江夏郡,回来平定了鄱阳地区。
200年,孙策病逝,吕范回到吴郡奔丧。此后孙策的弟弟孙权接掌东吴势力,继承军队,再征江夏,吕范奉命与重臣张昭留守根据地吴郡。
208年,赤壁之战中,吕范跟随周瑜破敌有功,战后官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受彭泽、柴桑、历阳三地奉邑。
之后,刘备亲自来到建业与孙氏结为姻亲,吕范曾建议软禁刘备,然而其计最终没有实行。
后来吕范迁任平南将军,屯军柴桑。219年,当孙权正要背盟偷袭刘备驻守荆州的大将关羽前,曾到过吕范的家跟他说:“如果当初听从你的建议,今天就不必劳师动众了。如今我将逆流攻讨关羽,你要帮我守卫好建业。”结果孙权成功讨破关羽,之后回师迁都武昌。吕范拜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理旧都建业,并监督扶州以南直至南海地区一带的军队,食邑溧阳、怀安、宁国。
后来,魏将曹休、张辽、臧霸率军进攻东吴,吕范领五军(2~3万人)并率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在洞口县一带拒敌。其时吕范受封前将军假节,并改封南昌侯。可是当时前线遭逢大风,水军船只相继倾覆,士卒亦多堕水受溺,船队被吹到敌人岸上的军营,受到曹休等敌人攻击,溺死和阵亡者共损失数千人,军需物资亦被吴宗室的孙朗误烧,无力重整军势,于是撤军还守。[5]成功引残余大军返还,吕范仍被任命为扬州牧。
黄武七年(228年),吕范迁任大司马,可是印绶尚未下发便因病逝世。孙权为其素服举哀,并遣使者追赠印绶。在回建业的路上,孙权经过吕范坟墓,仍忍不住悲呼:“子衡!”并且泪流不止。孙权回都后,更下令以太牢之礼(猪、牛、羊三牲齐备谓之太牢,是古时天子祭祀社稷天地所用的大礼)祭祀吕范。吕范死后,其长子因已先死,故此由次子吕据袭爵。
州内官民如陆逊、全琮与及其它贵族公子,面对吕范时都会肃然修敬,不敢轻慢失仪。
吕范为人虽然崇尚奢华,对于居所服饰都甚讲究,经常大耗财帛以追求卓越,其生活之奢靡在当时可谓无人能及。不过吕范会以公事为先,仍然做到奉公守法,工作认真,因此孙权常因其忠诚而欣赏吕范,而不会怪责其奢侈的生活态度。虽然有人向孙权进言,但是孙权用管仲逾礼的例子驳斥,认为吕范“足作军容”,“何损于治?”。
另一方面,吕范是一个公正严谨的人。在他初从孙策时,孙策让他主管财政,年幼的孙权曾想私底下向吕范多求财帛,然而吕范往往不肯答允,而且表现决绝,必定向孙策报告,从来不擅自给孙权任何便利,其守正尽责的行为在当时深得众望。后来孙权守阳羡长,曾经挪用公帑作私人用途,功曹周谷为免被孙策得知其事,便会在财务纪录上为孙权作伪证以饰其非,让孙权的行为得以保密,曾经令孙权对其相当欣赏。可是当孙权长大后,继承兄业统领大事,深通治国之道的他,认为周谷做事因私废公,不宜信用;而吕范为人忠诚可靠,因此倍加信任。
吕范的长子早逝,次子吕据继承了吕范的职位,官至骠骑将军、假节。太平元年(256年),吕据领军在外时东吴政权内部再次发生权力斗争,他遭到权臣孙𬘭迫害,虽然手下都劝他归降曹魏,但他耻作叛臣,于是自杀。死后吕氏三族被夷。
孙策与吕范弈棋,吕范忽然向孙策说:“现在将军(指孙策)您的事业日臻鼎盛,手下士众数量亦与日俱增,可是就连身处远地并未随军的我,亦曾听到关于我军士卒纲纪不整的消息。既然如此,我愿意暂领都督之职,为将军统领一部分军队。”孙策听罢,便说:“子衡啊,你已经是一名士大夫了,手下亦有大军,经常在外立功,现在又岂可屈就一个职级较低的身份,去管理军中的琐碎事务呢?”吕范回应说:“我不认同。我之所以舍弃我的故乡而跟随将军,并不是为了养妻活儿的私情而已,而是希望借此得以济世救民。如今我们就像是坐在同一艘船上,正要渡过大海,若果有任何事稍为失误,我们都会为此而失败。因此我不只是为了将军您而作出计划,我也在为自己打算啊!”孙策知道吕范的好意,但只微笑,不发一言。于是吕范向孙策告辞后,便出外脱掉文官的衣物,穿着袴褶,手执马鞭,到军中自称已领衔为都督,要管理军事。孙策见状不得已,唯有正式授权予吕范,让其协助管治军政。自此军中威令谨严,部队紧执军法,纪律亦日趋严整。
