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冕座R是特殊的低质量黄超巨星,它是北冕座R型变星的变星原型,以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光度会明显的黯淡几个星等。北冕座R的视星等通常在6等左右,刚好在裸眼可见的极限范围。但每隔几年会有几个月黯淡至14等,然后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会逐渐回复到原来的亮度,因此被昵称为淡出星或逆向新星[10]。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0 | |
---|---|
星座 | 北冕座 |
星官 | |
赤经 | 15h 48m 34.4149s[1] |
赤纬 | +28° 09′ 24.296″[1] |
视星等(V) | 5.71[2] (var) |
特性 | |
光谱分类 | G0Iab:pe |
U−B 色指数 | 0.13[2] |
B−V 色指数 | 0.60[2] |
V−R 色指数 | 0.45[2] |
J−H 色指数 | 0.275[3] |
J−K 色指数 | 0.800[3] |
变星类型 | R CrB[4] |
天体测定 | |
径向速度 (Rv) | 27.83[5] km/s |
自行 (μ) | 赤经:-2.10[1] mas/yr 赤纬:-11.52[1] mas/yr |
视差 (π) | 0.04 ± 0.37[1] mas |
距离 | 6,200[6] ly (1,900[6] pc) |
绝对星等 (MV) | −5.85[6] |
详细资料 | |
质量 | 0.8-0.9[7][8] M☉ |
半径 | 100[9] R☉ |
表面重力 (log g) | 0.15[6] |
亮度 | ~19,000[6] L☉ |
温度 | 6,900[6] K |
其他命名 | |
参考数据库 | |
SIMBAD | 资料 |
历史
北冕座R的变异性是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皮戈特在1795年发现的[11],它被称为北冕座变异[12],是北冕座的一颗变星。在1935年,它是第一颗通过光谱分析显示与太阳有着不同化学成分的恒星[13]。
变化性
北冕座R是这一类变星的原型,迄今只有三颗北冕座R型变星是肉眼可见的,另外两颗是人马座RY[14]和半人马座V854 [14]。多数时间,它在定义不明确的40天和51天的周期显示0.1星等的变化。这些对应于略低于one M☉极端氦星的径向脉冲的第一泛音基调[7]。
北冕座R从正常的6等星变得黯淡的时间间隔是不规则的,可以长达几年到几十年,变暗的时间则从几个月到甚至几年;也没有固定的极小值,光度变化可以从可见的6等到昏暗的15等,在较长波长的变暗比较不明显。正常而言,当抵达极小值之后,几乎就会立刻开始返回最大亮度,但是偶尔也会中断,先变暗再变亮。这种不规则的黯淡是北冕座R型变星的定义特征,被认为是由于碳在恒星的周围凝结成烟尘。
在2007年8月,北冕座R开始黯淡至前所未有的最低限度。它在33天降至14等,然后继续缓缓变暗,在2009年6月跌破15等。然后它开始同样缓慢的增光,2011年底尚未达到12等。这是异常和持续最久的最低光度,甚至长过1962年至1967年的5年最低光度。然后,北冕座R继续黯淡至接近15等,在2014年8月,仍然低于10等,期间已经长达7年。在2014年后期,北冕座R迅速憎光至7等,但又开始变得黯淡。当2015年5月,它的亮度大约是8等[9]。
光谱
北冕座R在最大光度时清楚的显示是晚期的F型或早期的G型黄色超巨星 ,但有着特异的频谱。缺乏氢线或是很微弱,而氰(CN)和C2的碳线和分子谱带异常强劲。氦线和像是钙金属的谱线也如预期的存在[15]。
频谱是变化的,在光度变暗的其间最为明显。平常的吸收光谱被发射谱线取代,特别是HeI、CaII、NaI、和其它的金属。这些谱线有时很狭窄,氦的谱线有时显示天鹅座P的轮廓。在极深的极小值,很多的金属线会消失,但Ca的双线依然强劲。 In deep minima, many of the metal lines disappear although the Ca doublet remains strong. 在深极小值,很多的金属线消失虽然 Ca 偶极子依然强劲。[OI]、[OII]、和[NII]的星云禁制线也能在这时检测到[9]。
在北冕座R最大值时的谱线,强烈显示氢被耗尽,而氦是占著主导地位的元素,还有碳也强烈的增强。在极小值时,光谱显示发展的碳云遮蔽了光球,留下了可见的色球谱线。
性质
北冕座R大约90%是氦,其余的绝大多数主要是碳,而氢少于1%[16]。碳丰度的增加有资格成为极端氦星。
脉动模型建议北冕座R的质量大约是0.8-0.9 M☉,而众所皆知的合理最高温度在6,900K,在光度衰退的过程中光球似乎被冷凝的灰尘遮蔽。 北冕座R的距离并未精确的测出,但估计在1.6Kpc。依据氦星模型估计的亮度大约是19,000 L☉,恒星的半径大约是100 R☉。参考在大麦哲伦星系,距离已经知道得相当准确的北冕座R型变星,北冕座R的绝对星等是 -5.85等[6]。
形成
北冕座R的形成有两种主要的学说:两颗白矮星的合并,或在后渐近巨星分支(AGB)非常晚期的氦闪。后AGB星的模型计算,北冕座R的外围会有约0.6 M☉的气体包围着,所以它被认为是碳氧白矮星和一颗氦白矮星合并形成的[17]。 合并的理论难以解释在大气层中检测到值得注意的锂,但这是后期氦闪的自然结果[8]。
光度下降
这种行为的原因被认为是中心恒星大气层的碳粉尘定期集结。亮度的突然下降可能是粉尘快速凝结,导致很多恒星的光被阻挡造成的。粉尘被辐射压逐渐驱散的结果,使光度恢复到正常。
直接用哈伯太空远镜观测的影像显示方圆2,000天文单位的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尘埃云,对应着一连串定期弹出的细尘(约5nm的颗粒),伴随着恒星风和粗尘(由0.14μm的颗粒组成)[18]。产生遮蔽的碳云凝结似乎发生在不断扩大的激波区域的前缘,并且越来越靠近恒星[9]。已在北冕座R的周围检测到宽约4pc,包含25K约2 M☉的粉尘壳[8]。
大众文化
哈尔·克莱门特(英语:Hal Clement)科学幻想短篇小说《冷锋》以北冕座R作为主角,该文刊登于1946年《惊奇超级科学故事》杂志(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模拟科幻小说与事实》前身)。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