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棠(1844年—1894年9月4日),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是晚清1884年新疆建省后第一任巡抚,湘军出身,曾经平息太平天国、陕甘回变、随左宗棠收复新疆;著作《刘襄勤公奏稿》。 早年 父亲刘厚荣、叔刘松山皆是湘军军官;自幼为祖母养育,10岁时父亲在岳州被太平军杀害,即长至江西叔部投效湘军,初为湘军司令部所在“祁门大营”护卫建功,叔侄二人皆为曾国藩赏识。 1864年平定太平天国后,与叔刘松山续剿捻军屡建战功。 收复新疆建省 1862年起,新疆地区陷入动荡。 1876年二月,刘锦棠统兵自甘州(今张掖)移“敌前司令部”至肃州(今酒泉);七月,左宗棠统三路清军,令刘锦棠领湘军25营13000兵马,与八旗满将金顺统40营清军21000兵马,共34000兵为先锋主力,出甘肃星星峡入新疆,一举夺回失陷14年的乌鲁木齐。 时钦差大臣崇厚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约内容传回北京紫禁城,朝廷大表不满,遂续敦促左宗棠续增兵新疆。 光复乌鲁木齐后,金顺扫荡北疆,刘锦棠扫荡天山南路,皆建战功;朝廷改派曾国藩子曾纪泽与俄国重新谈判,争取国族权益完全无损。 主要活动 甘肃新疆巡抚(1884年-1889年) 刘松山在金积战役前期被回将诈降而殉职,其侄刘锦棠接替指挥。在马化龙投降后,刘锦棠依律凌迟处死马化龙全家。 维族敬爱不舍 刘锦棠在新疆担任巡抚五年任内,勤政爱民,鼓励植树灌溉,率领湘军开垦沃田牧场遍天山南北,比起白彦虎教狂立国不问民生,刘任内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又安定,化许多沙漠为甘泉绿洲,乘凉杨柳随风飘,成为“塞外江南”赞美誉。 当刘锦棠离职返湖南时,新疆维族民众扶老携幼数十万人,立于道旁拥挤至几乎让刘回不了家,甚至放声大哭希望刘续任巡抚勿离新疆,清史稿颇盛赞刘新疆政绩斐然杰出。 延伸阅读 [编] 《清史稿/卷454》,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著作 《论刘锦棠在西北》 陈旺城 著 开南管理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通识研究集刊 第二期 2002年12月 《清史稿》卷454 督抚列传 参见 人物主题 湖南主题 新疆主题 军事主题 历史主题 甘肃新疆巡抚 左宗棠 湘军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洋务运动 湖湘文化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