孙权迁都建业,与文武大臣开大会时,向严畯说:“我以往曾经将鲁子敬(即鲁肃)比作邓禹,将吕子衡比作吴汉,而你们众人都未有作出回应,现在有什么结论了吗?”严畯退席后便向孙权说:“臣未能解通您的暗示,如果您只是纯粹赞誉鲁肃与吕范的话,这两个比喻就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孙权解释说:“当年邓禹见光武帝的时候,光武帝只是受命于更始帝,担任大司马抚军于河北,尚未有成为帝王的志向。邓禹便劝勉他鼓起复兴汉业之心,因此光武立国可说是由邓禹之论以开其端的。鲁肃为人英爽,又多计略,首次跟我谈论大事时,便已论及成就霸业之计,这一点与邓禹十分相似,因此我以其为比喻。吕子衡为人忠笃亮直,虽然有崇尚奢华的毛病,但他能做到处处以公务为先,因此这并不能成为他的缺点。自从他离开袁术跟从兄长以来,吾兄作大将,他就担任部曲,此后经常为兄长的事情忧心,更请求自为都督,协助兄长管理军务,一直勤奋不已,这一点与吴汉十分相似,因此我又以其为比喻。这两个比喻都有其根据,并不是纯粹因我个人好恶而随意提出的。”严畯听罢方才感服。
曾经,有人向孙权告状说吕范与贺齐二人在衣着方面过分奢华绮丽,服饰甚至有僭越王者的嫌疑,孙权回应说:“当年管仲亦曾做过逾礼的行为,但齐桓公能加以包容,结果亦不损其霸业。如今子衡(吕范)、公苗(贺齐)二人,根本没有犯上管仲那种程度的过失,他们只是精好于器械,在舟车用物方面追求严整而已,这能建立出强悍的军容,对其治军又有何损失呢?”,听到孙权对二人信任的回应后,状告者再也不敢说二人是非。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范初登场于第十五回。其时孙策正屈处袁术军中,郁郁不得志,在某次筵席之后与旧臣朱治商议独立之时。当时作为袁术谋士的吕范,知道孙策必有所为,在听到孙策的大计后,便提出要带领门人跟从孙策。三人在商议过程中,孙策提及有传国玉玺于手,吕范认定袁术得此后必肯借兵予孙策,结果果然成功借得军队,自此吕范便随孙策建立基业。
在第二十九回中,孙策将要怒斩于吉,吕范为救于吉,便提出让于吉求雨赎罪的建议。可惜尽管于吉求雨成功,孙策仍坚持要把于吉杀掉。在第四十四回中,赤壁之战前夕,吕范与诸葛瑾态度一致,偏向投降求安。当周瑜决定开战后,吕范与朱治共同担任四方巡警使,催督六部官军。
在第五十四回中,赤壁战后,孙权与刘备表面为盟友,实则互竞诡谲。其时周瑜献美人之计,欲以孙权之妹许配刘备,让刘备入赘为东吴女婿,当时孙权认为说媒的任务只有吕范能胜任,于是就命吕范向刘备提亲。吕范便以“人不可中道而废人伦”与及“两家结秦晋之好”为由,说服刘备接受亲事。然后吕范便一直充当女方媒人之务,参与对付刘备计划。当刘备到甘露寺见吴国太之时,吕范更建议伏刀斧手以斩杀刘备,然而失败告终。
在第七十六回中,孙权命吕蒙为督,偷袭荆州,追杀关羽,将其迫到麦城。孙权在正式出军要擒关羽前,吕范要求进行卜卦,结果求得“地水师卦”,更有玄武临应,主敌人远奔。在次回吕范再次卜卦,知道关羽即将从麦城中突围而出,投西北方而走,并必于亥时就擒,结果成功擒住关羽(玄武与亥时之卦,与第七十三回中关羽所作黑猪之梦有所对应,玄武对应黑色,亥时对应动物是猪,正史占卜者应为吴范)。
在第八十五回中,陆逊统领吴军将举国来侵的刘备击退后,曹丕乘蜀吴交战之时安排曹仁、曹休、曹真三路袭吴,然而吴军早已有所准备,遣诸葛瑾引兵在南郡抵抗曹真,令朱桓引兵当住濡须以拒曹仁,吕范则受命抵御曹休,并成功击败曹休等人(历史是洞口之役的吕范被曹休等人击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