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英语: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3]经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一种肠热病[10](enteric fever),其他尚有副伤寒。在汉语里命名的历史中,先由清末时译为肠热症,后受日本影响,音译为肠窒扶斯,又称为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
伤寒 | |
---|---|
伤寒患者的胸部出现玫瑰色斑 | |
症状 | 发烧、腹痛、头痛、红疹[1] |
起病年龄 | 暴露后6–30天[1][2] |
类型 | 原发性细菌性传染病[*]、反向人畜共患病、疾病、pandemic and epidemic-prone diseases[*] |
病因 | 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随被粪便污染的食物传播[3][4] |
风险因素 | 消毒不良、卫生不佳[3] |
诊断方法 | 细菌培养、DNA 检测[3][2][5] |
鉴别诊断 | 其他感染症[6] |
预防 | 伤寒疫苗、洗手[7][2] |
治疗 | 抗细菌药[3] |
患病率 | 1250万(2015年)[8] |
死亡数 | 149,000(2015年)[9]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医学专科 | 感染科 |
ICD-11 | 1A07 |
ICD-10 | A01.001.0 |
ICD-9-CM | 002.0 |
DiseasesDB | 27829 |
MedlinePlus | 001332 |
eMedicine | 231135 |
Orphanet | 99745 |
症状
伤寒症状可轻可重,通常在暴露病原后6至30天后发病[1][2]。常会出现逐渐发烧数日的症状[1],为长期缓慢的发烧,可达39°至40°C(103°至104°F)。也常出现虚弱、出汗、腹痛、便秘、以及头痛的症状[2][6]。偶见肠胃炎、腹泻、呕吐症状,但通常不明显[6],但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有些患者会起玫瑰色斑(rose spot)[2]。有些严重病例会有意识混乱的现象[6]。若未妥善治疗,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至数月[2]。有些人可能会带有伤寒杆菌,但却没有任何症状,然而这些带原者仍具有传播病菌的能力[4]。伤寒及副伤寒皆属于肠热病[3]。
病源
伤寒的致病原为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3],俗称伤寒杆菌,为肠道沙门氏菌的(Salmonella enterica)一种血清型,主要生长于消化道及血液中[2][6],且人类为其唯一宿主。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均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属。伤寒杆菌会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透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染给健康人,传染力很高,因此本病一般经由摄入受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传染[4]。风险因子包含消毒不完全或卫生不良[3]。有发展中国家旅游史者感染风险亦较高[6]。
诊断
诊断方法包含细菌培养或探测血液、粪便,及骨髓中的细菌DNA[2][3][5],但细菌培养可能并不容易[11]。侦测骨髓中的病原体为最准确的方法[5]。
预防
伤寒疫苗可减低注射后两年感染伤寒的机会达30%至70%[7]。注射后七年仍有些许保护力[3]。至疫区旅游者,建议预防性施打伤寒疫苗[4],其他避免感染的方法包含给予干净的饮用水、做好消毒,以及养成洗手的习惯[2][4]。未确定是否带有伤寒杆菌者,不建议为他人烹调[2]。
治疗
现代医学采取的药物可使用:氨苄西林(ampicill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剂(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阿奇霉素、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如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细菌药。但目前病原体对于上述药物的抗药性日益增加,使治疗越来越不容易[3]。
病原治疗为关键,患者应避免接触传染源,药物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类药物,如有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肠出血者应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13]
历史
因为它跟斑疹伤寒同样会造成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 spot),古代医生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疾病。
病名来源
伤寒这个病名在中国起源很早,但是这与西方医学所说的 Typhoid Fever 不同,指的是所有外感热病[14]。
在清朝,西医将这个病名传入中国,初期曾经译为“肚肠热症”、“小肠热症”(两者皆为Enteric fever的意译)、“泰斐士热”(Typhoid fever的音译)等。1908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出版《医学辞汇》,将其译为“症症”、“肠热症”,希望作为官方名称,但是使用不广。
肠窒扶斯(腸チフス)则是来自日本的译名,绪方郁藏于1855年刊行的《疗疫新法》最早使用这个译名来称呼 Typhoid 这个病名,并取代了传统的中医的病名。随着留日学生的增加,这个病名被带回中国。
1908年,丁福保将宫本叔、桥本节斋、寺尾国平所著的《新伤寒论》汉译出版,首次将窒扶斯杆菌与肠窒扶斯这个病名介绍至中国[15]。丁福保认为,肠窒扶斯这个病症造成的发热证状,与中医所谓的伤寒相近。肠窒扶斯之轻症,即中医所谓“太阳病”;其热偏于稽留或间歇者则为“少阳病”;若病重持续发热则为“阳明病”。因此认为它即是中医所谓的伤寒。这个说法也被当时许多学者所接受[16]。
章太炎认为肠窒扶斯相当于太阳病中的“抵当汤证”[17],但是伤寒的范围较大,而肠窒扶斯的范围较小。何佩瑜也有类似的看法[18]。徐仁甫则提出《伤寒论》的伤寒病即是窒扶斯杆菌侵入太阳经造成[19]。在他们的推动之下,肠窒扶斯慢慢被称为“伤寒”。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发生传染病,经浙江绍兴医学会会员调查,认为这是肠窒扶斯,但是它对应的中医病名应该是湿温时疫[20]。民国初年的余岩认为肠窒扶斯应该译为温邪或湿温[21]。
1955年丁甘仁的门徒陈纯仁出版《伤寒手册》,整合了前人的说法,认为这个病证,应该称为湿温伤寒。根据陈存仁的说法,“伤寒”有三重意义:“第一是所有热病的集合名词,泛指一切发热病;较狭义的可能就是指《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一种是新的,即专指湿温伤寒症(肠热证),故纠缠最多。”[22]。
流行病学与著名病例
1907年,厨师玛莉·马龙开始爆发的伤寒玛莉(Typhoid Mary)事件,可说是医学史上有名的案例,另一位带菌者托尼·拉贝尔感染了122人,其中有5人死亡。1914年塞尔维亚因伤寒传染,半年内夺走15万人的生命。1934年和1937年,西藏先后爆发两次伤寒大流行,死亡数千人。1972年,墨西哥的伤寒大流行,有14000人死亡[来源请求]。
2015年,全球新病例数达1250万人[8],当中最常见的国家为印度。孩童最容易受到感染[3][4]。自1940年代起,由于卫生观念的进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发达国家的伤寒发生率逐渐下降[4]。在美国,每年新病例数约为400例,总患病者约 6,000 [6][23]人。在2015年,伤寒共导致全球 149,000 人死亡,相较于1990年的181,000有下降的趋势[9][24]。伤寒若不进行治疗,有高达20%的死亡率[4]。若妥善治疗,则死亡率可降低至1-4%之间[3][4]。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