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委员会(英语:Committee on the Promotion of Civic Education,CPCE)是香港特区政府专责处理公民教育的公营机构,于1986年5月成立。
职权范围
就目前推广公民教育意识和责任的计划和活动[1]﹕
- 研究及讨论公民教育的目的、范畴及推行方法,并提出建议,包括制订推广国民教育的策略及计划,促进政府、志愿机构、青少年组织、地区及社区团体之间在推广国民教育方面的合作;
- 联络并协助政府各部门和社区团体提高市民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及
- 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推广公民及国民意识,承担相关责任并参与有关事务,同时提供指引和协助。
历任主席
委员会成员
过往新闻
2004年10月,委员会负责统筹《心系家国》宣传短片,以软销方式“提高市民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及香港与国家关系的认知”;有市民认为此举有“洗脑”之嫌,时任主席的香灼玑否认有关说法[8] 。
2006年8月,时任公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香灼玑被传媒揭发,涉嫌将仓库地段改建豪宅自住,他在事件扰攘逾一星期后主动向政府呈辞主席一职。
公民教育委员会在2010至2011年度共进行四次会议,在27名委员当中只有7人全数出席、4人出席三次、10人出席两次、6人只出席了一次;而委员会辖下的国民教育小组,开会及出席情况更为欠佳,在13名组员当中仅有5人百分百出席、4人出席了一次会议、4人完全缺席,完全缺席者包括马学嘉、戴希立、伍翠瑶及陈勇[9] 。
公民教育委员会2016/17年度有4名委员缺席所有会议,包括身兼教联会理事的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陈英凝、本身是理文造纸主席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文俊,以及明爱柴湾马登基金中学校长洪咏慈。邓飞同样于2015/16年度全年缺席,翌年却仍获续任委员,其在任的四个年度当中,只出席过一次会议,出席率仅9%。[10]
出版
- 《麻雀仔》
- 公民教育委员会与《黄巴士》合作制作的期刊﹐以大量插图和简单的文字向小朋友推广公民教育。
- 《小泥子》
- 公民教育委员会与《明报儿童周刊》合作制作的期刊﹐以亲子导读的模式推广公民教育。
- 《公民通讯》
- 自2009年4月起制作的期刋,向市民大众传播正面的讯息和价值。
- 《Kidults》
- 由公民教育委员会赞助由年青人创作的月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