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越人,是古代中国岭南东部地区的主体部族,也是该地的原住民部落,源自百越,种族上属蒙古人种。“南越”是指南越部落,同时也是岭北华夏部落对岭南百越(亦称“百粤”)的诸部落总称,岭南各部越人曾经建立西瓯、雒越、南海国、文郎国与南越国等国家。
百越南越 史前-前221 | ||||||||
秦朝南海郡 前221—前206 | ||||||||
南越国 前206—前111 | ||||||||
西汉交趾刺史部 前111—8 | ||||||||
交趾刺史部(邓让割据) 8-30 | ||||||||
东汉交趾刺史部 30—191 | ||||||||
交州刺史部(士燮割据)191—226 | ||||||||
孙吴广州 226—280 | ||||||||
晋朝广州 280—420 | ||||||||
刘宋广州 420-479 | ||||||||
萧齐广州 479-502 | ||||||||
萧梁广州 502-557 | ||||||||
陈朝广州 557-589 | ||||||||
冼冯政权 589—689 | ||||||||
唐朝岭南道 689—907 | ||||||||
后梁岭南道 907—917 | ||||||||
南汉 917—971 | ||||||||
宋朝广南东路 978—1279 | ||||||||
元朝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司 1279–1354 | ||||||||
何真政权1354–1368 | ||||||||
明朝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368–1646 | ||||||||
清朝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1646–1911 | ||||||||
中华民国广东省 1912–1949 • 中华民国粤省军政府 1911–1912 • 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 1917–1921 • 广州中华民国政府 1921–1922 • 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1923–1925 • 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 1931–1936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 1949至今 |
百越并非民族概念[注 1],只是古代南方各部落的泛称,或者说,是对主要居于中国南部及越南北部的古代越人总称。而南越人是百越的一支,居于汉地南部(广东)。在中原华夏居民大量迁移到岭南以前,南越人一直是岭南东部地区的原住民 [1]。
南越人是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古代部落,聚居于岭南,主要分布于广东的珠江流域和韩江流域。虽然当时岭南地区至少形成大约驩兜、缚娄、阳禹、伯虑、苍梧、西呕、儋耳、雕题(与儋耳同位于海南岛)、骆越(主体位于今越南境内)等九个土邦,但仍是属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并未发展出奴隶、封建制度的意义上国家,亦没有私有制、经济系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元素[2][1]。
随着秦始皇南征百越,中原居民持续南迁,原住民南越人与北方南来的岭北中原移民长期杂居,于是岭南东部的南越人逐渐与中原人融合形成汉民族,主要分布于现在的中国广东,而岭南西部的土著居民如西瓯、雒越等部落后来各自演变为京族、黎族、壮族等民族[3][4],主要分布于现在的中国广西、海南、云南东南部及越南北部等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