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报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明日报(英文名::Guang Ming Daily,旧称Guang Ming Ribao)前身是在马来西亚槟城,由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创立的《星槟日报》(英文名:Sing Pin Jih Pao Malaysia),与《星洲日报》同属星系报业。《星槟日报》在1986年因财务危机被迫停刊,当时被遣散的星槟日报员工获得北马华社领袖大力支持,原班人马在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主席林敬益的协助下取得出版准证,在1987年12月18日创办了《光明日报》,取代《星槟日报》继续为北马华人社会服务。[1]《光明日报》的发行范围主要是马来西亚半岛北部。
此条目疑似为广告或包含宣传性内容。 (2021年8月9日) |
现况
![]() |
《光明日报》提供全面的新闻与各种资讯的专题报道,办报之初口号为“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引领彩色呈现”、“抓新闻品质,文字要瘦身”、“新闻瘦身潮流”,后为“光明日报,每一天的好朋友”。
该报主要内容有国内外新闻、体育、特写、副刊、娱乐等。过去曾经每周四天加附12至24小开本的《凸报》、《名医》、《娱乐报》、《黄小姐报》。
|
简史
《光明日报》 创刊于1987年12月18日。1986年10月22日,在马来半岛北部发行、创刊于1939年的《星槟日报》因财务危机被迫停刊。[2] 一群新闻工作者和热心华商,怀着继承《星槟日报》为半岛北部华人社区提供服务的理想创办了《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创刊社址是马来西亚槟城六条路(Lebuh Katz)门牌75号大厦。
创刊的最初5年,筚路蓝缕,艰辛经营,以致数度易主。1992年11月,张晓卿的常青集团收购了《光明日报》,从此《光明日报》和《星洲日报》结为姐妹报,为各阶层华人服务。
走彩色化、图像化、杂志化路线的《光明日报》,深受普罗大众欢迎,发行量扶摇直上,成为北部社区首屈一指的华文报。1994年,《光明日报》开始在吉隆坡印刷出版不同的版本,从地方报蜕变为全国性报章。 1994年3月16日,《光明日报》推出吉隆坡版,创刊号封面大标题“老人与神,街头共舞”,另一个小标题“古神曾佑今人,今人不顾古神”,当年一份40仙。[3]
光明日报以“为老百姓说话”为办报宗旨,并注重社会服务,之后创立《光明勇士奖》,奖励在人生逆流中奋斗不息的生活勇士,在2003年举办第一届《光明勇士奖》后,备受各界的认同和赞赏。至2013年,第五届《光明勇士奖》后,已暂停举办。
- 2004年10月,《光明日报》和《星洲日报》及其他刊物正式组成星洲媒体集团,并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板(代号:5090)上市。在汇集专才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之下,光明日报走现代企业和新闻专业结合的路线,以迎接全球化和跨国媒体集团带来的挑战。
- 2004年,明新学校从槟城中路(Jalan Macalister)门牌67号迁入槟城湖内新址后,星洲媒体便购下明新学校的旧址及租下一旁的槟榔州福建会馆大厦,《光明日报》槟城总社和《星洲日报》槟城办事处一起迁入运作。
- 2005年推出《良医》周刊获巨大回响,之后多次推动《光明良医出巡》活动,提倡全民保健,同时举办各种文化和慈善表演,以塑造一个富有文化活力、以人为本和注重健康的社会。
- 2006年开始,《光明日报》及《星洲日报》为配合槟城总社搬迁至槟城中路新社址,在报社前广场策划主办“槟城庙会”,并在2011年第六届槟城庙会,首次移师跨海到北海斗母宫举行,在2020年进入第15个年头,也是连续第10年在北海斗母宫举行。此外,为避免名称相撞,已是北马最具规模的第12届槟城庙会在举行过后,来届正式改名“槟城迎春庙会”。
光明日报秉持提供最新资讯的目标,继续探讨新的概念、方向和策略。随着资讯数据化时代来临,光明日报刻不容缓转型而积极发展跨媒体业务,除了设立网站和开辟脸书,也开拓电子报市场,通过网上把资讯传达给读者。
- 2016年4月9日,光明日报在马来西亚创业促进会(简称青创会)第三届马来西亚50强企业大奖颁奖典礼上,获颁最高级别的荣誉奖。[6]此奖项分5组:荣誉奖、钻石奖、白金奖、黄金奖及环保奖。
- 2019年6月29日,《光明日报》在2018年度第16届丹斯里林玉唐新闻奖颁奖礼上,横扫11奖,包括4份特优奖和7份佳作奖,成为全场大赢家。[8]
