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八乡车厂(英语:MTR Pat Heung Depot,前称八乡维修中心)是香港港铁的其中一间车厂,位于新界元朗区八乡马鞍岗附近,即屯马线锦上路站东南面。此车厂每日24小时运作,与港铁大围车厂共同为屯马线的列车提供维修服务。现在,全部48列近畿川崎列车(包括屯马线余下1列仍然未投入服务的本型号列车)及17列屯马线中国制列车都在八乡车厂进行大修。本厂是全港唯一有设一个平交道的铁路车厂(平交道完全位于西厂范围,而车厂两端以穿过进出轨道及正线下方的隧道连接),以避免维修车辆干扰列车服务。

事实速览 港铁八乡车厂MTR Pat Heung Depot, 位置 ...
港铁八乡车厂
MTR Pat Heung Depot
Thumb
从河背远眺港铁八乡车厂
位置 香港新界元朗区八乡锦河路
拥有者九广铁路公司
营运者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途经线路屯马线
历史
启用日期2003年12月20日
车辆段信息
车辆段类别地面车厂
列车库存港铁屯马线近畿川崎列车
港铁屯马线中国制列车
关闭
Thumb
港铁八乡车厂入口
Thumb
八乡路俯视港铁八乡车厂

设施

此车厂占地达32.5公顷,为东南亚地区面积第三大的铁路车厂(第一大为占地41公顷的台北捷运北投机厂,其次为37.82公顷的深圳地铁5号线塘朗车辆段),足够容纳全组原西铁线列车。车厂由刘荣广伍振民建筑事务所设计,九广铁路公司兴建及拥有,租借予港铁公司营运。

西厂

Thumb
八乡车厂的维修车坑(2006年)
Thumb
八乡维修中心大堂(2006年)
Thumb
现名“港铁学院八乡车厂中心”的培训中心(2006年)

此车厂西厂于2003年启用,共有27个露天泊位,维修大楼内另有4个维修车坑。室内的4个维修车坑除可供停放列车之外,也可让维修人员进行有限度的维修工作。此位置仍有架空电缆,而地面位置刻意降低,路轨则维持原有水平,让维修人员可前往车底进行维修工作。

维修大楼主体则可让维修人员进行大部分维修工作。部分位于车顶的组件可用重型吊机吊往地面进行维修。但因为吊机运作的关系,此部分不设架空电缆。任何列车要进入此部分都必须用机车把列车推入,离开时则由机车把列车拉出。所以非必要时,列车维修都尽量在维修车坑进行。

而在西厂北端,则设有附设机务段,用作停放调车机车;而由于进出机务段的轨道(反向轨)不设架空电缆,因此所有SP1900列车反向工作,均安排在此完成。

另外,西厂内亦设有港铁学院八乡训练中心[1],负责训练维修及车务人员。

东厂

为了应付沙田至中环线额外的列车停放需要,港铁于2012年起利用厂内预留土地(与西厂以正线相隔),以建造更多泊位,是为东厂,共设7条轨道。而在沙中线工程,所有原东铁线及原马鞍山线等待重编的列车,以及新抵港的屯马线中国制列车,均会先到达东厂进行拆编或连接车卡工作(但车卡反向工作则于西厂北端连接附设机务段、无架空电缆的“反向轨”进行)。此外,东厂亦曾拟用于拆解退役的港铁中期翻新列车,但最后放弃。

车厂管理中心

车厂管理中心负责协调车厂内的运作,譬如安排列车进出、进行维修或清洗,及处理列车故障或路轨上的突发事故。由于地位重要,车厂管理中心及车厂同样是“全年无休”,24小时运作。

列车清洗机

此车厂的列车清洗机位于车厂最南面,部分辅助性质的路轨伸入屯马线大榄隧道之内,并于河背水塘附近与屯门方向的正线会合[2][3]。列车需要清洗时,先从列车泊位慢速开动,经过列车清洗机驶入辅助性质的路轨,然后调头驶出。此时列车需以最慢的3km/h速度驶过列车清洗机,多部机器会重复洒水及洗刷车身,使车身回复清洁。

零件车

九铁购买东铁线SP1900列车D201时因九广铁路设计出错引致负重测试不合格而不能投入服务,原本打算运回日本但运输费用高昂,而且日本制造商无法至香港维修保养。最后制造商重新设计并再制造一卡新车,原D201最终成为零件车,曾存放在本厂,现时已经成为消防及救护学院的训练车(车内仍使用前九铁标贴,但于移交消防处前已将车头九铁标志换成港铁标志),另一卡就在东铁线载客至2015年6月,现时已经改装成为屯马线列车D357。而在SP1900重组工程完成后,原西铁线由日本川崎重工业制造的5个车顶扭曲严重的车头驾驶室拖卡(D301、D302、D305、D306、D316)亦已退役,存放在本厂作为零件车。

开放活动

此车厂属重要的铁路设施,大部分时间不向公众开放,但有时会让预先安排的特定团体参观。

到现时为止的唯一一次开放日于2006年12月10日举行,是庆祝九广西铁通车3周年的活动之一。当日开放车厂部分设施予已取得入场券的公众人士,公众也可参观维修工场、培训中心及列车清洗过程。是次活动中也有提供摊位游戏及抽奖等活动。

列车改装工程

屯马线全线通车前,所有原属东铁线西铁线马鞍山线的列车都会在八乡车厂进行改装,而首列东铁线SP1900港铁近畿川崎电动列车在2015年7月3日凌晨由机车经红磡站3号月台运送到八乡车厂进行改装,列车编组为D201/D203。马鞍山线方面,再有1列列车于2015年11月4日凌晨由机车经红磡站3号月台运送到八乡车厂进行改装,列车编组为D519/D520,两辆列车会分别更改编号为(D357/D358)、(D359/D360)。直至2018年4月,所有原属马鞍山线列车经已运抵本厂,准备改装为屯马线的列车。

未来发展

沙中线工程中,本车厂曾进行扩建(包括车厂大楼南面新翼,以及西铁线正线以东露天泊位;以上工程在西铁线工程时已预定),以容纳新购入及扩编列车(共39抽,最多容纳456卡列车车厢),曾有条件可供退役后的中期翻新列车进行拆解,但最终改以罗湖编组站进行拆解(共29抽列车,但不包括无法改装的E44列车),目前已完工。

另外,港铁公司一直有计划在本车厂上盖发展住宅项目,但至今仍未推出招标;而在结构上,车厂并未有为此预留结构,仅在各轨道间留有空间,以供竖立上盖支撑结构。按照所在规划区的规划大纲图,港铁需于发展八乡车厂上盖时,同时代建中、小学后千禧校舍各一座。

轶事

为了推进碳中和,港铁八乡车厂安装了2104块太阳能板,规模为全香港最大,每年可生产90万度电[4]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