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学家(1900-196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向达(1900年2月19日—1966年11月24日),字觉明,号觉明居士、别署方回、佛陀耶舍,男,土家族,湖南溆浦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家,版本目录学家,翻译家。[1]
1900年2月19日生于湖南溆浦县,当地向姓为土家族人,与湘西北土家族向姓两地同源[2]。1911年入湖南溆浦县麻阳水溆府小学堂学习。1915年入长沙明德中学学习。1919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于化学系。1920年转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专攻历史学。1924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南高改建为东南大学)历史系。
1925年至1930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期间翻译出版《世界史纲》、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黑水获古记略》、《敦煌获书记》和勒柯克的《高昌考古记》。
1928年秋冬之际在南京国学图书馆任采访部主任半年。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写经组组长。1934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半年因出国辞去。1934年8月被北平图书馆作为交流研究员派往英、法、德三国著名图书馆研究流失海外的中文古典典籍。
193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整理中文史籍,抄录《指南正法》、《顺风相送》等中国古籍。1936年到伦敦大英博物馆研究所藏敦煌写卷,著《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又到意大利梵蒂冈图书馆抄录来华天主教传教士资料。1937年到德国柏林研究普鲁士科学院所藏中国国西北地区的壁画和写卷。1938年到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研究由伯希和掠去的敦煌写卷。8月自法国回国,取道香港,越南,昆明,贵阳。10月回到湖南溆浦老家。
1939年3月离开湖南溆浦老家,至广西宜山在浙江大学任教半年。9月去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1942年-1944年任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北史地考察团考古组组长两次赴敦煌考察。期间用“方回”署名在重庆大公报1942.12.27日28日30日连载发表《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以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
1945年冬回到昆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6年9月北京大学复校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7年7月北大休假,到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工作,并在中大历史系兼课。1948年暑假回到北京大学。
1948年2月代表中央博物院至台湾筹备展览。1948年7月-1949年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9年2月北京被中共占领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图书馆馆长毛子水离开北京后受临时“校务委员会”委托代管北京大学图书馆。解放军进城后北大接受军管,始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到1957年被免职。
1951年3月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志愿军。回国后6月参加“赴朝慰问团宣讲团”赴西北宣传志愿军事迹,顺带考察了新疆多处古迹。10月回到北大。
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3][4][5]。史学会成立后,即着手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由徐特立、范文澜、翦伯赞、陈垣、郑振铎、向达、胡绳、吕振羽、华岗、邵循正、白寿彝为总编辑委员[6][7]。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大右派”。解除一切职务,一级教授降为二级教授。1958年-1960年主持《中外交通史籍从刊》。1959年摘去“右派”的帽子。1964年南下广州中山大学晤陈寅恪并发表《敦煌学六十年》的讲演。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66年11月24日在北京阜外医院因病逝世。
1978年11月20日向达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1980年获得平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