2006年2月14日傍晚,马来西亚国内安全部宣布吊销该国第二大中文晚报──《光明日报》晚报出版许可证两周,4月16日至3月1日,以处罚该报疏忽刊登亵渎伊斯兰先知漫画的照片。[9][10]
《光明日报》北马版晚报是在2006年2月3日的国际版,刊登一张外电的照片显示一名读者正在阅读一份亵渎先知漫画的报章。该报馆在晚报面世后不久,随即发现这项错误,立刻收回了大部分报纸,只有少部分的报章流传出去。该报刊登的只是图中图,与《砂拉越论坛报》直接转载漫画的情况有别。[11]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光明日报也跟上时代步伐。
- 光明日报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创立于2002年3月18日。
- 光明日报Facebook fan page 成立2010年5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拥有105万脸书粉丝。[12]
- 光明日报Twitt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身账号@GuangMingDaily创立2010年5月,后于2018年9月改账号为@GuangMingRibao。
- 光明电子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于2014年2月14日推出市场。《光明电子报》是以电子数码科技将马来西亚光明日报原版报纸转换成电子版本,供订户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下载阅读。
- 光明日报YouTube创立于2017年9月7日。
- 光明日报Telegram新闻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创立于2020年4月,用于推送新闻。
- 光明日报Instagram 创立于2018年1月26日。
- 光明日报Apps on Google Play Android手机上的应用。
- 光明日报on the App Sto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OS/Apple手机上的应用。
2017年是《光明日报》创刊30周年,光明日报管理层推展2017创刊30周年报庆标志——《飞跃30、光明在前》。同时一连举行3场报庆宴会获得北马华社热烈参与,刊登贺词的商家和华团众多,到场赴会的群众非常踊跃,而首次举办的光明辉煌企业奖,商家反应热烈,从原有的12个奖项,一直增加到共20个奖项。
在30周年员工宴上,报社也首次送出30年员工服务奖,向10名从1987年创刊服务至今的资深员工致敬及感谢。[13]
光明公益金
《光明公益金》获热心人士捐款,每月可筹获数万令吉款项,而大部分是用以救济贫病,其中一部分则用以援助学生。
光明日报首席执行员容耀群也是《光明公益金》管委会主席,他说,《光明公益金》在发放任何款项都得经过严格程序,避免辜负并滥用民众的一片善心,确保善款义举发挥其实际意义。[14]
2020年初,全球爆发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马来西亚防疫前线告急[15],光明日报《光明公益金》在3月24日宣布首阶段拨出100万令吉,捐赠医疗物资给有紧急需要的医院,支援前线医护人员。实际上至今采购物资的开销已经超过120万令吉,拨款额相应加码。[16]
光明安学计划
2009年开始由《光明公益金》推动的《光明安学计划》,在2014年已累积拨出的助学金超过150万令吉。[14]
《光明安学计划》款项来自《光明公益金》病患医疗费的剩余款,并改为另一种援助方式协助有需要的弱势群体。
光明日报副总经理黄喜光表示光明安学计划踏入2020年,已累积赞助助学金总额高达300万令吉,受惠学生超过3000人。[17]
争议
2016年11月25日,时任槟城首席部长林冠英向槟城民政党主席邓章耀发出律师信,要求对方收回他在《星报》发表指控槟城在2013年拒绝木蔻山一项联营投资计划,导致槟州发展机构损失2亿2000万令吉盈利保证及土地权力的不实言论及文章道歉,惟邓章耀拒绝此要求。林冠英随后起诉邓章耀发表的言论,以及发布有关文章的《星报》、《星报网》、《星洲日报》和《光明日报》涉及诽谤。
2021年11月22日,邓章耀在槟城高庭向林冠英公开道歉,同时愿意支付7万5000令吉堂费和收回言论,经历了4年的的诉讼后正式结束[20]。同年12月,随着邓章耀的官司结束,《光明日报》及《星洲日报》与林冠英达成和解,《光明日报》要缴付3万7500令吉堂费。林冠英强调,随著达到庭外和解,他不会要求这2家报馆道歉,但堂费必须照样缴付[21]。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连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