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地铁(英语:premetro)一般是指有些在修建过程中部分或全部路段按照地铁的水准修建的轻轨或有轨电车系统。这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以地下隧道穿越市中心,以便日后升级成地铁[1][2]。因为修建隧道或独立路线的造价不菲,有些准地铁未能顺利升级成为地铁,譬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准地铁及奥地利维也纳的准地铁。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M%C3%A9tro_L%C3%A9ger_Charleroi_-_LRV_7504_in_Parc_station.jpg/640px-M%C3%A9tro_L%C3%A9ger_Charleroi_-_LRV_7504_in_Parc_station.jpg)
另外一些被称为准地铁的通勤铁路系统则因为其轨道并不与其他列车(如城际、区域或长途列车)共用,或因其客量较高,所以具潜质升级成标准地铁系统。例子包括瑞典哥德堡郊区的部分轨道交通线路、英国利物浦的默西塞德铁路和格拉斯哥的通勤铁路系统。
历史
1893 年,法国马赛成为了第一个将其位于市中心的部分有轨电车线路路段地下化的城市。马赛有轨电车亦同时于地下隧道设立了诺阿耶站。下一个显著的例子为于1897年落成、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特里蒙特街地铁隧道,今天是该隧道是波士顿轻轨绿线的一部分。这些早期的隧道只是为了减少有轨电车对市中心地面街道造成拥堵,而不是为了以后转换为地铁服务。[3] 几条早期的有轨电车隧道,包括施坦威隧道(Steinway Tunnel,现属纽约地铁IRT法拉盛线)和东波士顿隧道(现属波士顿地铁蓝线),后来都改为地铁运营。然而,与地铁隧道相比,由于有轨电车隧道的高度和阔度普遍较小、弯度较急和坡度较大,如地铁车辆需要直接使用未经改造的有轨电车隧道,其大小及长度均会受到限制。[3]
现代的准地铁概念则起源于 1960 年代西德的城铁。当时西德的汽车拥有量上升而导致交通拥堵加剧,引致当地各大城市开始建设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慕尼黑及纽伦堡决定兴建地铁系统,柏林及汉堡则计划延伸现有的地铁路线,但其他绝大多数的西德城市则打算先逐步升级市内的有轨电车系统。这些城市没有立即建造昂贵的地铁线路,而是只建造了市中心的隧道。它们可以在短期内被现有的有轨电车线路使用,并打算在以后进行全面的地铁改造——因此是“准地铁”。[4] 这个想法在 1970 年代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比利时,在那里,此类系统被明确命名为准地铁 (premetros)。[4]
现时为有轨电车/轻轨的准地铁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于市中心设有地下路段的有轨电车/轻轨路线均属于准地铁。若该路线从规划、建造甚至到营运阶段时都没有未来改造成地铁的打算,则不属于准地铁。
另外,部分城市则在地铁系统兴建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建造全段线路,因此改为放弃建造地铁,已建成的地下隧道改为供有轨电车/轻轨使用。在波兰克拉科夫,其火车总站的地区曾于1974年开展该市第一条地铁线的地下隧道建造工程。然而,该隧道至1989年仅完成火车总站月台下方约180米的路段。1994年,克拉科夫市总体发展规划获得通过,其中放弃了地铁建设,转而建设快速有轨电车。因此,克拉科夫快速有轨电车于市中心使用的隧道原本计划为地铁隧道。[5] 此类系统除非将来有重新改造成地铁的打算,否则亦不属于准地铁。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准地铁:该准地铁为于1987年落成、长7.4公里的轻轨线。该线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并于较接近市中心一侧的终点连接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E线。布宜诺斯艾利斯曾计划兴建更多的准地铁路线,但阿根廷的铁路私有化后,其余准地铁的兴建工程被不断拖延,最终只有该线(计划时称为准地铁E2线)落成。[6] 其他未落成的准地铁路线大多数被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路线取代。
奥地利 维也纳准地铁:维也纳曾拥有两段准地铁隧道,其中较为接近市中心的一段已获纳入为维也纳地铁2号线的一部分。另一段位于市中心以南的准地铁隧道曾计划供将来的维也纳地铁5号线使用,但计划未被落实,因此现时由维也纳电车使用。[7][8]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3/De_Lijn_Hermelijn_Lijn_5_Opera_Premetro.jpg/640px-De_Lijn_Hermelijn_Lijn_5_Opera_Premetro.jpg)
准地铁位置 | 国家 | 路线名称/所属系统 | 开通年份 | 车站数目 | 路线长度(公里) |
---|---|---|---|---|---|
布宜诺斯艾利斯 | ![]() |
准地铁E2线 | 1987 | 17 | 7.4 |
维也纳 | ![]() |
维也纳准地铁 | 1969 | 8 | 3.4 km(2.1 mi) |
安特卫普 | ![]() |
安特卫普准地铁[10] | 1975 | 12 (另外还有7个车站不在使用中) |
8.1 |
布鲁塞尔 | ![]() |
布鲁塞尔电车[11] | 1972 | 15 | |
沙勒罗瓦 | ![]() |
沙勒罗瓦地铁[12] | 1976 | 48 | 33 |
都柏林 | ![]() |
都柏林轻轨绿线[13] | 2004 | 35 | 19 |
波兹南 | ![]() |
波兹南快速电车[14] | 1997 | 8 | 8.1 |
伏尔加格勒 | ![]() |
伏尔加格勒都市电车 | 1984 | 22 | 17.3 |
克里维里赫 | ![]() |
克里维里赫高速电车[15] | 1986 | 11 | 17.7 |
旧金山 | ![]() |
旧金山轻轨[16][17] | 1980 | 33 | 59.2 |
波士顿 | ![]() |
波士顿轻轨绿线 | 1967 | 65 | 38.1 |
纽华克 | ![]() |
纽瓦克轻铁 | 1935 | 17 | 10 |
费城 | ![]() |
宾夕法尼亚州东南地区交通局的五条有轨电车线 | 1906 | 16 | 63.7 |
佛山 | ![]() |
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 | 2021 | 15 | 14.345 |
现时为通勤铁路的准地铁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