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极蠓

南极蠓(学名:Belgica antarctica)是南极独有的一种昆虫,其体长约2至6毫米,是南极洲体型最大纯陆栖生物,其生命周期为2年[1][2]种加词antarctica”意为“南极洲的”。

事实速览 南极蠓, 科学分类 ...
南极蠓
Thumb
两只南极蠓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双翅目 Diptera
科: 摇蚊科 Chironomidae
属: Belgica属 Belgica
种:
南极蠓 B. antarctica
二名法
Belgica antarctica
Jacobs, 1900
Thumb
关闭

19世纪末,比利时南极科考英语Belgian_Antarctic_Expedition南极半岛热尔拉什海峡附近首次发现了这种摇蚊[3]。此后,研究者对该物种的采样范围逐渐向南延伸,其分布范围也一路南扩,超过了南纬69°,目前,南极圈里只发现了这一种原生的昆虫[3]

南极蠓能生存于南极,是因为其体内的血淋巴主要成分为赤藓糖醇葡萄糖海藻糖,这降低了其体内冰点,且其可自适应环境让自己能在极寒环境下进入脱水状态,这进一步降低了体内冰点,加上其大部分时间生存于冰雪下土壤的保温环境中,使其耐旱能力较强[3]。202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该昆虫具有主动滞育与被动冬眠两种休眠状态,这进一步有利于其生存[1]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