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崁武术的三大流派中,总共衍生出四个武馆系统,分别是勤习堂、振兴社、武野馆及振兴馆。

约在道光年间逐渐发展出来,尾欠的金狮连阵武野馆系统,头欠的振兴社系统,相传都是来自诏安客家的武师所传,另外还有在七欠范围之外的西螺街上,发展出以太祖拳为主的勤习堂系统。头嵌振兴社阿善师的金鹰拳,振兴社系统在西螺街上又分支出振兴馆系统。第四嵌金狮连阵武野馆,金生师的布鸡拳,当时的在土库牛埔一带的土匪猖獗,地方人士皆会习武自保并抵御土匪侵扰。

勤习堂

勤习堂是由廖懋昭(万得师)于光绪年间取得武秀才,在二十四岁尽得高荣师真传所创,因为高荣师期许习武者唯有“勤习”才能练就一身好功夫,遂将武馆代命名“勤习堂”。西螺当时武师均擅长北管文武场乐器(锦城斋)成员。当时西螺街流传一段佳话:“听曲市仔头锦城斋,看武街仔尾勤习堂”。

勤习堂的拳法基础为太祖拳系统,相传源自以武术见长的宋太祖赵匡胤,勤习堂开馆以红纸、香炉奉祀祖师,主祀宋太祖、白鹤仙师及观音佛祖;此外,还有达摩祖师、福德正神及九天玄女等,其中又以宋太祖为祖师居中位,彰显勤习堂的武术是以太祖拳为入门拳种。太祖拳讲究刚、猛、紧、稳、小等基本原则,拳技的内容在西螺地区最称大宗,以太祖拳为主体,另外包含蝶拳、鹤拳、虎拳、蛇拳及猴拳等,可谓台湾武术中的百科全书,显见其博古。现依类分述:

第一:勤习堂的太祖拳分成基本套路及进阶套路两部分,合称为“三十六套内”,基本套路又称为“六路内”,共有九式拳套,包括:拳母、二斩、三斩、四斩、五斩、六路头、六路尾、倒踏三角、倒坐莲等;进阶套路又称为“六路外”,共有二十七式拳套,包括:天师扣印、流盘、九步、工字拳、盖四门、四门滚浪手、四门绀踢、败马四门、车栓、七目、蹬钱、小七璋、大七璋、小连盘、大连盘、小仁义、大仁义、倒踏四门、献胛、美人梳妆、九美梳妆、一角战、二角战、三角战、梅花拳、二斩插手、上尾野等。其中美人梳妆、九美梳妆的手技包括新娘拜手、挽发照镜等,充满阴柔之美,归类为“姑娘拳”。此外,尚有“三十六套外”的套路,包括内八卦、外八卦、十八刁潼头、十八刁潼尾、十八罗汉拳、米筛八卦等套路。

第二:太祖蝶拳包括蝶头、蝶尾、四门变化蝶、单头蝶、双头蝶、梅花蝶、拜马蝶、冲天蝶、过肢蝶、卷手蝶、乌鸦蝶、三蝶、港尾蝶等十三式套路。

第三:太祖鹤拳包括鹤仔、安鹤、川鹤、丁鹤、四门鹤、四门讨吃鹤、外丁鹤、外鹤母、鹤母、鹤椎、外鹤、独鹤、单肢鹤、独脚鹤、短肢鹤、断翼鹤、铰剪鹤、冲天鹤、孵蛋鹤、外骏鹤、骏身鹤、举翼鹤、八卦鹤、无影鹤等二十四式套路。

第四:另有虎拳套路包括虎拳头及猛虎出林两套,蛇拳有毒溜与毒啄两套,猴拳有上盘、中盘及下盘三套。

参见

参考文献

  1. 廖君达. 〈勤習堂源流考〉,《海峽兩岸南少林武藝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 台中: 台湾武艺文化研究协会. 2005 (中文).
  2. 廖君达. 〈勤習堂源流及武術初探〉,《2008年閩台南少林傳統武術交流大會研討會論文》. 《2008年闽台南少林传统武术交流大会研讨会论文》. 2008 (中文).
  3. 郭应哲,廖君达, 陈文雅. 中部地區客家武藝文化田野調查研究計畫. 台湾.
  4. 召集人兼编审;郭应哲 研究员;陈文雅、李邦豪、廖培成(本文主要撰述者). 〈西螺勤習堂核心套路六路內擇要〉. 台湾武艺文化研究协会. 2010 (中文).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